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太平經》的「天醫」「神葯」「天父地母」說

道醫學堂丨《太平經》的「天醫」「神葯」「天父地母」說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太平經》的「天醫」「神葯」「天父地母」說

編輯/中國道醫







《太平經》是道醫的重要經典,該書隱含的豐富的道醫學內容,代表著早期道醫寶貴的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



《太平經》珍視人的生命,認為疾病既是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也是引發邪惡之根源。雲:「疾病鬼物者,乃邪惡之階路也,賊殺良民之盜賊也」(王明 太平經合校.北京: 中華書局,1960)。(太平經》堅信,若及時清除體內的疾病隱患,生命將得到保障、也就能頤享天年,《鈔》壬部如此說到:「身能自除其疾病,各竟其天年,...而身有疾病,被災不能祓去,或天年而死」(同上)。




《太平經》一書中始終貫穿著「天醫」觀念。認為,人若潛心修道便可感動神祇,天醫將會降臨人間,為善人施予除病卻災。雲:「天醫自下,百病悉除,因得老壽」(同上)。《有功天君敕進訣》更描繪了這樣的場景: 天君將一群犯有瀆職罪的神祇貶斥到人世間為凡人賣葯治病,長達十年之久,「天君欲不惜諸神,且未忍相中傷。教謫於中和地上,在京洛十年,賣葯治病,不得多受病著錢」(同上)。




為什麼將「賣葯治病」作為責罰仙人的方式呢?




首先,請仙降人凡世賣葯治病說明《太平經》對醫術(行醫間葯) 比較重視,同時也折射出世人的行醫風俗。秦漢時,民間多流傳請仙賣葯救人的說法,如《列仙傳》就載有多位以賣葯示人的神仙形象,如安期先生、瑕丘仲、崔文子、鹿皮公黃阮丘。玄俗等皆賣葯都市。另外,古人深信聖人《神人》素好隱居醫卜,如《史

記日者列代》所述賈誼之言,「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莫在卜醫之中」。故<列仙傳> 載: 花蠡「佐勾踐破吳」成就大業後,遂變易姓名、「蘭陵賣葯」(《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精出版社,1988 東方朔則「賣葯五湖」、「以避亂世(同上)。




其次「實葯治病」被作為懲罰手段也折射出當時社會可能正遭受疾疫的困擾,據載,歷史上的較普遍的大疫,以東漢未年事最令人驚心。當時疾疫的大規模流行,致使人口銳減。東漢中後期(特別是恆帝、靈帝和獻帝時),當時社會上頻繁爆發各種瘟疫疾病。據史料記載的不完全統計,這段時期(計66年間)發生的「大疫」,竟多達九次,此外一些地域性流行病也呈蔓延趨勢。




再次,這也暗示《太平經》所載部分經文承擔著許民教命的美好願望。作者反覆宣講,經文乃由天師口述親傳、上達天命。天君體恤人間百姓,濟民眾之憂苦,派遣天仙治療疾病,拯救百姓脫苦痛之厄。故而,治病是否靈驗就被視作鑒別真道的符驗之一。這一點從其他經文中也得到體現,《太平經 真券訣》雲:「試而即應,事

有成功,其有結疾病者解除,悉是也。試其事而不應,行之無成功,其有結疾者不解

除,悉非,非一人也....可勿懷狐疑,此即召信之符也。...名為真券,慎勿遺,無投於下方,以為訣策書章」(王明 太平經合校。北京: 中華書局,1960)。



所謂「結疾病」意指痼疾,也就是較難治癒的疾病。引文將可否治癒痼疾視作檢驗真道的證據。並且,《太平經》稱這類經文是上天的召信之符,反覆交待應妥善保管、做到物盡其用。




陳寅恪先生曾說:「本草藥物之學出於道家」(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載氏著.陳寅恪先生論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特刊之E).台北: 商務印轉館,1971.297.)




這一論斷乃屬真知灼見。先案神仙家及後世道教素有服食藥物以輕身成仙的傳統。《淮南子 修務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之)宜、燥濕肥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源出

道家者流,神農氏也多為歷代道門所依託。此外,《漢書 郊祀志》也載漢武帝「復遣方士求神人採藥以千數」。更耐人尋味的是,秦漢時的神祗形象多以賣葯人世示人。




《太平經》秉持了這一古老的神葯觀念,並予以擴展和豐富。認為,「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驅使也,名之為草木方,此謂神草木也。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立延年者,天上仙草術也,下居地而生也。治事立訣愈者,名為立愈之方,一日而愈,名為一日而愈方:百百十十相應愈者是也。此草木有精神,能相驅使,有官位之草術也;十十相應愈者,帝王草也;: 十九相應者,大臣草也; 十八相應者,人民草也: 過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誤人之草也。是乃救死生之術,不可不審詳。方和合而立愈者,記其草術,名為立愈方:一日而愈者,名為一日愈方:二日而治癒者,名為二日方三日而治癒者,名為三日方。一日而治癒者方,使天神治之:二日面治癒者方,使地神治之: 三日而治癒者方,使人鬼治之。不若此者,非天神方,。但自草通治之,或愈或不愈,名為待死方此救死命之術,不可易,事不可不詳審也「《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太平經 生物方訣》云:生物行精,謂飛步禽獸跂行之屬、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葯在其身天神方在其身中: 十九治癒者,地精方在其身十十治癒者中,天使其四方而行。




中: 天伙熱器名、人精中和神再在其身中。此二杯,為天地中和用實行有名為論政治癒率達100%說明天神方在其體內;使者」(同上)。認為神葯還來源於生物之體:

治癒率達100%說明天神方在其體內:

90%就是地精方在其體內,80%就是人精中和神葯在其體內。它們均可稱作「治疾使


最有價值的是,在(太平經》中,金石礦物的使用多與丹符相聯繫。




《丹明耀御

邪決》云:「丹明耀者,天刻之文字也,可以救非御邪(王明 太平經合校[M].

北京,中華書局,1960),所謂「天刻之文字」。就是指丹書之符(赤稱「天符」

太平經》認為,天符具有治病之功效。如《要決十九條》中第18條指出,「欲除

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讀于丹書吞字也」(同上)。這就路說,祛除疾病,體悟真道取

決於吞服丹書之字。所「丹書」,即以硃砂為原料書寫而成的天符((太平經》又稱

「復文」)。硃砂,古人亦稱丹砂、辰砂、汞砂等。《神農本草經。卷中,玉石部上

品》對其介紹說:「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久服通神明不老。」




硃砂的使用可迫兩至上古時期。古人將硃砂視作類同於生命的元素,是精力旺盛

的標誌。放一枚重要的文字元號要用硃砂來書寫,認為如此才具特殊效力。此從漢墓

出土的各種銘文及東漢道符均大多用硃砂書寫即得明證。另據現代醫學證實。硃砂具

有健腦安神、清心鎮驚、解毒強身等藥理作用,可用於診治失眠、慢性精神分裂症,

咽喉腫痛、皮膚潰瘍等諸多疾病(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中藥志(第四


冊)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61.240-241)。古人若服食硃砂寫就的符文。便這

類微量元素被人體吸收、藥性得以揮發。




《太平經》說:「元氣倪惚自然,共凝成一,名為天也; 分而生陰面成地,名為

二也: 因為上天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三統共生,長養凡物。此淪述

可以看作是《太平經》對《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詮釋。值得注意的是,當今學者在注釋這

段論述時,大都將其中的「三" 釋為陰氣、陽氣和沖氣(或和氣),以為陰氣、陽氣

和沖氣三氣生成萬物,也就是指天地間陰陽之氣相互作用產生萬物。然而,在《太

平經》中,雖然也講太陽、太陰、中和三氣,但是,長養萬物的「三」是指天、地、

人,天地陰陽相合產生人,然後,天、地、人共同長養萬物,這就是「三統共生,

長養風物」。《太陽經,起土出書訣》更進一步說:「夫天地中和凡三氣,內相與共為

家。反共治生,共養萬物。天者主生,稱父; 地者主養,稱母; 人者主治理之,稱

子。父當主教化以時節,母主隨父所為養之,子者生受命於父,見養食於母、為子乃

當敬事其父而愛其母。」強調「天父地母」以及由此所化生的「人子」共同生養萬

物,實際」反映了天,地,人共為一家的生態倫理的思想。《太平經》認為,天地不

僅有生養功能,而且也會行生殺與懲罰。《太平經鈔》壬部說:「天與君父主生,此

大陽之長也,生之祖也。




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敢生,

物辦不得生,放天與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樂殺者,凡物盡生。一念殺著一切

化,十念承者十物死,自念殺者百物死,自此至萬念,皆著此矣。地母臣承陽之胎,

E長養萬物,「..一不長養,則一物被傷,十念則十物傷,百念則百物傷,自此至

萬,乃著此矣。」對於人來說,作為天地之子的人,如不順從天地,就會遭到天地的

想罰。當令中國人在了解到西方人關於大地母親以及自然界對於人破壞自然的報復的

理念時,無不為之深刻面感觸頗多。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 湯因比有重要著作《人

類與大地母親》,認為地球是人類的大地母親,人類是大地每親養育的孩子一諸多

生命物種中的一員: 他還警告說:「人類,這個大地母親的孩子,如果繼續他的弒母

之罪的話,他將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臨的懲罰將是人類的自我毀滅。」恩格

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

都報復了我們。」殊不知這樣的理念早在《太平經》中已經以宗教的方式提出來了,

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太平經》中的一些思想對於當今的生態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常生氣的人最該吃什麼?




降火食方,吃啥也不上火,留著過年用!




口德決定一個人的運勢,聰明人絕不講的10種話!




牙痛不用慌,處處有良方,牙疼也是分類型的哦!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daojiaob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醫術高超,人品更是高尚,一代道醫蔣道長小傳
一招抬腳功,精力倍增!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