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寶寶不願意主動說話?

為什麼寶寶不願意主動說話?

家長問

專家答

寶寶開口晚?

只會模仿,不會主動說?

怎麼教都教不會?

......

這些寶寶的語言發展狀況總是牽著父母的心。本期從「科學育兒指導」官網專家問答庫整理了來自教育、醫學、心理領域的三位專家答家長問,以供參考。

茅紅美

特級教師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學前教育信息部副主任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主任

段婭莉

上海市兒童保健學組學術委員

原浦東新區婦幼保健院(所)副院(所)長、主任醫師、副教授、浦東醫教結合學組副組長

周念麗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學前教育繫心理教研室主任

中國心理學學會會員

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青少年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Q

男寶27個月,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別的能說的字很少,有時候還說不清,日常教他辭彙,我們說了幾十遍他都不會說出一個字。還心不在焉的,不知道是不會說還是不敢說?

茅紅美:一歲半至兩歲前後是寶寶語言發展的爆破期,即孩子一下子會說很多話。通常情況下24個月的寶寶至少會說50個單詞,顯然你寶寶目前的語言發育明顯落後了。

語言發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聽力、認知、發音器官的結構、疾病和家庭語言交流環境。首先要明確你寶寶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語言發育落後,這需要去醫院檢查,然後針對不同的原因採取措施。具體應該根據寶寶檢查後的發育水平來決定方式和內容。

但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學說話,一定要有適當的語言環境。

首先,家長平時多和寶寶說話交流,日常生活照料正在做的、看的、想的都可以說給寶寶聽,且要說得簡單(以單詞和短句為主),語速緩慢,最好能和寶寶有互動應答。

其次,家長要善於捕捉寶寶的語言,當寶寶出現模仿的趨勢,或者有目的的叫人時,家長要及時用標準清晰的語言重複或者翻譯寶寶的語言,盡量讓寶寶聽懂聽清楚。

再有,孩子周圍的家庭成員最好能夠統一一種語言,減少寶寶聽學語言的複雜性。

同時,經常給寶寶念一念兒歌,且反覆念同一首兒歌

切忌學著寶寶發出模糊的音,甚至逼著教寶寶學說話。伴隨生活自然的、情景下的、富有童趣和韻律的語言交流能大大激發寶寶自主開口說話。建議家長看些育兒書籍,熟悉了解孩子的發育年齡和水平特徵。

Q

我家寶寶32個月了,會數數字,會說一些4、5個字的句子,也肯跟大人學說但就是不太愛主動說,在外面膽子比較小,我們該怎麼辦?

段婭莉:根據您的描述,孩子目前的語言發育是正常的,願意跟著大人學說話,這都是很好的現象,應給與鼓勵。

2-3歲的幼兒處在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孩子從增加辭彙量,逐漸發展到自己構造詞句。但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完善,說話時會出現躊躇和重複,常常一句話停三四次才能說玩,碰到這種情況,家長要耐心等待孩子說完,不要催促,更不能取笑、 批評責罵,避免造成孩子不敢說話。

兒童語言是在與人們的交往以及環境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平時家長應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講,進行各種感官訓練,利用一切機會與孩子說話,隨時教孩子一些物體的名稱,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朗讀兒童讀物,讓孩子複述故事,幫助孩子連貫性語言的發展。

還要多帶孩子去戶外,讓孩子在自然中學習,認識花草鳥獸、日月星辰,邊看邊說,互問互答,即使孩子的語言功能得到訓練,也能提高孩子的說話興趣。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要盡量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小朋一起玩,向同伴學習,在遊戲和活動中學會說話,增加辭彙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信心。

有不少家長也反映自己的孩子膽小,在外面不敢說,也不敢動。害怕是天生的自我防禦心理,可以避免意外傷害,但過度防禦也會讓人產生緊張焦慮,退縮,影響到社會交往。一些孩子的膽小也與家長的過分寵愛,過多顧慮是分不開的。如家長怕孩子凍著、累著、熱著,怕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怕受傷害總是過度保護,一切包辦代替,甚至會很誇張的嚇唬孩子。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這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希望探索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變得依賴性強,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一旦離開父母,環境改變,就失去了應變能力,變得膽小怕事。

為避免這些,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同齡夥伴一起玩,可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走親訪友,讓孩子在實際活動中積累經驗,還要創造條件使孩子得到鍛煉,放手讓孩子跑、跳,上下樓梯,在遊樂場玩耍,去動物園看動物。平時盡量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洗手臉、自己整理玩具,在實際生活中,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這樣,孩子一旦離開家長,環境改變,就不至於手足無措、膽小怕事。

Q

男孩3歲,說話比較晚,大概2歲時開口,現在是什麼話都能說,只是感覺他說話有點問題,因為他不懂得回答別人的提問的只會仿說,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說問他吃了啊,他會回答,問他吃了什麼,他需要想很長時間,在我們的提示下才說的出來。

其次,還有膽子也很小,不愛和小朋友玩,逼著他也會一起玩一會,但興趣不大。請問專家,我們該怎麼辦?

周念麗:親愛的家長,首先我對您反映出來的孩子說話的三個現象做一些解釋:

1、孩子現在實際年齡是3歲,他出現仿說,也是我們心理學叫做回聲性語言——就像在山谷裡面的回聲。那麼這個回聲性語言,是兒童從前言語(就是不會說話),到現在會說話,這麼一個關鍵時刻的非常正常的過渡期。因為孩子基本上都是先通過模仿才能夠慢慢說出來,所以這種跟說、仿說等回聲性語言應該說是比較正常的。這是我對第一個現象的解釋。

2、第二個現象就是您覺得他是答非所問,當你問他吃什麼,他馬上能回答。這是因為比較簡單,只要把食物說出來。但當你問他第二種問題,它比較開放性,孩子就很難回答。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是思維的表現,3歲的孩子,可能他也沒有這麼迅速能夠找到一個適當的詞來。這裡我們來做個類比,當有外國朋友指著芹菜、花菜、菠菜等等蔬菜問我們英語怎麼說?我們可能只有一個詞Vegetable馬上出來,很難說出每一種蔬菜的名稱。孩子的語言跟我們大人學外語基本上是一樣的。

3、第三個是說他膽子小不愛與孩子玩。應該說每個孩子有自身氣質,比如慢慢溫熱型,他要度過一段時間才會跟別人熟悉,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是家庭帶養的習慣,平時跟周圍的孩子接觸少,那他就會膽子小不愛跟小朋友玩,而且3歲的孩子他本來也是沒有很強的同伴意識

綜合以上,上述現象都不是你孩子的一個特別大的發展障礙、或者真的是發展的問題。但是您這麼提出來,我覺得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給您一些的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關於仿說回聲性語言,家長可以讓孩子有意識地跟說。比如你在說「寶寶我們出去好嗎」這樣5到7個字的一句話的時候,先讓他跟說。再慢慢讓他把這樣的跟說、仿說變成問他「我們要出去,你會怎麼說呀?」讓他變成獨立的說出這句話。這個過程需要你們靜下心來、耐心的給他進行這類的日常的練習。

第二個建議提問的時候不要提全開放的問題,可以提半封閉問題。比如說,「今天你吃了魚肉還是蛋啊」?有一個選擇性。等到他能夠選擇一個了,再加一個。比如,他會說「我吃了蛋」,你繼續問「你吃了蛋,還吃了什麼呀?」在有提示的情況下,讓孩子慢慢把問題回答完整。

第三個建議是關於膽子小的,最好是在周六、周日帶孩子到小區等人較多的場所跟同伴之間有些交往,然後平時也可以把稍微比他大一兩歲或兩三歲的孩子請到家裡來跟他一起玩。因為他經常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膽子就慢慢大了。

我希望以上能夠給到您一些參考。

您正有疑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1歲寶寶總是半夜驚醒,寶媽偷偷觀察看見這一幕,當場崩潰嚇暈厥
主人沒錢治病,金毛聽到後卻帶著寶寶離家出走,結果讓人感動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