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期已盡,年沒結束!在泰州人眼裡,吃了這個,才算過完年……

假期已盡,年沒結束!在泰州人眼裡,吃了這個,才算過完年……

年初六,

假期餘額已不足,

遠行的你,

是否已踏上歸途?

俗話說「正月里來是新年」,即使假期結束了,但在傳統觀念里,整個農曆正月都是過年哦。

話雖如此,但今天是《年味兒》系列報道的最後一期,正月里還有哪些年俗,這裡一併叨叨……

正月初六

送 窮

正月初六被稱為「馬日」,我國古代民間在這一天要「送窮」。在北方一些地區,家中的婦女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

舊時,老闆和店員們會在這一天猛搖算盤,用秤桿敲打秤盤,讓店內響聲一片,取「響響噹噹,大吉大利」之意;門板也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

正月初七

吃及第粥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女媧造人的日子。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狀元。還有一些地區會吃用七種菜做成的「七寶羹」,以此來取吉兆、除邪氣,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南方一些地區,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道:「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八

祭 星

相傳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這天也是眾星下界之日,天空星斗出得最全,人們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長輩還要向兒孫講「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獨」的重要性,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

正月初九

對空叩拜

民間認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一天,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

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民間的祭天儀式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

正月初十

祭拜石頭

相傳,正月初十為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一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則會傷了莊稼。這一天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並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俗。

還有的地方流行抬石頭神的習俗。初九夜裡,將一個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著瓦罐奔走。如果石頭始終不落地,預示著新的一年豐收;如石頭落地,預示著年成不好。

正月十一

岳父宴請女婿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相傳在西南地區,尤其是湘西,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多迎祀於家,占卜諸事。

正月十一還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到十五

被「燈」承包的日子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準備慶祝元宵節。有童謠唱道:「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一切活動的主題強調一個「鬧」字,放花燈、舞獅子、踩高蹺、猜謎語,還要吃元宵、湯圓。

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地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

泰州的「上燈」與「落燈」

泰州民間的燈節為六天。正月十三是「上燈」日,泰州人會在這一天在自家門前掛上大紅燈籠,一直到正月十八才取下來,俗稱「落燈」。泰州有句俗話,「上燈圓子落燈面」,照規矩,上燈日要吃元宵,落燈日吃麵條。在泰州,「落了燈」才真正意味著這個「年」才算過完了。

每到正月十三的晚上,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兔燈、馬燈、鯉魚燈、八角燈等形狀各異的花燈走出家門,或推或拖,或提或舉,讓大街小巷閃爍著喜慶的紅光,充盈著快樂的笑聲。

若經過熟人家的門口,他們就會停下腳步,嘴裡念念有詞:「骨滴骨篤,跟你家換支蠟燭。」主人先誇孩子和花燈幾句,接著就要遞給孩子一支新燭,「燭」與「祝」同音,「換燭」即「互祝」也。

現在的孩子也玩燈,但蠟燭已變成電燈泡了,少了「換燭」的趣味,也沒了「互祝」的意味。

GIF

泰州特有的兩種花燈

最值得一說的還是泰州城裡的無影燈籠屏燈,這兩種花燈皆為泰州所特有。

泰州有句歇後語:「泰州的燈籠———沒影子。」 泰州的燈籠為什麼會沒有影子?據泰州民俗專家周志陶的《吳陵憶詞注》說,無影燈籠殼先用極細之竹篾與蠶絲編成,然後將瓊脂化熔(瓊脂舊時叫洋菜,產於日本)塗於燈籠外殼上,瓊脂凝成薄膜既可以避風,透光性能又非常好。這樣的燈籠留在地上的影子當然近似於無了,可算是燈籠中的極品。從前,泰州的無影燈籠是要進貢皇宮的。何以失傳,已無可考證。

所謂屏燈,就是在素絹的條幅上繪上神靈和歷史人物故事的連環畫,將素絹嵌於雙層玻璃之間,在每幅畫後面點蠟燭一支。屏燈一般設於奉祀歷史上名人的祠宇里,如關帝廟、都天廟、岳王廟等處。

屏燈上畫的主要是華佗、關羽、岳飛等人的歷史故事,繪畫者均為清代中晚期的人物畫名家。屏燈展出期間,觀者如雲,既可沾得喜氣,亦可凈化心靈。可惜的是,泰州屏燈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倉皇隱身了。

毛家旺對本文有貢獻

點個贊再走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州發布 的精彩文章:

城史丨興化村民在河裡挖到一件白色石器,放入水中,一會就變得碧綠碧綠的,什麼情況?

TAG:泰州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