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天下聞名,其他朝代有類似的地方嗎?
最新
02-23
唐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命閻立本在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小樓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然而此招卻並不是李世民「原創」,在歷朝歷代都有類似的地方。
西漢的表彰紀念功臣地方叫「麒麟閣」。麒麟閣位於未央宮之中,因漢武帝元狩年間打獵獲得麒麟而命名。早先麒麟閣的作用是收藏曆代記載資料和秘密歷史文件,但在漢武帝之孫,漢宣帝劉詢繼位後,他因匈奴歸降,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於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後使有「功成畫麟閣」「誰家麟閣上」「畫圖麒麟閣」等詩句流傳,以為人臣榮耀之最。
到了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重興漢室江山,被稱為「光武中興」。漢明帝劉庄追思他父親光武帝劉秀的諸位功臣,在洛陽南宮雲台閣命人畫了二十八員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大將的像,史稱為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在備受外族欺凌的宋朝也有類似的地方。宋理宗趙昀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在寶慶二年,宋理宗把一份功臣名單交給畫師,命令畫師把這二十四名功臣的圖像畫下來然後放在昭勛閣里,史稱昭勛閣二十四功臣。由於宋朝重文而輕武,所以24忠臣中武將少。
明朝就沒向之前朝代畫像表彰,而是在朱元璋的親自牽頭下,建起了供奉21位功臣的功臣廟。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其中在正殿里的,都是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工程,分別是:武寧中山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寧河武順王鄧愈、東甌襄武王湯和和黔寧昭靖王沐英。


TAG:蓋飯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