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冰雪裡的備戰:外軍冬訓怎麼練?

冰雪裡的備戰:外軍冬訓怎麼練?

原標題:冰雪裡的備戰:外軍冬訓怎麼練?


歷史上,嚴寒天氣多次改變了戰爭的走向,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曾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面前撞得頭破血流。儘管現代軍事技術突飛猛進,但嚴寒仍是戰場上難以克服的挑戰。為此,有不少國家非常重視寒區作戰訓練和裝備研發。今天,我們就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和組織來看看他們的經驗。


美國: 寒區著裝三原則有哪些

一級軍士長傑拉德·霍爾特是美國陸軍第10山地師輕步兵訓練學校的高級教官,負責教授山區冬季作戰課程。在他看來,保證寒區作戰取得成功有3個最基本的要素,即卓越的指揮、精心的裝備保養以及健康的身體狀態。


霍爾特說:「指揮官應不厭其煩地檢查手下士兵的身體狀態,一旦發現凍傷或其他病症立即採取措施;單兵寒區裝具如帳篷、加熱器或火爐等,必須確保隨時可用,否則士兵僅在嚴寒中暴露1小時就可能失去正常作戰能力。」


霍爾特和他所在的輕步兵訓練學校,只是美國陸軍寒區訓練體系中的一個基層環節。在這座「金字塔」的頂端,是負責美軍全軍寒區訓練工作的北方冬季訓練司令部。該司令部的主要職能是通過訓練讓士兵和軍官掌握寒區和山地作戰技能,研究、制定和修改寒區與山地作戰戰術、技術、程序及聯合條令,對全球的寒區搜索和救援行動提供支援。


北方冬季訓練司令部在訓練中尤為重視提高士兵的防寒抗凍能力。據美國《國家地理》披露,北方冬訓司令部的標準,是讓每名受訓士兵都能在-15℃的嚴寒中也不喪失作戰能力。

布萊克拉皮茲訓練場是北方冬訓司令部設在阿拉斯加的基地。該基地距離北極圈僅數百公里,常年處於嚴寒之中且地形崎嶇,平均氣溫在-10℃左右,是一處極佳的寒區生存技能和作戰技巧訓練場所。


軍士長羅米爾·赫爾塔多介紹說:「高技術裝備在極寒條件下可能會發生故障,所以士兵要在這裡掌握最原始的軍事技能,比如,怎樣用一把軍刀和一堆木柴生火,怎樣從冰凍的河水裡捕魚充饑,以及怎樣就地取材搭建棚屋或挖雪洞等。」在部隊機動方面,士兵們不應對裝甲運輸車、全地形車、雪地摩托等技術裝備產生依賴,「每名士兵都應掌握最基本的滑雪技術,保證他們能連續不停地滑行10公里以上的距離,」赫爾塔多說,「另外,他們還要學會驅使耐寒牲畜為自己拖拽火炮、運送作戰物資。」


赫爾塔多指出,要讓士兵戰勝嚴寒,最重要的一點是督促他們鍛煉身體。不過,美國陸軍並不提倡類似冬泳、雪地伏卧等單兵耐寒訓練。美國陸軍士兵的防寒能力,主要是通過正確的著裝和及時的營養補充來實現的。據介紹,北方冬季訓練司令部特別為受訓士兵制定了寒區作戰著裝三原則:首先要確保內外衣潔凈、乾燥;其次穿著時要有層次,以便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第三要具備良好的透氣性且避免過分緊繃。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的「擴展型寒冷氣候士兵著裝系統」,這套服裝系統分為7層,通過搭配,可以讓士兵在-50℃的環境中保持體溫和戰鬥力。


北約:


依託挪威苦練「走打藏」

「在挪威最北部的科肯斯地區滿是積雪的樹林中,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幾個踩著滑雪板的人悄無聲息地從雪地上一閃而過,他們頭戴羊毛防寒帽,身穿偽裝服,手上是厚實的極地作戰手套,一頭鑽進茂密的叢林中……」這是挪威《世界之路報》記者對北約「寒區作戰卓越中心」訓練場景的描述。


「寒區作戰卓越中心」是北約成員國協調、組織和實施嚴寒條件下作戰訓練的專門機構,主要職責是讓成員國部隊具備在北極、近北極及其他寒冷地區執行軍事任務的能力,訓練的主辦機構通常是挪威冬季作戰學校。


《世界之路報》稱,挪威士兵對嚴寒條件和極端天氣習以為常,他們具備豐富的寒區作戰和生存經驗,讓他們擔當教官再合適不過了,連美國海軍陸戰隊也經常派員前來受訓。


據介紹,冬季作戰學校的訓練通常安排在每年年末和第二年的前兩個月。這是挪威北部最寒冷的時段,很適合進行寒區作戰訓練。在課程表上,最主要的訓練課目有3個,即「冬季訓練綜合課程」「雪崩預警課程」和「陸軍生存、隱藏和反擊課程」,另外還穿插嚴寒條件下的武器保養、安全路線選擇與導航、傷病防治、營養攝入、著裝防寒等內容,為的是讓受訓者學會如何在嚴寒地帶行軍、隱蔽和作戰。


荷蘭:

默契配合是第一原則


「非寒區國家」荷蘭近年來也開始重視部隊的冬訓工作,經常會派出皇家海軍陸戰隊前往挪威北部地區接受寒區作戰訓練。


荷蘭人認為,嚴寒條件下的宿營訓練極其重要,因為大部分凍傷是在睡眠時發生的。訓練中,班一級分隊通常會攜帶一頂保溫帳篷,每名士兵還配發有挖掘工具,用以挖掘雪洞進行露營。一般情況下,每2~3人挖一個雪洞,洞內可點蠟燭以提高溫度。如果積雪厚度不夠,士兵們還必須掌握伐樹搭建窩棚的技巧。專家會教授他們如何選擇搭建窩棚的地形、如何利用窩棚構建一處嚴密的防禦陣形,以及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點燃篝火。


皇家海軍陸戰隊的食物通常是隨身攜帶的高能量自熱口糧。荷蘭國防部新聞局在一篇介紹中說:在寒區,我們不提倡士兵練習捕魚、打獵、挖掘可食野生植物,因為在惡劣的條件下,大自然能夠提供的食物補給少得可憐。

一次冬季訓練野外拉練的行程通常為300公里,除了乘坐全地形車和雪地摩托之外,士兵們必須練習使用滑雪板。訓練中,荷蘭士兵尤其強調相互間的配合掩護。荷蘭國防部的訓練簡介稱:要穿好滑雪板得相互幫助才行,佩戴全套滑雪裝備時,立姿射擊是最常用到的,此時的班組掩護就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長途雪地行軍如果沒有團隊合作,就不可能達到快速、隱蔽的目的。


俄羅斯:


衣食住行都不能落


俄羅斯是最靠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寒區訓練是部隊的必修課目。《軍工報》稱,對駐紮在北部嚴寒地區的軍人來說,凌晨四五點被趕下床,赤膊衝進冰天雪地里跑步是家常便飯,有時還會忍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低溫,跳進冰窟「洗個澡」。


不過最近幾年,俄國防部開始重視單兵防寒裝具的研製和推廣,組建不久的北極部隊已率先配發了新型極地服裝。這套軍裝防雨防雪,並能抵禦每秒15米的極地疾風。設計時還採用了「模塊化」理念,服裝的不同部分承擔不同的功能,比如攜帶武器、盛放彈藥、防彈等,士兵可根據需要選擇穿戴的衣品。更重要的是,極地軍裝在設計上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能保證穿戴時仍有良好的機動性。


在飲食方面,俄國防部也專門研製了極地專用口糧。目前,俄軍標準單兵口糧每天能保證士兵攝取3000卡路里的熱量,而極地專用口糧每天能提供5000~6000卡路里的熱量。此外,在極寒地區執行作戰或訓練任務的士兵背囊中備有「極地加餐」,即「薩拉米」三明治(「薩拉米」是一種腌制肉腸)、特製的果蔬飲料以及高濃縮巧克力,在保證熱量的同時還能攝入足夠的維他命,以保護免疫系統。


據俄《祖國武器》雜誌報道,俄軍寒區訓練的另一個重要課目,是教會士兵們如何在-50℃的環境下加熱食物,他們通常會攜帶像玩具一樣的微型野戰食品加熱器。


另外,武器裝備也要接受耐寒訓練的檢驗。《透視俄羅斯》網站稱,俄軍(特別是北極部隊)所有武器都應具備在-50℃的低溫中正常工作的能力。去年2月,俄軍方與廠家聯合組織了一批車輛裝備,在-30℃的嚴寒中進行長途拉練,跨越2000公里的雪地和冰地後到達北冰洋沿岸,證明它們能夠在低溫、暴風雪(風速超過35米/秒)和深雪條件下正常工作。


有意思的是,2月23日是俄軍成立100周年紀念日,同時今年也是梁贊高等空降兵學校成立100周年。為了隆重慶祝這兩個節日,2月初,俄空降兵組織300名官兵開始了一場超遠距離滑雪行軍的壯舉,這在俄空降兵歷史上尚屬首次。滑雪行軍巧妙結合冬季時令特點磨礪意志,行軍所有路線長度加在一起超過了7000公里。10個參賽小組分別從各地出發,每個小組負責滑行一段,其中行軍距離最長的一段全長超過1300公里。2月23日,所有小組在梁贊州的波利亞納村鳴金收兵。在滑雪行軍過程中,空降兵官兵們舉行了約70項軍事愛國主義活動。


知識鏈接


面對冰雪嚴寒,各國軍隊在裝備使用和配備上講究可不少。


軍艦在冰面上怎麼開?


為保證軍艦能在冬季出航,海軍基地通常會選擇建在不凍港。其他情況就需要依靠破冰船來實現。現代破冰船已經能夠保障所屬艦隊在許多海域的結冰洋面上通行無阻,不僅軍事意義重大,在極地科考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核潛艇遇到冰怎麼破?


靠近極點的北冰洋海域,因為擁有連繫各大洲最短的弧線航線,是各大國戰略核潛艇的必爭之地。戰略核潛艇一方面需要在北冰洋潛航,另一方面需要在必要時破冰而出發射導彈,為此,核潛艇的指揮圍殼一般被設計得無比堅固,能夠在上浮中「頂開」浮冰。


士兵如何避免雪盲症?


將眼睛以下鼻部等塗黑、戴雪地護目鏡,都是避免雪盲症的方法。如果沒有護目鏡,還可以用紙片、木片和布條製作簡易裂縫護目鏡。


食品包裝袋也要偽裝?


雪地偽裝服一般不是全白的,而是帶有一些顏色圖案,這是因為雪地上往往會有露出來的石頭或落葉。食品的包裝袋最好進行掩埋處理,以防暴露行蹤。美軍還為寒區部隊配發了白色包裝的MRE自熱食品,以防過於鮮艷的包裝被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地聯合控邊列為立法選項
調查報告暴露美軍健康問題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