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盛京文化探源 太陽鳥

盛京文化探源 太陽鳥

新樂的先民們也和其他文化一樣有自己的圖騰。

新樂先民崇拜能振翅高飛,自由自在的鳥。在新樂遺址中出土了珍貴的木雕藝術品。其中最罕見也最具研究價值的就是木雕鳥藝術品。這個木雕鳥與其說是工藝品,更不如說是圖騰,因為它雕刻細緻,工藝精美,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尾羽修長,有若權杖。尾羽佔了全身的二分之一,而且這個尾羽木柄被插在了固定的位置。考古專家據此推測這個木雕鳥應該是用於祭祀供奉所用,並不是平時把玩欣賞的玩具和配飾。所以,在那個久遠的環境惡劣崇拜圖騰的年代,這應該是先民的精神圖騰。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應該給這個鳥起個什麼名呢?

史學家說這就是傳中的大鵬鳥,《莊子·逍遙遊》中有一個神話故事:「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鵬鳥是什麼呢?鵬鳥就是傳說中的鳳的別名。它的體態比一般的鳥大,尾部修長美麗,飛起來猶如鳳起,很是壯觀。中國古人有一直把大鵬鳥當作祥鳥、神靈來對待的習慣。大鵬鳥的頭大尾長,形體深厚,嘴闊可吞山河。它身上的羽毛排列整齊,身體修長,令人肅然起敬。所以我們說新樂遺址出土的這個類似權杖的木雕鳥就是新樂文化的圖騰,也是先民的精神信仰。

古代以鳥為圖騰的屢見不鮮,比如滿族以「神鵲」為圖騰。說滿族祖先布庫里雍順即是天女佛庫倫吞神鵲的紅果所生。所以滿族就以「神鵲」作為圖騰。

無論是神鵲還是大鵬鳥,都傳遞的是一種寓意:展翅翱翔、直衝千里、不屈不撓、勇於進取。所以瀋陽市政府將木雕鳥命名為「太陽鳥」,讓它成為瀋陽市的象徵,曾經在市政府廣場立起了巨型太陽鳥的雕塑,經過設計師的雕塑,變形後的木雕鳥原形呈三角形組合而成,同時又融匯了戰國時期的鐘鼎語言,既古樸典雅,又具有時代氣息。太陽鳥全身高21米,寓意21世紀,座落在每邊長23米的方台上。方台地面用「萊洲紅」、「萊洲黃」相間的磨光花崗岩鑲成太陽圖案。整個雕塑既展示了瀋陽城深邃的文化歷史底蘊,又凸現出現代化的濃鬱氣息,象徵著瀋陽人民在現代化的今天正如大鵬展翅,迎著朝陽,意氣風發地翱翔在21世紀的萬里晴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思維國學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善思維國學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