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不夠誘人,卻很動人!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不夠誘人,卻很動人!

為了證明萌湖是個吃貨,奉上DIY作品-浮生寂靜蝦

01

備受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初四開播,以「器」先行,食器拍得比美食更動人,結果就是:全國人民都被種草了一口鍋。原本想大快朵頤的吃貨們不幹了:我就是想看饞死人的美食,而不是叮叮噹噹地打鐵。

總導演換了,前兩季攝影美學出身的陳曉卿,換成了央視新聞頻道《紀事》的劉鴻彥。美食畫面不多,陪伴觀眾兩季的配音也由充滿磁性的李立宏換成了歌手老狼(沒錯,就是唱《同桌的你》的那位)。

第一集《器》看下來,新一季確實沒前兩季誘人了,總感覺這種「種草帶貨」的章節,應該放在最後一集播。文案雖然延續以往的氣質,但缺乏創意,有點冗長啰嗦,畫面的跟進有點緊,還不如給點留白,讓觀眾自己去品。

02

愛,是最好的調味品」,第一集只記住了做泡菜的四川廚師這句話!

好在第二集《香》美食歸位,騰衝的稀豆粉、汕頭的魚丸雜咸、樂山的麻辣燙、河南人心心念的胡辣湯、天津的煎餅果子、泉州的石花膏、西安的水盆羊肉,天南地北的小吃,樸實接地氣。

騰衝的稀豆粉

喜歡旅行的我已一一記錄在小本本上,沖著這些小吃,有生之年也要去這些地方遊盪遊盪。

以「香」為題,雖然有美食評論家認為,第二集並沒有緊扣命題,沒好好詮釋香的內涵精髓。但,把從「引人流口水,平民難消費」的酒樓高閣美食,放低到深入生活情懷的街邊小吃,讓人更有代入感。

拍過美食片子的人都知道,上得廳堂的大菜,蝦蟹等高級食材,完全不用擔心畫面的顏值。稀豆粉、胡辣湯、煎餅果子、石花膏,其實都是不大好拍的食物,「不如前兩季誘人」也在情理當中。

我反而敬佩這一集的導演,中華小吃千萬種,隨便找幾樣,拍出來顏值都比這棒棒噠。

03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兩集看下來,有前兩季的氣質,也漸漸顯出自己的韻味,那就是故事更動人,這可能和總導演劉鴻彥擅長新聞紀實有關。

開播前的發布會上,主創們就介紹《舌尖3》增加了紀實畫面,特別是人物故事部分,希望美食和人物互為觀照,以一種最生動的、最飽滿的狀態呈現出舌尖故事。

美食消散,器物永存。器物之美,讓食物有了一份歸家的溫暖(第一集文案)。美食何嘗不是如此,情之所至,讓食物有了一份無言的感動。

第二集里感動不少人的,想必是「麻辣燙女婿」代克勤。

為了喜歡的女孩,放棄廣州體面的醫生職業,婦唱夫隨,回到四川樂山的岳母家,操持麻辣燙店的生意。一個拿慣手術刀,卻從沒拿到過菜刀的男生,每天在店裡切菜熬湯,與辣椒油煙和串串為伍。你的反應可能和他剛進餐廳的廚房一樣:懵了!

面對岳母的「無理要求」,棄醫從廚,多少讓人不樂意。但他說:你喜歡一個女孩,那有些東西你就願意去做。他和老婆張愛佳的這段愛情,不折不扣的「愛情麻辣燙」。

有子女、父母健在,有老婆疼,就夠了,就兩個字,幸福!」代克勤的理想生活也像他熬的麻辣燙湯底,樸實,經得起歲月。

04

有人疼,就是一種幸福。

《舌尖3》第二集在紀錄故事時,更注重人物與人物之間情感互動,夫妻之間你一言我一言,或者做稀豆粉老夫妻間的不言不語,都有一種動人的氣質。小吃,堅守不易,有個風吹雨打一路陪伴的人,才能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你多干點,不就是為了疼我嘛?

擺煎餅餜子攤的紅姐,一句話讓每天幫忙的丈夫就樂了。

品味中國,品味人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有沒有你的人生滋味?

END

用美好滋養平淡的生活

味道 旅行 花攝

—有故事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湖 的精彩文章:

TAG:萌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