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巨頭之亞馬遜-Amazon

科技巨頭之亞馬遜-Amazon

2018年大年初一的凌晨, 我看到了一條最新的資訊: 亞馬遜amazon市值在2月14日正式超過微軟,成為美國第三大市值上市公司。(前兩位分別是蘋果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

提起亞馬遜,更多的人會認為它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電子商務平台。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很早之前是一家網上書店。可是正是這家「網上書店」,在它20多年的發展里,頻繁跨界,給其他行業的經營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近10年來,更是在科技領域挑戰傳統IT巨頭,引領IT行業的科技變革。

美國高科技行業有句格言:「從來沒有人因購買了IBM的產品而被解僱。」 這句格言充分說明,幾十年來被稱為「藍色巨人」的IBM提供的計算服務一直是業界最高標準。但IBM在2013年卻面臨著一個意想不到的挑戰者:電商巨頭亞馬遜,後者當時正在成為蓬勃發展的雲計算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甚至贏得美國頂尖情報機構的支持。2013年,亞馬遜擊敗IBM獲得美國中情局(CIA)6億美元雲計算合同大單,引起一片嘩然。

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亞馬遜2006年推出的雲計算服務平台,為全世界範圍內的客戶提供雲解決方案。AWS面向用戶提供包括彈性計算、存儲、資料庫、應用程序在內的一系列雲計算服務,幫助企業降低IT投入成本和維護成本。

相比傳統的企業IT服務,雲服務具有以下優勢:

省去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本地基礎設施費耗時長、成本高,而且涉及訂購、付款、安裝和配置昂貴的硬體和軟體,雲服務省去了這些麻煩。

持續成本低

雲計算降低前期 IT 人力成本和持續 IT 人力成本,企業只需投入相當於傳統基礎設施成本幾分之一的成本就能使用高度分散、功能全面的平台。

靈活性

可以根據需要來方便的擴展容量和降低容量。

更快地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

利用傳統基礎設施,需要花數周時間才能採購、交付並運行伺服器。利用雲計算,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預配置資源量。企業可以在幾分鐘內部署數百個甚至數千個伺服器,不用跟任何人討論。這種自助服務環境的變化速度與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一樣快,可讓團隊更快、更頻繁的進行試驗。

應用而非運營

雲計算為企業節省了數據中心投資和運營所需的資源,並將其轉投向創新項目。具體來說,企業可以將節省下來的IT 和工程資源用在有助於企業業務發展的項目上,而非在 IT 基礎設施這一重要但幾乎不會給您的業務帶來差別的項目上。

全球性覆蓋

無論大型跨國公司還是小型企業,都有可能在世界各地擁有潛在客戶。利用傳統基礎設施很難為分布廣泛的用戶基地提供最佳性能,且大多數公司一次只能關注一個地理區域的成本和時間節省。而利用雲計算,情況會大不同,可以在全世界地區或其中一個地區輕鬆部署應用程序。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幫助企業的客戶獲得較低的延遲和更好的體驗。

基於以上的優勢,在傳統IT領域,亞馬遜的AWS迅速崛起,在中小企業和開發者市場的佔據主要市場份額,並且逐漸蠶食傳統IT巨頭IBM, Oracle, EMC的企業級客戶,最終導致傳統IT巨頭的營收下滑。之後,各大IT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雲服務和雲平台,如Google的Compute Engine,微軟Windows Azure, IBM的BlueMix。但亞馬遜的AWS無疑是雲計算市場的領頭羊和領跑者。

雲服務客戶活躍度(來自瑞士信貸集團)

為什麼亞馬遜,這個「網上書店」能最先推出雲服務,進而挑戰傳統IT科技巨頭?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亞馬遜是一家互聯網企業,它的主營業務amazon.com是一個大型互聯網應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世界每天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與傳統企業應用系統相比,大型互聯網應用有以下特點:

高並發,大流量:Google日均PV數高達35億,日均IP訪問數超過3億。2017年雙11開場11秒鐘,淘寶系交易額超10億,3分01秒成交額超破百億,天貓、淘寶總成交額1682億元。早在2012年雙十一的時候,活動開始第一分鐘獨立訪問用戶數就高達1000萬。所以大型互聯網應用需要面對高並發用戶和大流量的訪問。

高可用:系統7*24小時不間斷提供服務

海量數據:需要存儲和管理海量的數據。Facebook每周上傳的照片數據接近10億,愛都收入的網頁數目有數百億,Google有近百萬台伺服器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用戶分布廣泛,網路情況複雜:大型互聯網應用一般都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用戶分布廣泛,各地的網路情況千差萬別。比如國內的各大運營商之間的網路互通就是一個難題,為了對國外用戶提供穩定的服務,大型網站都會在國外建立數據中心。

需求快速變更,發布頻繁:和傳統軟體的版本發布頻率不同,互聯網產品為快速適應市場,滿足用戶需求,產品發布頻率極高。微軟的Office發布以年味單位發布,而一般的大型互聯網應用每周都有新版本上線,一些應用和產品有時候一天會發布幾十次。

大型互聯網應用一般都是從一個小的網站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網站的發展,用戶數量越來越多,訪問壓力越來越大,網站的數據量也積累的越來越多,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互聯網應用的架構不斷的演變,在演變中使用了現在大家熟悉的集群、負載均衡、分散式、消息隊列,微服務等一些列技術解決方案。

亞馬遜在經歷這個演化過程中投入巨資構建和管理大型、可靠和高效的 IT 基礎設施以驅動世界上最大的網上購物平台。之後亞馬遜意識到允許其他程序訪問亞馬遜目錄(Amazon Catalog)和其他電子商務服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巨大創新,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開發者生態。然後,這個想法逐漸發展成為,亞馬遜如何將自己在可伸縮的系統軟體方面的專有技術作為一個原始的基礎模塊通過一個服務界面提供給開發者,這可能會觸發一場為全球的創新,因為開發者不再需要去考慮購買、搭建和維護基礎設施這些麻煩的事。

亞馬遜的其它產品與服務

1995年,貝索斯創立了Amazon.com,一年後開始通過網路折價出售書籍。大多數訂單直接從分銷商發貨,或者從位於西雅圖的倉庫發貨。亞馬遜是電子商務的先驅,它的許多網路購物功能如今也被其他電商沿用,例如,一鍵式購物、圖書預覽、用戶評論(好評或差評),以及個性化的願望清單。

1999年,亞馬遜推出了Amazon Marketplace,為小型零售商和個人提供在亞馬遜出售商品(不僅限書籍)的平台。 2000年,亞馬遜又邁進了一步,允許第三方零售商和賣家使用其電子商務平台。數以百萬計的小企業和個體零售商選擇亞馬遜的Selling on Amazon、Fulfillment by Amazon等平台,希望藉此獲得亞馬遜的龐大客戶群。

2007年,亞馬遜憑藉Kindle電子閱讀器進軍硬體市場。除了紙質書外,亞馬遜還出售電子書籍以及閱讀器。

2011年,亞馬遜推出廉價Kindle Fire,希望挑戰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中的主導地位。2012年,Kindle Fire HD版開售。不久以後,亞馬遜發布了Fire TV和Fire Phone,開發了應用商店和MP3音樂商店。隨後,定製視頻服務Amazon Instant Video使亞馬遜成為Netflix的競爭對手。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

《大型網站架構演化》- 李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心靈滌盪的回想》回到初心,方得始終,一曲終難忘
你喜歡和有趣的人or安靜的人吃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