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經故事文學遺產(一)

聖經故事文學遺產(一)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13:4-8

那時,金字塔已經有上千年歷史。巴比倫和尼尼微也成了兩大帝國的中心。尼羅河谷以及遼闊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早已充滿了大量密集的忙碌人群。有一支在沙漠流浪的小部族,因著自身的理由,決定離開他們沿阿拉伯沙漠的荒漠邊緣建立的家園,開始向北遷移,尋找更肥沃的田野。

這些流浪者,便是日後眾所周知的猶太人。數百年後,他們給了我們人類史上最重要的一本書: 《聖經》。再後來,他們當中的婦女有一人生了一位有史以來最慈愛也最偉大的教師。

不過,說來奇怪,我們對這個陌生民族的起源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卻在分派給人類擔綱的歷史裡扮演過最偉大的角色,隨後又離開了歷史的舞台,變成在世界各國中流亡。

因此,我在本章中要告訴你的,總的來說有些含糊,在細節上也不盡可靠。不過,眾多的考古學家正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忙碌挖掘著。隨著時間過去,他們所知的將越來越多。我將根據我們所掌握的一些事實,盡量提供各位一個可靠穩妥的解釋。

有兩條寬闊的大河穿流過亞洲西部。它們從北部的高山上發源,最終都流入了波斯灣。沿著泥濘大河兩岸而居的人民,生活愜意,也十分懶散。因此,無論是居住在北方寒冷高山地區的人,或南方酷熱沙漠地區的居民,都想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谷佔得一席之地。

無論何時,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離開老家,遊盪到肥沃的平原去。他們彼此交戰,攻打與征服對方,然後在前一個文明的廢墟上建立新文明。早在四千多年前,他們就建立了像巴比倫和尼尼微這樣的大城,把那地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人間樂園,其他地區的人民無不羨慕那地的居民。

不過,當你看地圖,你會發現,還有另一個強大有力的國家,也有數百萬忙碌的小農民在辛勤耕作。他們居住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國家叫埃及。在他們與巴比倫和亞述之間,隔著一片狹長的土地。許多他們需要的東西,只能從位於遙遠的肥沃平原上的國家購得。而許多巴比倫人和亞述人需要的東,也只有埃及才生產。

因此,兩國互通貿易,而通商往來的要道,就穿過我們剛才提到的那片狹長土地。

那片地區在古代有許多名稱。今天,我們稱它敘利亞。那地方山嶺低矮,谷地寬闊,樹木稀少,烈日烘烤著大地。不過,其間有些小湖和許多小溪,給陰鬱又單調乏味的岩石山丘增添了一道美好的景緻。這條古老的貿易要道所在區域,自古以來就有自阿拉伯沙漠遷徙過來的、不同的部族居住著。他們全都屬於閃族,說著完全相同的語言,拜著同樣的神衹。他們經常交戰,然後彼此立下和平協議,此後又打起來。

他們會竊取霸佔彼此的城市、妻妾和牲口,一般而言,在當地沒有比他們的意志暴力和刀劍武力更高的權威的情況下,他們的行為就是游牧部族會有的行為。

他們以一種含糊的方式承認埃及王、巴比倫王或亞述王的權威。當那些強大君主的稅官帶著全副武裝的隨員沿路而下時,那群爭鬧不休的牧民會變得十分謙卑。他們會深深哈腰鞠躬,自稱是法老孟菲斯或阿卡德王的忠順的僕人。

但是,當總督大人並他隨行的士兵一走,他們便故態復萌,部族間繼續打得不亦樂乎。請別把這些爭鬥太當回事,它們是古人能享有的唯一的戶外運動,通常損害也很輕微。再說,它也能讓年輕人保持強健。

即將在人類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猶太人,也是這麼起家的一爭吵、毆鬥、竊取霸佔那些試圖在貿易大道所在遊盪,地養家糊口的小部族。遺憾的是,我們對猶太人最初的歷史真的幾近一無所知。眾多學者做了許多學術上的猜測。

但是,貌似有理的猜測並不能填補歷史的空白。當我們讀到猶太人起源自波斯灣的吾珥之地,這記載可能對,也可能錯。與其告訴你們許多可能不對的事,我寧可什麼都不說,只提少數幾個所有歷史學家都同意的事實。

猶太人最早的祖先大概生活在阿拉伯沙漠中。他們在第幾世紀離開故居,進入西亞的肥沃平原,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他們遊盪了好幾世紀,試圖搞到一小塊為他們自己所有的土地,但是他們走過的路已經不可考了。我們同樣知道,猶太人在某個時期穿過了西乃山的沙漠,並在埃及居住了一陣子。

也就是從那時起,埃及和亞述的一些文獻,開始多多少少使《舊約》所列舉的一些事件清楚明白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淺論釣翁之意不在魚,漲知識,建議大家都看一下!
吳國滅亡之後,西施到底是死是活?

TAG:世界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