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從160瘦到150再反彈到160最後瘦到140斤的
瘦
上次140斤還是十年前。和一群小夥伴站在北京的奧運村邊上,討論著奧運村的房價,他們說,奧運村的房子後面要賣1萬多一平。我們暗罵:「傻逼才會買」。
後來發現,所有不基於未來發展的想像都是傻X...
房價的增長速度遠超過體重的增長速度。
第一次失敗的經歷
上一次減肥是在2012年的秋天。
那時剛剛混了個浙大宿舍住,樓下就是操場。
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就下去跑個十圈,美其名曰放空自己,一個多月時間瘦了十斤。
後來天冷了,就沒跑了。
再後來春節了,兩個星期不到,又吃回了160斤。
所以說啊,沒定好目標前別想著減。
關於裝備
每次去商場買衣服的時候總是會受下小小的刺激,導購員們用著各種花式的辭彙來騙我,然而我的眼睛騙不了自己。
於是次次衝動要減肥,本著金錢激勵的原則,買過很多的減肥裝備。
譬如收腹滾輪啊,兩個防水運動MP3,仰卧起坐板,藍牙耳機,瑜伽墊...後來就差買跑步機了,後來他們說跑步機買回家基本上就是個晾衣架,考慮到房子小,終於打消了買跑步機的衝動。
也去過兩次健身房,但是總體而言,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我自己不能減的話,教練是沒法幫我減的。
也參加過各種跑團社群,想靠著社交壓力逼迫自己去運動,發現自驅力不夠的時候,就是女神們的社交壓力也逼迫不了自己。
總結下最後有用的裝備不過是
一雙舒服的跑鞋
一條舒服的運動褲
一個瑜伽墊
一個腰包
和一個藍牙耳機。
緣起
截止目前,這次算是比較成功的。
從160斤減到150斤用了一個月,從150斤減到140斤用了五個月。
這次起點是在2017年的8月,一個百無聊賴的晚間,剛剛組織完一場大型晚宴。
感覺渾身緊張的神經都放鬆下來了,籌劃著是大吃一頓還是睡夠12小時來撫慰下自己。
打開手機隨便翻,看到一句話:
連體重都不能控制,你如何控制你的人生!
說句實話,振聾發聵,有一種把自己從床上震下來的感覺。
發現自己除了體重以外,有很多可以自控的事情都沒有做好。
堆滿整個書架沒有讀過的書;
長期沒有更新的公眾號;
沒有頭緒就沒有進一步的工作;
以及其他。
跟這些事相比,也許,控制體重應該是最簡單的了。
無非就是少吃多運動嘛,我好歹學食品出身,給自己做好熱量分配總是還可以的。
給自己定下了瘦到140斤的目標。
當然,必要的理論知識儲備還是要有的,譬如在很久以前讀過的這本書。
過程
發胖的人生個個相似,減肥的過程個個不同
開始的過程非常簡單,跑五公里就能瘦1kg到1.5kg,雖然因為胖,跑的過程有點吃力,但大體還是輕鬆的,大概花了1個月時間從160減到了150,然後就再也不動了。
雖然書上沒有告訴我,但是我知道所謂的瓶頸期到了。
於是開始少吃,早餐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四個蒸餃,午餐全素+半碗米飯,晚餐忽略。
還是每周3-4次五公里,然而一個月後體重還是沒有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特別容易餓。
這個時候就開始想些歪招了,譬如生酮飲食,只吃肉不吃碳水。
雖然方法不靠譜,不過確實還是瘦了5斤左右,然後又沒有效果了。
這個時候就總結,為什麼瘦不下來?因為明明攝入能量是低於消耗的。
發現,是因為出差和下雨。
一旦出差,飲食就不歸自己控制了,一不小心喝點酒就吃超了。
而下雨就不會去跑步,再加上惰性和餓,自然體重就下不去了。
這個時候瑜伽墊就發揮用處了,Hiit.
感謝華為運動和keep,在每個下雨的夜晚,用Hiit支持著我一點點瘦下來。
感謝各位夥伴,出差的時候盡量不喝酒。
到今年1月的時候,體重穩定在71.5kg了。
計劃是在1月31日早上衝擊70kg,結果1月30日晚又喝了場酒,穩住71.5kg已經是萬幸了。
轉眼到了2月,在吃飯不要錢的2月是最容易發胖的啊。
為了躲避吃年夜飯的剩菜,早早定了票和家人一起游輪出去玩。
上了游輪才發現,尼瑪原來游輪上吃飯也不要錢!!!
不能前功盡棄。
2月13日發了一條朋友圈,每天7公里,過個70kg的年。
到今天共9天,除了路上的時間,跑了50km+,做了一次hiit,終於在今天早上,秤告訴我,我已經70.6kg了。
立馬下樓又跑了五公里,然後洗完澡,秤告訴我,70.2kg。
這篇文章寫完,腦部能量消耗應該可以過200g了。
附帶效果
Actually,男同胞的體重其實沒那麼重要。
但有效的減肥真的能提升自信。
譬如keep開屏的那張圖,激勵著我不運動也要打開看一眼。
Fight for free !
在減肥的這段日子裡,每次跑步洗完澡就看會書,半年大概看了有20多本。消化了不少之前的庫存,把杭州圖書館的悅借服務刷成了VIP(雖然並沒有這個VIP)。
在減肥的這段日子裡,每次跑步的時候都會帶著藍牙聽混沌大學,終於對得起那1200一年的學費了。
在減肥的這段日子裡,新接了一個任務,負責公司的輕養項目。
最開始的時候,輕養的定位僅僅是年輕人的養生。
但我們覺得不僅僅如此,如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有著自己的健康焦慮,我們不認同靠吃吃吃大補去養生,我們認為輕養應該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克制 並始終追求美好的心態。
僅以此文 獻給
年輕 克制 並始終追求美好的心態。


TAG: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