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與兄,朋友之交也。」

「我與兄,朋友之交也。」

春節期間,宅在家中,讀書寫字做飯睡覺,倒也算過上了一種「袖手旁觀」的生活。

中國東北·哈爾濱 攝於2018.2.20

近日重溫《三國演義》,正是關羽欲離開曹操、掛印封金一段,曹操令張遼去探關公意。

遼曰:「兄與玄德交,比弟與兄交何如?」公曰:「我與兄,朋友之交也;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豈可共論乎?」遼曰:「今玄德在河北,兄往從否?」關公曰:「昔日之言,安肯背之!文遠須為我致意丞相。」

寥寥數語,百感交集。不知張遼當時是何心情。

張遼和關羽是同鄉,英雄之間惺惺相惜。在白門樓時,關羽以性命擔保,為張遼跪地求情,張遼後來也以同樣的方式救過關羽。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留張遼斷後,關羽放走了他們。

如此拿性命交換仍是口中的「朋友之交」,一時不禁替張遼悲涼起來。轉念一想,這樣的朋友之交豈不已經是很好了。

我再問長輩:「張遼和關羽或許是彼此的知己呢,那兄弟與朋友何者更重要?」答曰:「古代嘛!是兄弟。血緣關係自然更重要。」

曹操知關羽重情重義必然道別,故意閉門不見。關離開後,曹操不準部下追殺,說:「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當效之。」又派張遼先行請住關羽,親自前去送行,更以路費征袍贈之,使為後日紀念。

我一向敬曹操為英雄。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

官渡之戰曹操破袁紹時,於圖書中撿出書信一束,皆許都及軍中諸人與紹暗通之書。左右曰之:「可逐一點對姓名,收而殺之。」操曰:「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遂命盡焚之,更不再問。此等氣度,豈非我輩應效仿乎?

年少時草草略過這些片段,記住的是關雲長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一番波折後桃園三兄弟在古城釋嫌重聚。那時他們還沒有萬千城池與軍馬,只有齊聚的兄弟。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描寫劉備:「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曹操用徐庶老母賺徐去許都,徐庶與劉備灑淚惜別。孫乾對玄德說,元直天下奇才,放之於我軍不利,宜苦留之。操見元直不去,必斬其母。元直知母死,必為母報仇,力攻曹操也。

在征伐殺戮的年代,命如草芥。刀光劍影,鼓角爭鳴,逐鹿中原,遇事需果敢,政治鬥爭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而劉備此時說:「不可。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子母之道,不義。吾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小說使人物臉譜化,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成年以後再觀劉備,從一介布衣至一國之君再至白帝城託孤一代梟雄隕落,他亦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

「雖為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國演義》)

劉備曾抱住張飛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關張二人也曾「吃醋」過,最終都釋然了。不管劉備後期的舉兵伐吳是復仇還是失策的謀略,他們情誼深厚是真的。

從前,對每一場戰役如數家珍,上台說書,講英雄何等威風。人說「老不讀三國」,我人未老,卻因體會到悲劇的不可控而不勝自悲。無論陰險、仁厚、驍勇、聰明、隱忍,興亡誰定?盛衰無憑,都付笑談中了。

雖然讀的是小說,看到的卻是人性。細細思索,姑且不看每個人的性格缺點,古人講求信義,正是「桃園三結義」的感人之處吧。千年來也沒有第二個了。

(本文實屬一家之言,平日里喜歡聯想,故寫之。)

2018年2月19日夜

「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重逢,再當把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

——金庸《神鵰俠侶》

前些日我收到許許多多的肯定與鼓勵。還有的話值得我一個人珍藏終生。因為有你們,才有現在健康的鳳梨。因為遇見你們,我才成為現在的我,願繼續一起成長。謝謝朋友們、前輩們的陪伴與指導,我記得住你們的好,願我們都可以遇見相似的靈魂。

祝願新春快樂!

尼采《獻給友誼》

人世長久不盡,即使兩相忘於江湖,

也是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

我的朋友,我們原來並不相識,而今也不曾相逢。

但人生相識何必相逢,而相逢又何必相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梨是一種吃的 的精彩文章:

TAG:鳳梨是一種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