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不想成為這樣的媽媽!
印象中,我的表妹是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待人接物總是笑臉相迎,對孩子從來不吼不叫。
本以為表妹的家庭生活風調雨順,和諧美好。
但不曾想,某天晚上表妹打電話哭著對我說,她快要得抑鬱症了,再這麼下去就要完了。
原來,她一直想要事業家庭兩不誤,在帶孩子的同時,業餘時間還能發展一下自己的愛好。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自己從來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
孩子越大越難帶,動不動就哭鬧;
好不容易哄睡著了,一有動靜就醒了;
從來不吃青菜,嘴巴一碰青菜就吐;
三天兩頭的磕碰流血、受傷;
動不動就感冒發燒,一連串的問題,真是有三頭六臂也招架不住。
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孩子身上,表妹根本抽不出空去打扮,去健身,護膚品都好久沒有碰了。
產後胖了20斤,到現在還沒有瘦下來,對著鏡子看著自己變型的身材,想死的心都有,但是還是要死撐著。
聽了表妹的哭訴,真心疼她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特別是對已婚女性。
既要完美身材,又要事業有成,還要能夠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成長。
你看:
佟麗婭產後28天就恢復了超級平坦的小腹,
Angelabay生完小孩,身材沒有任何變化,還是那麼瘦瘦的。
伊萬卡川普生了三個孩子,還是大集團公司的副總裁;
英國一個50多歲的媽媽生了9個孩子,還是管理500億英鎊的女CEO呢。
這讓很多媽媽一不小心陷入了完美媽媽的怪圈。
很多人用這個辣媽來形容妻子。
但其實,背後的潛台詞是這樣的:當媽後要上得了戰場,下得了廚房,換得了燈泡,當得了美嬌娘。
媽媽們一邊匆匆忙忙地趕著上下班,一邊兩手不停地帶孩子,最後,還不忘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
明明結婚前還是個水瓶蓋都要別人幫忙開的軟妹子,婚後活生生被逼成了無所不能的女漢子。
媽媽們很努力,但是如果努力得不到肯定,反而是指責時,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
朋友說,自己照顧生病的孩子一整天,連飯都沒顧得上吃一口,結果老公下班回家第一句話竟是:你是怎麼看孩子的?
那種委屈,真是讓人心痛至極啊。
辭掉工作,一心一意帶孩子,就會被人說成無能,只會靠男人。
出來工作,沒時間看孩子,被說成:你還是不是當媽的。
雖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但是當媽的辛苦,有幾個人能真正能懂?
之前看過這樣的一個視頻:
丈夫,從來沒有帶過小孩。某天妻子將小孩扔給他,就出門了。
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
他花了1個半小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給兒子穿上衣服。
結果兒子拉了粑粑,沒辦法只得把衣服脫了,洗完澡後,又得重來一次。
一旦將兒子一放下,兒子就會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
好不容易把兒子搞定出門,卻發現忘記了帶車鑰匙。
他抱著兒子無奈地說,他太累了,現在只想回家。
以後再也不會責怪妻子,為什麼會花這麼久的時間在孩子身上。
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蘇格蘭有一個35歲的家庭主婦,生了兒子之後,就辭掉了工作,一心一意養娃。
丈夫開始有意見了,嘲笑她過起了養老般的生活,每天除了在家遛娃,啥都不用做。
這位媽媽一氣之下,將自己一天的生活拍成視頻,甩給了丈夫。
丈夫看完視頻後,才懊惱地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因為妻子每天忙得就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根本就沒有喘息的時間。
妻子一人分飾多種角色,既是保姆,又是廚師,是育兒師,是司機…真是分身乏術。
有人說:如果一個女性朋友不再聯繫你,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當媽了,三是她孩子到學齡了。
如果她孩子學齡且又放假了,你就當作她「死」了吧。
當孩子的媽,就是靜如處子動如瘋兔,一年「死」9個月,剩下3個月在各種補課中詐屍亂跳的奇葩怪物
英國知名作家Williamgolding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覺得女人自稱和男人平等真是太傻了。因為一直以來,女人都遠比他們優秀。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多回報。
如果你給她的精子,她會給你一個孩子。
如果你給她一個房子,她會給你一個家。
如果你給她一堆食材,她會給你一頓美餐。
如果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整顆心。
她會使你給她的東西放大和倍增。
所以,如果你給她任何廢物,那麼請準備好收穫成噸的垃圾!
每一個女人都很偉大,選擇了做媽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沒有必要再用嚴格的標準去苛責自己。
人生在世,為何要把自己過的那麼累?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得起自己。
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該偷懶的時候,也要偷下懶。
試著讓老公也來分擔一下責任,誰說孩子一定要媽媽帶,家務一定要媽媽做?
不要總是遷就老公,懶老公就是好女人慣出來的。
讓孩子學會獨立,不用事事包辦,也無需總是為孩子的未來焦慮擔心。
學會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想去做點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如獨自出去旅行,去見見朋友,或者是去進修學習,那就去做。
放心的把孩子交給家人,不要擔心孩子會餓死。
楊瀾女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從來不用完美媽媽來要求自己。
她說:我的孩子有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但是她們有一個見多識廣總是興緻勃勃的媽媽,一個享受著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媽媽。
一個享受著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媽媽,比一整天唉聲嘆氣的媽媽要強。
每個人都有缺憾,也不必苛求做到完美。
所以我就自作主張原諒自己了。
是啊,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每個人身上都有好有壞,有善有惡,就像太陽底下必定有陰影,這就是人。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這樣一句話:成為一個好媽媽的過程,可能就是從「理想媽媽」轉變為「剛剛好媽媽」的過程。
放下成為好媽媽的執念,接納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普通,正視自己的不完美。
學著放過自己,勇敢的對自己說:對不起,我成不了那樣的媽媽!
這樣才對得起自己!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10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 ,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