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火鍋燒烤吃上火?艾灸三個救急穴!

火鍋燒烤吃上火?艾灸三個救急穴!

艾灸,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一根艾條可治療400種疾病,不用打針吃藥,就能灸到病除!

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寒冷乾燥的冬季,南方人抱著電暖器和爐火取暖,北方人享受著屋裡給力的暖氣;此外,人們還愛在天冷的時候吃火鍋、羊肉等暖身食物,這些取暖方式其實很容易讓人上火。

五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冬季容易上火

原因一

氣候乾燥

冬季氣候偏燥,燥易生火熱。

原因二

偏愛暖氣

冬天,人們喜歡坐在開著暖氣的室內,再加上進食大量肉類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澆油」,使內熱不斷聚集。

原因三

運動量少

內經講「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人的整個生理機能處在代謝減緩吸收增加的狀態,人的運動減少,體內熱量相對增多。

原因四

喜好吃上火食物

冬天人們喜歡進食牛羊肉來禦寒,比如火鍋、燒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溫,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薑、枸杞、當歸等滋補品,可謂「燥上加燥」,人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不容易散發,容易導致上火。

原因五

工作壓力大

年末工作壓力加大,作息時間不規律,夜晚休息不夠、過度勞累,人的情緒變得煩躁、焦慮等也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冬季易生四把火

1.寒包肺火易感冒

冬季嚴寒,大家通常都只想到受寒了引起風寒感冒,其實很多感冒是「寒包火」,它是內熱犯肺再加上外寒束表引起的感冒。

有的人在燥熱的房間內坐很長時間,又不注意補水,還過食肥甘厚味,天氣雖然寒冷,但體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突然出門接觸冷空氣,一時適應不了,就會出現寒熱交加的情況而發生感冒,表面是受了寒,全身怕冷發熱,但又表現出口臭、便秘、咽喉腫痛、咳黃痰等上火的癥狀。

2.心火旺口舌生瘡

冬季氣候乾燥,若再一味吃補品或辛辣刺激食物,還可能引起心火旺盛,容易出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心煩、失眠等癥狀。

3.肝火大頭暈眼乾

夜間暖氣太足導致的睡眠質量不好或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都會使得肝臟不能休息,於是只好加班加點排毒,造成肝火旺盛,容易頭暈眼乾。此外,還可能有急躁易怒、兩眼發紅等癥狀。

4.胃火盛口苦便秘

酗酒,嗜食辛辣、油膩食物的人容易因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胃火旺盛。

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一定程度,就會變得什麼都吃不下。胃火大還有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結、便秘等癥狀。

因此,在寒冷季節,養生也不是一味保暖和補充熱量,還要適當「滅火」,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

降火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

多吃水果能去火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適量食用有益健康,但對於去火,有些水果則可能「火上澆油」。

以桃子為例,「桃養人」的說法古已有之,但需因人而異。桃子具有通便的作用,但桃子性溫,對於實熱體質者因上火引起的便秘、舌苔黃、口乾、咽喉疼痛等癥狀,不但不能去火,還可能加重病情。此外,橘子、荔枝、桂圓、石榴、椰子、楊梅等都屬於溫性水果,經常上火的人最好少吃。

誤區二

多吃苦菜能去火

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舒張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覺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吃些苦瓜、野菜,喝苦丁茶等苦味食物來下火。

實際上,這些苦味食物多適合瀉肝膽、胃腸之火,如果有喉嚨疼痛、口臭、眼睛發紅等癥狀,可以適當吃點「苦」;而對於口舌生瘡等心火癥狀則不適用。另外,吃「苦」也要適度,過多食用或食用苦味過重的食物,可能會損傷脾胃,引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誤區三

多喝菊花能去火

冬天天冷,很多人喜歡泡一壺菊花茶,一來取暖,二來去火。菊花茶不宜天天喝,虛寒體質的人若長期大量飲用菊花茶,會使體質越來越虛寒,免疫力降低

誤區四

多喝涼茶能去火

因為王老吉涼茶廣告,所有人都知道喝涼茶能去火。涼茶雖然成分不一,但主要是由金銀花、菊花、黃岑、荷葉、藿香等組成,屬寒性。

在濕熱的南方,喝涼茶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祛濕的功效;但對於平時體質較差或怕冷、脾胃虛寒等寒性體質的人來講,喝涼茶可能會加重狀況,導致胃疼、腹痛,甚至腹瀉。

常灸三穴位,輕鬆治上火

1.湧泉穴

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故名。

此穴有益腎、清熱、開郁之特效,因而被列入回陽九針穴之一。咽喉腫痛、頭痛、目眩、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風、高血壓、不孕、月經不調、陰癢等,常掐按此穴有很好的保健調理功效。

2.合谷穴

它位於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凹陷處,猶如兩山之間的低下部分,所以稱合谷穴,位於背部,在手背拇指、食指伸張時,在第1、2掌骨之中點,稍偏食指處。

疏風清熱,消炎止痛,醒腦開竅,通調氣血,可以降低血壓、鎮靜神經、調整機能,開關節而利弊疏風,行氣血而痛經清淤。

3.照海穴

照,照射也。海,大水也。本穴物質為水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比水形成為一個較大水域,水域平靜如鏡,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熱能而大量蒸發水液,故名。

通陰蹺脈,滋腎清熱,通調三焦,配神門、風池、三陰交,治陰虛火旺。

冬季降火食療方

1.冬瓜配紫菜

很多家庭最愛做西紅柿黃瓜片湯,其實冬季最好的湯是冬瓜湯,記得再加上蝦皮和紫菜,這兩樣來自海洋,補鈣降火效果好。

2.蘿蔔可兩吃

蘿蔔可以選擇便宜的、綠皮的、辣度高的衛青蘿蔔。衛青蘿蔔通便、暖胃,刺激腸蠕動,吃疙瘩湯的時候,加上一些特別提味。胳膊粗的白蘿蔔適合兩吃,能切片當水果,也可加冰糖上鍋蒸著吃。每周吃點蘿 卜,順氣、潤肺、通便。

3.銀耳白扁豆粥

白扁豆和銀耳也有補益效果,可以放進粥里,煮得糯糯的,這樣的效果最好。銀耳還有個外用的小藥方,就是煮的糯糯的程度,抹在腳後跟,可防乾裂。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帝內經養身智慧 的精彩文章:

年近80歲,臉上無半點色斑,原來「秘方」很簡單!
大年初八,送您6個字!字字值千金

TAG:黃帝內經養身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