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走後,周總理寫輓聯,蔣介石題悼詞,紐約時報發專刊報道!

他走後,周總理寫輓聯,蔣介石題悼詞,紐約時報發專刊報道!

相約星期五,

每周人物第20期和大家見面啦!

今天的主人公,

活著的時候,地位高過市長;

離世的時候,無房無田,

口袋裡只有九塊六毛錢。

活著的時候,被人尊稱為國士,

偉大的教育家;

離世的時候,

卻只希望學生們稱他為一句校長。

他離世後,周總理寫輓聯,

蔣委員長題悼詞,

紐約時報發專刊報道!

他就是偉大的愛國教育家——

張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壽春,字伯苓,後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家,私立南開系列學校創辦者。西方戲劇以及奧運會的最早倡導者,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

一、軍人出身,教育救國

1876年,張伯苓出生在天津,最初的志願是成為海軍軍人,15歲考入北洋水師學堂。198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他和自己的17位同學,被派往北洋水師艦隊實習。

在威海衛的戰役中,他隨北洋水師艦隊迎戰,第一艘船隻剛出海,就被日方擊沉了。這個時候他只好「含恨飲淚」了,回歸自己的艦隊當中去了。他在服役的時候,也是見證了喪權辱國的場面,恨自己無能為力。

從威海衛中歸來之後,他義憤填膺,通透靈魂,認為自己在海軍中報國無望,毅然從軍中退役。

退役之後,他也是陷入了苦悶和迷茫,重新思考救國的道路。他意識到只有從教育入手,創辦新教育,造就新人才,才能自強自存,重振中華。

北洋水師艦隊官兵合影

「思想的武裝遠遠比武器裝備來得重要」!於是,張伯苓開始了他的教育救國的人生歷程。

二、缺錢,不代表缺氣節!

很多人詬病張伯苓,在於他為了辦學之銀錢而低頭。小編反對持有這種說法的人:生逢亂世,生存艱難,何況辦學?一己之力,教書育人,雖低頭,但不失節,實乃我中華國士!

教育救國需要辦學,辦學需要銀子。張伯苓不得不低頭,只得四處向富商大賈們「化緣」,卻屢屢吃閉門羹。

一次偶然的機遇,使得張伯苓結識了天津著名鹽商,直隸督撫學司嚴修嚴范孫先生。

張伯苓與嚴修

在嚴先生的幫助下,南開大學方能成立,從這一年起,南開大學校長,便是張伯苓最為珍視的身份。

津門故里

但好景不長,1921年嚴修破產,這對南開大學與張伯苓可謂是一記重鎚。

各種債主輪番來南開大學討債,張伯苓疲於應付,但又不能讓南開大學就此關門。於是張伯苓只得再次走出校門「化緣」,而這一次,他沒有遇到第二個嚴修。一時間,南開大學,變成了「難開大學」。

在這個時候,張伯苓做了一個讓全校師生嘩然、詬病甚至破口大罵的決定——接受軍閥的金錢!很多師生從感情和理智上都不能接受這一決定,因為軍閥的錢,充滿著骯髒,齷齪,血腥。

張伯苓回應道:「我是挑糞工,你們是鮮花,我只是在用糞水給鮮花做肥料。」

當然,年輕、衝動、不懂社會的學生並不理解張伯苓。

在這之後,南開大學持續了一段時間,但還是落入了難以為繼的日子裡面。這個時候,天津教會帶了大量錢財面見張伯苓,並且承諾只要南開大學成為了教會學校,就可以將錢財雙手奉送!

「謝謝,但是南開是我們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學校,就算再難,我也不會把它交給外國教會的。」原來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只是缺錢,但不缺氣節!

三、為國家培養了眾多的傑出人才

1923年,他建立了南開女中;1928年,他又興緻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對面,修建小學宿舍,設立了小學部;1927年和1932年,先後創辦了南開經濟研究所和應用化學研究所。

進而,形成了完整的南開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了眾多的傑出人才,也被學生們尊稱為「南開先生。」

五四時期,最著名的大學校長有兩位:北大校長蔡元培和南開校長張伯苓。蔡元培先生理論方面研究頗深,在實踐方面,張伯苓更勝一籌。

張伯苓的教育實踐,主要表現在他的戲劇教育、音樂教育、環境教育和體育教育方面。他先後留學日本、美國,在教育實踐方面中西結合,效果顯著。

在南開的學生當中,名人輩出,周恩來、曹禺、老舍、梅貽琦、吳大猷、范文瀾、熊十力等都是南開學子。即便日軍炸平了南開大學,南開依然屹立於世。

周總理說過:「張校長在他的一生中是進步的,是愛國的,他辦教育是有成績的,是有利於人民的。」

1949年,蔣介石先後催促張伯苓去美國、台灣。但張先生沒有去,張夫人直言:「我們哪裡也不去,他捨不得兒孫,更捨不得他的南開學校!」周恩來總理更寫信讓他留下。沒想到,這個抉擇卻造成他晚年的悲劇。

四、中國奧運第一人

此外,張伯苓還是「中國奧運第一人」。

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後,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感慨萬千:「這個首次在北京舉辦的盛會,將圓一個中國人———張伯苓先生一個世紀以前表達的夢想。」

因為張伯苓是最早將奧運概念帶入中國的先驅人物,正是他力促劉長春成為首個參賽奧運的中國人,也因此被譽「中國奧運第一人」。

南開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梁吉生說:「張伯苓與奧運的關係有七個『最早』,即最早提出中國要加入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最早倡導組織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最早創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最早奉派出席奧委會的代表,最早將奧林匹克教育引入課堂,最早促成中國奧運健兒參賽,最早發起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倡議。」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先生組織召開體育會議,提出申辦第15屆奧運會,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申奧活動。當時,他就預言:「奧運舉辦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

如今,這盛世如先生所願。今天是2月23日,老先生的忌日,願在天堂安好。

資料來源:南開大學(ID:nankaiuni)

本文編輯:小噴菇

轉載請標註來源:新財迷(newcaimi)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豪 的精彩文章:

中國快閃記憶體晶元不行?看吧,蘋果下單了
印度憤然拿下這一最牛世界紀錄,中國甘拜下風!

TAG:占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