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練楊式太極拳你不得不修鍊的太極拳抽絲功!

練楊式太極拳你不得不修鍊的太極拳抽絲功!

一、 抽絲功(勁)概念

太極拳抽絲功(勁)在現有的太極拳著作和雜誌中論述不多,歷史上對抽絲勁與纏絲勁的討論有過不同的看法。但抽絲功修鍊是太極拳練功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楊式太極拳大師田兆麟(注一)先生在教功中極重視抽絲功(勁)的講解和示範,他指出:「抽絲者,即運勁如抽絲之謂也」(注二)。

就是說太極拳勁在身內運行要如浮雲若流水,緩細綿長,又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吳式太極拳大師吳圖南(注三)先生在教功中也非常注重抽絲功的修鍊,他經常告訴學生:「抽絲兩個字見於王宗岳的《太極拳行功心解》里,這是個比喻」。他說:「練太極拳運勁就同抽絲一樣,你如抽猛了絲就斷了,你抽得不合適時,絲又抽不出來。這是比喻練太極拳勁,不能夠過強,也不能過弱,要恰如其分」(注四)。

這說明練太極拳勁要像抽絲一樣,出絲綿綿,入絲微微,緩徐綿長,細微流暢,絕不能像努氣鼓勁,運氣貫勁般地猛練硬練。這是說只有行氣才能似抽絲,實際上練勁即練氣,運勁為行氣。行氣如九曲珠,運氣如抽絲。我們把這種行氣運身,運氣如抽絲的功法稱為「抽絲功」。所以太極拳宗師楊澄甫先生說:「運勁(氣)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二、 抽絲功(勁)內涵

拳論《太極拳行功心解》為抽絲功(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

(一)田兆麟先生進一步闡述抽絲功說:「按抽絲二字,非僅指緩徐直拉而出,因直拉而出,弗論如

何緩徐絕不能綿綿不斷。其實抽絲二字,乃指旋轉出入,如來複線之螺旋形也,出為順抽,入為逆抽

,一切運勁,概不外乎此順逆二抽,即兩儀之謂也。其順抽乃由足至於手指之抽,其逆抽乃由手指回

歸足之抽,其路線即左足右手,右足左手,凡太極拳之運勁,無一不在此順逆抽絲之中。以方位言之

,即為十二抽絲,倘無之,即外形雖圓走圈動,而內中之勁仍是直勁,有失太極之義,不能發生以小

勝大,以輕制重之功用。」由知:

1、 抽絲要緩徐和綿綿不斷是「以心行氣」之說。《行功心解》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

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周身節節貫

串,無令絲毫間斷」,「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

說明抽絲不在外面而在內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行氣若抽絲,運勁即運氣,練氣即練勁。

2、 《行功心解》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

處,無使有斷續處,無使有凸凹處」。說明太極拳的每一動作要神斂氣聚,輕靈而內氣鼓盪,且一線

貫串,要處處氣勢飽滿,即左抽無缺,右抽無陷,進抽不凸,退抽不凹,大抽有續,小抽無斷,這樣

才能產生以小勝大,以輕制重的功用。

3、 《行功心解》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說明抽絲之根源於腳而又歸於腳。其順抽由腳而腿而腰而手,逆抽由手而腰而腿而腳。內氣既鼓

盪而又旋轉出入,形成螺旋形。其動作非雙順即雙逆,或一順一逆。如果有一動作,既非順又非逆,

則此動作為直來直去,不能稱為太極拳之運勁。實際上順抽為陽、為開、為吐、為放。逆抽為陰、為

合、為吞、為收,即太極兩儀之謂也。

4、 《行功心解》進一步說:「運若抽絲處處明,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

力,無氣者純剛」,「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藕斷絲亦連 」。說明更高層次的修鍊不

能著在「氣」上和「勁」上,因為有勁者僵,有氣者滯,無勁無氣者純剛。此時的太極拳運勁(氣)

可達到似百鍊鋼,又有似繞指之柔。

(二)田兆麟先生又說:「抽絲為太極拳之基本動作,無之則不能稱為太極拳也,如左抽右抽,

大抽小抽,進抽退抽,里抽外抽,上抽下抽,順抽逆抽,此即十二抽絲也」。意思是說太極拳的一切

運勁,無不在此順逆抽絲之中,一切行功走架均無不在此十二抽絲之內。例如太極拳十三勢中的才朋

、捋、擠、按、采、列、肘、靠八法與進、退、顧、盼、定五行,在推手中必須靈活應用,但均在十

二抽絲之中。田兆麟先生繼續分析:「才朋,為八法之首,太極拳走架子及推手無一時離開此才朋勁

,即謂太極拳為才朋勁拳亦無不可也,才朋為向外向上之動作,乃順抽絲,居於上面而向圈外,位在

人手之下為進、為攻、為開、為放,屬於陽。考才朋勁之根本,系生於彈勁,而彈勁之由來,又生於

氣功,氣能貫串膨勃於內,如橡皮之帶,則有彈性方可為才朋。如才朋勁不充乃內氣之不足,則無彈

性,自缺節節貫串之功,故才朋勁為太極拳之主要之勁也」。「捋為才朋勁反方向之勁,捋勁往下而

向圈內,故才朋勁居於人手之下時為多,捋勁居於人手之上時為多,捋為向內向下之動作,乃逆抽絲

,為退、為守、為合、為收,屬於陰。故才朋捋兩勁應隨時倒換,捋中亦應有才朋,方不至將對方之

勁捋入自身」。可以看出,其他六法,五行等也不外乎此順逆兩抽。通過這一段的敘述,我們可以得

到許多啟發,才朋勁應表現為形於手而才朋於內,實乃內氣之充足才有彈性。察現在社會的推手,比

賽雙方兩手強勁如棍,強杵、硬推,互相頂牛就是因為沒有獲得深厚的內功修為。

又例如在楊式和吳式太極拳架中,無一式不在這十二抽絲之內,如:

1、 左右雲手,為左右順抽絲,其方位為左抽右抽;

2、 左右倒攆猴為左右先逆後順,先退後進之抽絲;

3、 左右野馬分宗為先左外順抽,右內逆抽,再轉為右外順抽,左內逆抽,其方位為大抽小抽,

外抽里抽。其他則可舉一反三。

三、 抽絲功修鍊

太極拳的抽絲功修鍊是最好的養生修鍊法之一。抽絲功修鍊可以用來溝通人體全身經絡,加速氣血循

環,提高細胞和組織器官的攝氧能力,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實現吐故納新,增強肺功能,提高人體

免疫力,增強五臟六腑功能,實現養氣養神修鍊,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延年益壽。

抽絲功修鍊的前提首先要求放鬆入靜,要「致虛極,守靜篤」。然而氣沉湧泉,萬念俱無,則兩腳底

立即會微微發熱、發麻,實現了腳底自我按摩。大家知道足底反射區的經常按摩可以防治多種疾病。

以心引氣,以氣運身循經運行,由腳而腿而腰再至手,氣絲微微,如滔滔之流水綿綿不斷,取之不竭

,用之不完,所謂起於湧泉,源於湧泉而又回於湧泉,歸於湧泉。這就是拳經所說的:「運勁如抽絲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抽絲功修鍊的步驟應先站無極樁:

1、 無極站樁功(靜站功)

無極樁功為靜功,主要獲得充足的底氣,充實的內氣。無極樁要求放鬆入靜,順應自然,無思無慮,

無欲無求,虛虛空空,混沌中有一點真氣,微微沉入湧泉。久而久之可感到自己「松靜虛無」,「泉

清水靜」,「飄飄欲仙」,此時就能達到精充、氣足、神全,愉快長壽(注五)。

靜站時要身正、體靜、氣順,立身中正安舒,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身體重心線和中線要重合,兩會一

點要在一垂線上:即百會、會陰、兩湧泉聯線中點要在一垂直線上。然後根據莊子《坐忘》要求:「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為指導。就是說:只要把身體放鬆,四肢尤以兩手肢自然往

下墮落(決不能擺三體樁,混元樁等舉手樁步),達到沒有肢體的感覺,然後廢黜腦中妄想雜念、聰

明才智,感到全身透空,而內觀其心不知其心,外觀其身不知其身的狀態,則可以與太虛大通渾然一

體了(注六)。

入靜做到靜定,我們稱為「五大」即大松、大靜、大柔、大軟、大虛(空)。大靜指心靜、身靜、心

定、身定,到能心虛、身虛為最佳,但這要一步步提高。第一步要身不動,第二步要心不動,第三步

要忘了一切(注七)。

太極拳中,湧泉非常重要。湧泉穴位於全身諸穴的最下部,乃腎經的起穴。《黃帝內經》曰:「腎出

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易曰:「天一生水,如泉之涌」,即腎經之氣猶如湧泉之水,涌之而取之

不盡。中醫曰:「腎能生髓,髓養骨,骨藏髓,髓通腦」。所以修鍊時要以湧泉穴為秘要,先氣沉涌

泉穴,待底氣充足後,就可運周天,練內丹,氣貼背而運抽絲。

2、 順抽絲和逆抽絲修鍊

鍛煉和修鍊的區別在於:凡由外形形體之動而帶動拳式進行的,任一動作皆鍛煉,其結果是雙重

的,練法是後天的。凡由神和內氣作主導而帶動拳式進行的,任一動作皆修鍊,其特點是「神主行,

氣主動,腰主形」,表現為身不妄動,念不妄意。所以首先要求放鬆入靜,至虛極,守靜篤,在無極

靜樁功的基礎上進行順逆抽絲修鍊(注八)。

1) 雙順雙逆抽絲修鍊

兩腳平行站立,兩上肢沉肩墜肘,豎掌,勞宮穴朝前,兩眼平視,神內斂,神虛靈,兩會一點一

垂線,立身中正安舒,松胯松腰,正項豎脊之後,靜定片刻,太極靜極而動,周身之氣下沉湧泉。涌

泉內氣反射而上,如抽絲狀由腳而腿而腰脊經九節而循督脈升至泥丸和兩手勞宮,兩手隨氣之鼓盪旋

轉而伸開,表現為吐、為放、為開、為陽、為順抽絲。到定式後,動極而靜,由太極復歸無極。這個

順抽絲源於湧泉。靜定片刻後,靜極而動,周身之氣上升泥丸與勞宮。泥丸勞宮之內氣如抽絲狀由手

而腰而腿而腳,經九節而循任脈降至湧泉。兩手隨氣之鼓盪而回吸,表現為吞、為收、為合、為陰、

為逆抽絲。到定式後,動極而靜,由太極復歸無極。這個逆抽絲歸於湧泉。如此循環修鍊,一個層次

一個層次地提高。抽絲內功不斷增強,所以有「一動一靜一太極」,「太極內功步步升」,「一有一

無修大道 」,「大道之修長壽路」之說。

2) 單順單逆修鍊

兩腳前後分開,成川字步,左腳在後,則右手在前,右腳在後,則左手在前,修鍊時形不妄動,

念不妄意。所練之式例如攬雀尾之按式定式,其修鍊心法如上節所述,將左手指扶右手大陵穴,右肢

沉肩墜肘,豎掌勞宮朝前,左腳在後,靜定片刻後,太極靜極而動,湧泉內氣如抽絲狀由左後腳由腿

而腰而右臂而右手勞宮為出,左手指扶右手隨氣鼓盪而按出,如水之行,表現為吐、為放、為開、為

陽、為單順抽絲。以方位或方法言,為進抽、前抽、上抽、大抽,也稱丹田上手或丹田出手。

同例,如攬雀尾的捋式定式,以右手置於身前上方,左手指扶右手大陵穴,然後進行單逆抽絲的

修鍊,單逆抽絲的修鍊將右臂斜伸在上之定式為起點,靜定片刻後,太極靜極而動,右手勞宮穴及手

指之內氣如抽絲狀由手而臂而腰而左後腳而歸於湧泉,而左手指扶右手隨氣鼓盪旋轉而下捋,捋如引

之使落空,表現為吞、為收、為合、為陰、為單逆抽絲,以方位或方法言為退抽、後抽、下抽,也稱

丹田回收或還原。

3、 行功走架皆抽絲

在行功走架中皆可進行十二抽絲的修鍊。尤其在拳架修鍊中,不外乎在方位上或方法上實行左抽

、右抽、上抽、下抽、里抽、外抽、大抽、小抽、進抽、退抽、順抽和逆抽。例如:

1) 左右野馬分宗為左外順抽絲與右里逆抽絲,反之為右外順抽絲與左里逆抽絲;

2) 左右雲手為左右順抽絲

3) 左右倒攆猴為先退逆抽絲而後進順抽絲

4) 左右攬雀尾為左右大順抽絲和右小逆抽絲,再右進抽雙合大順抽絲等組合;

5) 左右摟膝拗步為左上進右大順抽絲,左小里逆抽絲,反之亦然;

6) 單鞭為相分雙大順抽絲,等等,其他之式以此類推。

太極抽絲功要求修鍊有成,運用純熟,達到無形無象,全身透空,通過推手實踐,達到純以神行

,不思而得,才能以小克大、以輕制重、以慢勝快、以靜待動、以柔克剛等,從而階及神明。

四、 推手中的抽絲功

太極推手利用太極原理,按十三勢,即才朋捋擠按采列肘靠,進退顧盼定之八法五步,通過沾粘連隨

,不丟不頂的原則下互相推挽,達到「外練身手腰腿步,內練精神意氣功」。當用抽絲功滲入對方體

內時,就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使雙方內氣都能鬆散疏通。太極拳大師汪永泉說過:「如果只練拳架

不練推手,內氣得不到疏散,如果只練推手不練拳架,內氣得不到補養」(注九)。太極推手可以練

習「聽勁」,明白「懂功」,達到知己知彼。在太極推手中,用順抽絲出勞宮及手指為「吐 」,為

「放」。廣義認為出手出身皆為「吐」,為「放」。入勞宮及手指為「吞」,為「吸」,廣義認為入

手入身皆為「吸」,為「吞」。吸時仍帶有才朋勁,可以將對方引入自己虛空處,使之落空而四兩撥

千斤。抽絲功的「吞」「吐」功好似拳論所說的「哼哈」二氣妙無窮。作者有幸在與田師兆麟、吳師圖南及石明(注十)師推手時,經常看到前輩大師用抽絲功將對方像牽動小雞一樣地被引得左跳右躍

而失去自主,有時像拍皮球似的讓你不斷彈跳。只要說聲「吞哼」,對方像斷根似的被吸至跟前而挨

打。被吸時可以感到大師的手指,勞宮穴及其皮膚毛孔有強大的氣流往其丹田吸入,能量很大。當然

,此時的意念已被控制而不能脫開。同樣只要「 哈」一聲,就像斷根似的被拋出丈外。可以看出,

抽絲功修鍊達到爐火純青時,就能達到:「敵欲變而不得其變,敵欲攻而不得其逞,敵欲逃而不得其

脫」的上乘功夫,學者不得不詳辨焉。

太極拳修鍊的最高層次如《授秘歌》所指:「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無形無,全身透空」為大道之修、太極之煉,然後才能達到應物(招)自然。所以在太極拳修鍊中只有形不妄動,心不妄象,以神主行,以氣主動,內修抽絲功,再以順抽、逆抽之修鍊實現太極陰陽轉換,這就是太極拳抽絲功修鍊的重要過程。

[註解]

一、 田兆麟:太極拳名家,楊少侯的嫡傳弟子,曾任南京中央國術館太極拳門長,長期在杭州上

海授拳。五十年代前後,田師曾在上海膠州公園、外灘公園及工商經濟會多處授拳,1947年至1953年

筆者與先父黃鈞公同學太極拳于田師兆麟。編有「太極拳手冊」,現已作古。

二、 田兆麟:《太極拳釋義》,1953年上海。

三、 吳圖南:吳金監泉和楊少侯嫡傳弟子,太極拳名家,長期在北京授拳,著有「科學化的國術太極拳」等多本著作,六十年代後,吳師圖南曾在北京紫竹院公園及天文館綠園授拳,六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末,筆者與楊家倉,張國健同學太極拳於吳師圖南,現已作古。

四、 吳圖南:《太極拳之研究》,1983年香港。

五、 黃震寰:《太極拳第二運動系統》,北京市武術協會吳圖南武術思想研究社「1991年太極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六、 黃震寰:論文《太極拳丹元場》,2003年3月「大道太極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七、 黃震寰:論文《大道太極拳》,刊《武魂》2002年11月。

八、 黃震寰:論文《授秘歌中的太極拳理》,刊《武魂》2003年1月。

九、 汪永泉:楊式太極拳述真年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十、 石明:如意太極拳家,現已作古。

作者簡介:黃震寰,1933年生於江蘇無錫,1947年至1953年在上海膠州公園隨田兆麟老師學習楊

式太極拳劍及推手,1956年大學畢業,1960 年代末至80年代末隨吳圖南老師學習吳式太極拳劍與推

手,1980年代前後隨北京石明老師學習如意太極拳與推手,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擔任吳圖南武術思想研究社常務副社長兼理論部部長,曾任中國人體科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陳發科的嫡傳大弟子雷慕尼的一套極少外傳秘傳功法「陳式太極拳十三樁」
你知道怎麼樣儘快練太極拳「得內勁」嗎?沒有得勁就是空架子!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