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甘南藏區千年「巴郎鼓舞」演繹現代傳承

甘南藏區千年「巴郎鼓舞」演繹現代傳承

中新社甘肅甘南2月21日電 題:甘南藏區千年「巴郎鼓舞」演繹現代傳承

作者 南如卓瑪 鄭君武

從中國農曆正月初四傍晚開始,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各村裡的男女老少齊聚在村文化廣場,跳巴郎鼓舞(莎姆舞)慶祝新春佳節。每年鼓舞持續約半個月才結束,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正月十八正式封鼓,將巴郎鼓供奉起來。

夜幕降臨,村文化廣場上越來越熱鬧,偶爾還夾雜著舞者隨手試鼓的咚咚聲。「每年巴郎鼓舞一跳,就覺得年味更濃了,聽見鼓聲倍感親切。」達勿村「返鄉族」王海平說。

場子里擺放著桌椅板凳,年長的人坐在上面,負責掌管活動。年輕人倒茶斟酒,跑前跑後忙個不停,孩子們嘰嘰喳喳滿場子瘋跑,外來轉親戚的人們懷著好奇心也早早趕到莎姆場湊熱鬧,感受當地濃濃的節日氛圍。

執事在洪亮的吆喝聲中宣布莎姆開始,此時鞭炮齊鳴,「沙目場」中心燃起篝火,迎接鄰村來跳巴郎鼓舞的隊伍。只見舞者左手搭著肩站成一字,右手高舉巴郎鼓,領頭者是傳承人,嘴裡高和著曲調,舞步粗獷健美,具有鏗鏘勁健的節奏感,後面的人跟著應答。

伴隨著鼓聲和歌聲,一時間,進出村的道路摩肩接踵。舞者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各跳三圈,互致問候。之後邊跳邊唱《沙樓梅婁》,「沙目」正式開始。之後依次跳唱《春芽撒》《春柱》《尼給刀羊》等。歌詞內容有慶賀豐收、互道節日愉快的祝辭,有歌頌家鄉自然美景、好人好事的,還有的則是猜迷式的「盤歌」。

燃燒的篝火和鏗鏘的舞步、熱情的歌聲,讓現場的觀眾駐足驚嘆,紛紛拍照留念。達勿村小組組長王虎生說,現在跳巴郎鼓舞的習俗也在與時俱進,在傳統儀式中融入了一些現代文化元素,同時引導民眾少放鞭炮,強調保護環境。

巴郎鼓舞是被譽為「藏王故里」的甘肅卓尼藏區特有的一種年俗,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起源與古羌人的原始祭祀和吐蕃宗教法舞有密切關係。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巴郎鼓舞藏語稱為「沙目」(莎姆春),跳巴郎鼓舞的場所叫「沙目場」,正月期間演出巴郎鼓舞的日子叫「曼拉節」,這一天各個村寨由男性老少組成「沙目隊」(莎姆隊),除在自己村裡跳唱外,還要到鄰村趕「曼拉節」,進行拜訪、交流,共同祈禱。

莎姆傳承人楊向保介紹,當地的藏族先民在沿襲古老祭祀儀式的基礎上,又繼承了吐蕃宗教法舞擊樂的樣式,創造了帶長把的雙面羊皮鼓,作為伴奏道具。最初跳巴郎鼓舞是為了祈福、增進親友鄰里感情。如今,村民還通過跳巴郎鼓舞宣傳藏族傳統文化、新時代新政策等。

深夜,東道主將「莎姆隊」請進本村早已準備好的農戶家裡,在主人家裡由年長者領唱,青年者隨唱,雙方莎姆隊對立而坐進行傳唱交流與祝福,一直唱到雄雞報曉。這時,每家每戶將豐盛的節日食品及青稞酒端出來款待客人。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莎姆舞這一民間藝術奇葩,甘南卓尼官方對莎姆舞進行了挖掘和整理,自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巴朗鼓舞作為一種獨特的藏族文化被還海內外民眾關注,成為甘肅卓尼的文化名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新春走基層:買稱心如意年貨 過幸福美滿春節
《媽媽咪呀2》曝首支中文預告 超豪華陣容歡樂再聚首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