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時勢造英雄、處事有藝術的明君:郭威—《話說宋朝》聽書筆記

一個時勢造英雄、處事有藝術的明君:郭威—《話說宋朝》聽書筆記

最近,在聽喜馬拉雅上大宇茶館的大宇講述《話說宋朝》,為讓自己記錄下一個個令人難忘的人物,我計劃把故事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感悟都記下來,方便自己回味,也以免自己差勁的記憶,很快忘卻這些歷史長河中眾多的優秀人物,心生愧疚。當然,此記錄為個人對大宇故事中人與事的觀點和感悟,多有偏差,且可能帶有強烈的主觀偏見,故而溫馨提醒,筆記僅供娛樂,適宜一笑閱之。

今天要講的是《話說宋朝》前12篇印象深刻的人物—郭威,自己很喜歡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為人不錯、有勇有謀,為自己能當上皇帝創造了功績

當時,新上作皇帝是個青年小伙劉承祐,一心想自己迅速掌權,剷除前朝舊將勢力,所以排擠郭威,在有大將擁兵造反之時,小伙沒有去用郭威,而是派其它將領平反,結果打不下來。危難之際,皇帝小伙只好去請出老帥郭威出山,郭體現出了其高超的為人,他沒有計較之前對他的冷落,而是簡單明了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一切聽皇帝的。

之後,他的這次出山平反,又一次體現出其非凡的軍事才能,他沒有直接去攻城,而是在別人不解中一次又一次在城周邊築寨,令城中的反將心急火燎,每次都要出城毀寨,多次反覆長達近一年,城內的反將力量大為削弱。他正是通過這種沒有硬對抗的策略,讓自身軍隊傷亡最小,卻削弱對方力量,之後,他才主動發起進攻,一舉輕鬆拿下了城池。

總結感悟:

1、人要有寬容之心,能不計前謙才能做大事。

2、上戰場打戰,不是全靠蠻力,計謀更為重要,用最少的損失來獲得勝利,是最佳的策略。

二、被逼造反,計謀稱帝,通過沉穩的方式讓自己獲得人心、消除阻力,和平順利稱帝

感覺郭威真是不想謀反的,只是那皇帝小伙太急、太過了。在郭平反之後,小伙對其有忌憚、一直防著,所以適機把他支到了塞外對付契丹,遠離帝都,期間小伙開展動手清除舊勢力,突然粗暴地殺了三位重量級舊臣,同時也把手伸向了郭威,寫秘信讓人把郭也除了。獲得秘信之人王殷,偏向了郭威,他提前通報了郭威,郭這才沒辦法起兵謀反了。

這皇帝小伙會滅國,看來也是註定的,因為他太不了解人了,像郭威這樣的人他沒有看透,而是把他逼上了自己的對立面,而且在郭給其的秘信中,也沒有給郭與自己和好的機會,而是一併把郭的全家殺了個精光,讓郭徹底走上造反之路。

郭威順利攻下帝都後,他並沒有憑藉當前的大好勝利軍形勢,立即進入皇宮去奪皇權,也是做出令人意外的舉動,他不顧眾人的反對,反而是去與太后會面,約定另選劉氏皇族人選來當皇帝,自己去找了借口,帶兵出征遠離帝都了,這真是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接下來發生的事,才讓人獲悉其的計謀深遠,他需要獲得的是「人心。

首先,他帶領的軍隊,在行軍路中,手下兵將才意識到問題來了,因為如果郭不當皇帝,那麼他們必將會在日後的某一天被新上位的皇帝給滅了,誰叫他們是反軍呢,而且在他們攻進帝都那天,他們還放肆地燒殺搶掠了一翻,那裡可是帝都,那麼多原來皇親國戚的地方,仇恨已經結下了。所以,他們必須逼郭威稱帝,這也就有了著名的士兵兵變黃袍加身,郭威返回帝都汴梁,逼太后任他為「監國」,奪得國政。(這一黃袍加身的課,也是給趙匡胤上了一課,短短的11年後,在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趙匡胤自導自演了一部和郭威奪位情節幾乎一模一樣的劇本,而這次的主角卻是趙匡胤自己,他親手推翻了自己老上司建立的王朝。)

其次,他與太后達成的另選皇帝之策,最後公選出了劉氏家族中比較有實力的一位,也可謂找到了敵對方,該位人選家族也相信了,認為這樣的好事落到自家身上,自家強也應該啊,就連他身邊出來勸說講真話的大臣也被他給殺了,但事實其實也就是這位臣子所說的,他說郭有祚,是忌憚他們父子,不能把兒子送進虎口去,而應該趁郭威還有沒有太多人心、勢力也不大強時,發兵把郭滅了,通過自己的努力、軍勢力量來獲得江山,而不是去撿這個天下掉的餡餅。事實也正是這樣的發展,郭迅速稱帝,派人去把他兒子給攔下,讓他不能如期赴約去當皇帝。既然此人沒有按期到達帝都,太后也只能在逼迫下把劉氏天下讓位,順利和平地讓郭威成為新君了。

總結感悟:

1、識人要識心,根據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策略,如果強行來,必然逼人走上絕路,拚死一搏。

2、人要有清醒認識,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幸福是要靠奮鬥出來的,如果想不努力,就去接天下掉的餡餅,很有可能是跳到坑裡去的。

三、對於老友一再維穩妥協,當發現其越界後,重拳出擊也留有餘地,處理得無可厚非

王殷是他的好友,也是當年把秘信通報郭的人,所以也可以說是革命戰友,其後又在平定判亂中獲得軍功,其人在軍事方面也是頗有才能。但王殷的問題就是出在後面太過了驕橫了,總是要郭事事聽他的,郭為了交情及和諧穩定,一般情況都是順著他,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提出的不喜歡的人,也都一一按其意思,不重用了之類。但有一天,他提出的意見,越界了,他也沒有發現對方的沉默和不接受,而仍是在那裡一再強調,郭很是不樂意,但他沒有明確說,而是微笑地說:哥,今天是節假日,咱們不辦公,你說的事,等過了今天就按你說的辦好吧。第二天,郭就對他動手了,在朝堂之上,列出了他眾多劣績,把他降級處理了,居然,朝堂之上也沒有人出來為他說話的,說明這個人平時也是驕橫過了,也沒有什麼真朋友。說是朝堂之上,郭還流淚了,說明他也確實是逼不行已出手的,更獲得了大家的支持。他的重拳出擊,把好友給除了,但也是比較仁慈的,只是貶官外放,其實在古代,就這種事,直接要其命很正常啦。

總結感悟:

1、做人不能越位,不能因為與對方要好,就想著要讓對方完全按自己的意思辦事,一定要時刻認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明白誰才是真正是主事人,應當做與自己身份相符合的適當事,說適當話。

2、做事時要能察顏觀色,如果發現對方已經不認同了,還借著自己與對方的好關係,一意要求按自己的意見辦,不察顏觀色顧及對方的感受,則最終結果必會是獲得對方的反擊。

郭威立國後,治國有方、淡泊名利、平生節儉,在他的精心治理下,中國長期戰亂的局面開始轉向統一,開始顯露出民富國強的跡象,為周世宗也為趙匡胤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也看到柴榮的才華,所以把帝位傳給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其妻侄柴榮。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是唯一的,歷史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只可惜,這樣的人早早於五十一歲因病而逝,不能再譜寫更多歷史的篇章,憾!

附言:

不知不覺中,大宇茶館成為了自己日常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娛樂之一,大宇講得真是動聽,深入淺出,讓我對歷史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往課堂學歷史都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僅為一個個冰冷的事件記記背背而已,而大宇老師講的歷史故事卻讓人真正喜歡上了歷史,因為故事背後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生動鮮活的人,讓人更深深體會到以史明鑒的意義。

大宇,您太棒了,鐵粉KAKA在此為您喝彩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每個人的青春都有一條彎路
這兩款戰略轟炸機被中國十動然拒了,那麼它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