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周恩來的老師、張學良的偶像,也是中國奧運之父,而他更大的功績是……

他是周恩來的老師、張學良的偶像,也是中國奧運之父,而他更大的功績是……

別看我是一隻羊,知道的故事多了去,咩~

徹底改變世界的七種武器|中國人的祖先,到底是誰?|同一種葯,殺死唐朝5個皇帝(含李世民)|大陸最後落網的國民黨將軍,逃亡過程比電影還離奇|訂閱後馬上看!

最近,大家的微博朋友圈應該都被韓國平昌冬奧會刷屏了吧。

除了在短道速滑上中國隊又被黑、集體食物中毒、中日韓三國網友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罵戰以外,更讓咩咩這個花痴少女關注的,當然是羽生結弦這位可愛又帥氣的小哥哥啦!

GIF

啊呸,其實咩咩更關心的,是咱們中國隊的表現啊!

中國人參加冬奧會的歷史其實並不長,直到1980年才第一次派出代表參加了第13屆冬奧會,斬獲首枚金牌是2002年的事情了。

相比之下,咱們參加夏季奧運會的歷史可久遠得多,早在1932年,短跑運動員劉長春就代表中國參加了洛杉磯奧運會,成為了中國奧運第一人。

而他之所以能參加,都應該歸功於一個人——張伯苓

01

張伯苓的頭銜有很多,他是中國奧運之父,最早將「奧林匹克」的概念帶入中國,最早發起申奧活動,也主導了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他是南開大學的創辦者,一手建立了整個南開教育體系,被尊為「中國現代教育的創辦者」;

他是周恩來最尊敬的老師,更是馳名中外的教育家;

此外,他還是西方戲劇和音樂在中國的最早倡導者、體育教育的先驅···

他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名譽博士,也是南開大學的校長,更是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可以說,一個讀書人所能到的巔峰,他都做到了。

但其實,一開始,張伯苓是一個軍人。

他出生在清朝末年,列強入侵、家國離散,有志青年無不思忖救亡圖存之道,15歲那年,張伯苓響應時代號召,考入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

他是航海駕駛班最好的學生,考試次次名列前茅,四年學成後,他被派往威海衛北洋艦隊實習。

北洋艦隊官兵

時值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在日本的堅船利炮下全軍覆沒,張伯苓雖未參與戰爭一線,卻親歷了受降儀式。

受降的場景讓這個初出茅廬的少年感到分外屈辱,更讓他滿懷激憤。

戰敗後,因為水師再無船隻,他閑居在家一年,娶了房媳婦,沒想到,這個媳婦久患癆疾,大婚五日後便去世了。

事業家庭的雙重打擊讓他幾乎要自暴自棄,好在一年後,他終於接到通知,被派往重新組建的同濟艦服役。

北洋艦隊時的張伯苓

本以為是事業的新起點,卻沒料到是又一重打擊。

1898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訂租威海衛專約》,張伯苓眼睜睜看著船艦上日本的太陽旗被降下,升上大清的龍旗,第二日又被降下,換成了英國的米字旗。

這算是清政府從日本人手中收回了失地,又拱手讓給了英國。

張伯苓看到了這一喪權辱國的場面,心灰意冷,認為海軍救國無望,申請退役,回家當了教書先生。

02

棄軍從文,他轉換觀念,認為「自強之道,端在教育」,立志「創辦新教育,造就新人才」。

回鄉教書的時候,他認識了當時天津有名的書法家嚴修,兩人志趣相投,開始了共同辦學之路。

當時那家只有6個人的私塾,便是後來享譽中華的南開大學的濫觴。

清末的私塾,雖也教授新式學問,卻依然以四書五經為主,張伯苓很不滿。

日本能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迅速強大起來,張伯苓認為與他們的教育分不開。

1903年,趁著學堂暑假,他東渡日本取經,極大地開闊了眼界,深受啟發。

回國後,他就和嚴修商量著,合併兩家學堂,成立「私立中學堂」,也就是南開學校的前身。

嚴修與張伯苓

1917年,張伯苓又前往美國考察,回國後著手開辦南開大學。

但辦大學與辦中學堂不同,這需要一大筆經費,張伯苓白手起家,經過多年發展,雖已成為了天津小有名氣的鄉紳,但籌措一所大學還是遠遠不及的。

為了籌錢,他一點一點地去募捐,到處舉行演講、義賣,甚至因此得了個「化緣和尚」的外號。

天津的鄉紳們一看到他,就要開玩笑:「張校長又來要錢了。」

但張伯苓並不以為意,他說:「「我雖然有時向人請求捐款時,被拒之門外,的確有辱顏面,但我並非乞丐,我是為興辦教育而化緣,並不覺得難堪。」

功夫不負有心人,1919年,南開大學終於開辦,當時北京、上海的新式學校都只開設文、史、法等科目,南開大學卻學習西方大學,特設理科和商科。

南開早期建築

時局動蕩,連國立燕京大學都因資金缺乏付不出教師薪資,難以為繼,南開大學卻憑著「化緣校長」一趟趟出入教育部大廳、一家一家敲開鄉紳的大門、一場又一場的募捐演講,獲得了資金,陸續開辦了南開女中、小學部和重慶分校。

「南開,難開,越難越開。」這是張伯苓的口頭禪。

張學良

03

張伯苓能辦成南開,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張學良。

據說,兩人相識於張伯苓的某次演講。

那次演講的主題是「中國之希望」,張伯苓年屆四十,口若懸河,慷慨激昂。

「每個人都要自強,只要人人有了自我,中國就亡不了···」

這番演講詞在聽眾席上爆發陣陣掌聲,也鼓舞到了台下坐著的張學良。

那時,張學良還是僅有16歲的翩翩少年,家世顯赫、人人追捧,但他卻陷入無端的愁苦煩悶之中,用現在偶像劇的套路,就是「我雖然有錢又有權是個高富帥,家裡有皇位等著繼承,但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張伯苓的那句「中國不亡吾輩在」,一下子就敲響了張學良腦海中的一根弦,撥雲見霧。

多年以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半生再被放出,面對記者提問「先生在年輕時受誰的影響最大?」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張伯苓先生!」

那次演講後,張學良和張伯苓相識,兩人竟相當契合,成了忘年交。

張伯苓要辦南開,張學良不假思索就掏出20萬銀元,後來又不斷捐資,甚至將東北軍在天津小站營地的千畝稻田交給張伯苓出租,租金全歸南開辦學。

後來,張伯苓又幫助張學良成立東北大學,推薦得意門生任教、將得力助手借給張學良辦校。

由於東北大學多方面學習南開經驗,效果卓著,瀋陽媒體報道:「南開精神已由白河之濱移來遼河之濱了!」

04

在教學理念上,張伯苓總是獨樹一幟。

他極力提倡素質教育,在音樂、戲劇、體育上全面發展,尤其看重體育。

還在辦私塾時,他就很看不慣士大夫那種寬袍孱弱的樣子,他搬來兩把木頭椅子,當中放根長棍,讓學生練習跳高。

後來辦了學校,有了設備,他更加重視體育鍛煉,曾說:「不懂體育者,不可以當校長」

當時很多有識之士都在尋求富強救國的辦法,有人提出了「強國必先強種」的理論,搞西方種族優越論。

日本就是這樣,「文明開化」提倡日本女人和白人男子結合,改良黃種人的基因。

張伯苓卻認為,「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他認為,近代中華民族之大病有「愚、弱、貧、散、私」五端,其中「弱、散、私」三病均可通過體育來根治。

張伯苓在校運會上

因此,無論南開的教育經費如何捉襟見肘,體育上的投入永遠是最大的。

上世紀20年代中期,南開在校生不過千餘人,卻有15個籃球場、5個足球場、6個排球場、17個網球場、3處器械場,以及兩個4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

每天下午三點半以後,就是雷打不動的體育課,所有的學生都要到操場集合鍛煉,考試不及格的人還要「特訓」。

無論學生的學業有多優秀,體育不合格,都沒法畢業。

正因為對體育的重視,也讓張伯苓對奧林匹克格外關注。

早在1907年,他就在學堂運動會上發表演說:「此次運動會的成功,使我對吾國選手在不久的將來參加奧林匹克運動充滿了希望。」

他還參與創建了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亞運會前身),促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洲際競賽;

他發起創建的發起創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標誌著中國正式成為國際奧委會大家庭的一員;在1945年,他還參與發起了中國人舉辦奧運會的活動。

劉長春

在中國的奧林匹克道路上,最不能忽視的便是劉長春代表中國參賽,張伯苓說服了國民政府,並親自替劉長春向國際奧委會報名(張學良在此事中也出力不小)。

雖然劉長春並沒有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取得名次,但這是中國人向奧林匹克邁出的第一步!

劉長春出征歸來,張伯苓懸腕提筆,激動寫下:「智力競新,強國之鑒」!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感慨道:「這個首次在北京舉辦的盛會,將圓一個中國人——張伯苓先生一個世紀以前表達的夢想。

05

除了體育,他對學生的其他素質教育也非常關注,尤其看重人格教育。

有一次,他看見一名學生吸煙,連手指都被熏得焦黃,可見是個老煙槍,於是出言批評。

那名學生卻反駁道:「先生你不也抽煙嗎?怎麼說我呢?」

張伯苓沉思後,說:「你的問題提得很好,現在我宣布馬上戒煙。」併當即折斷了隨身攜帶的煙桿。

從此以後,南開的學生,再沒有吸煙的,張伯苓也終身不再吸。

有這樣以身作則的校長,學生想不成材都難。

平時,張伯苓就很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剛開始辦學堂的時候,他很愛叫學生去家裡吃飯,順便顯擺夫人(續弦)王氏的手藝。

南開中學辦起來後,學生越來越多,他心痛地大喊:「家裡都被你們吃空了!」

等到大學落成,他就再也不提請吃飯的事兒了。

張伯苓的學生中,有一位不能不提,那就是周恩來。

周恩來(前排左一)在南開中學課堂上

周恩來剛剛考入南開中學時,不過是個清貧小子,張伯苓主動免去他的學雜費,還關照他做一些抄寫、鐫刻的雜事掙零花。

周恩來常去張伯苓家中,兩人對坐長談,唾沫橫飛;在學校,張伯苓又引導他參加曲藝社,廣交好友,陶冶情操。

可以說,張伯苓對周恩來一生價值觀的養成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兩人相交近40年,於私,是師生情誼;於公,屬團結統戰範疇。

南開時期的周恩來

解放戰爭後期,張伯苓任南京國民政府的考試院院長,深居簡出、苦悶至極,周恩來特地請友人關照他的安全。

在蔣介石的多次相邀下,張伯苓決定去往台灣,是周恩來寫了一封簡訊:「老同學飛飛不讓老校長動」

「飛飛」是周恩來在南開上學時使用的筆名,這封信,打的是感情牌。

張伯苓接到信後,立刻拒絕了蔣介石同趟飛機去台灣的請求,留在大陸。

06

在南開,張伯苓有個外號,叫「巍巍大校長」,不但是因為他身材高大、聲音洪亮,更因為他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然而,這位巍巍大校長也有受人質疑的時候,1924年,南開學生寧恩承在校報上發表《輪迴教育》的檄文,批判張伯苓泥古不化、脫離實際。

原來,當時南開學習西方教育體系,老師大多有留洋背景,教材也有很多是英文,連解剖的蚯蚓都要從美國進口,全盤西化,寧恩承寫道:「學問嗎?什麼叫作學問!救國嗎?這樣便算救國嗎!」

風波越來越大,不滿的呼聲越來越高,師生矛盾尖銳,張伯苓調解不開,竟然打算撂挑子不幹,辭了校長之位。

學生這才慌了,很快做出了讓步。

事後,張伯苓也反思了自己,「此種教育既非學生之需要,復不適於中國之國情」,決定改革,辦「土貨的南開」、「紮根本土實際」。

知錯就改,虛心接受學生的聲音,這又是他品格高潔之處。

南開從創辦伊始,就是為了「救國圖存」,時局在變,辦學方式也要跟著變,唯一不變的,是那顆救國愛國的赤子之心。

七七事變後,日軍對南開校園輪番轟炸,將諾大的學校變成看廢墟,大學部遷往長沙,後又和清華、北大組成西南聯大。

張伯苓與西南聯大師生

張伯苓說:「只要國家有辦法,南開算什麼?打完了仗,再辦一個南開。」

抗戰勝利後,在南京的某次沙龍上,主持人對張伯苓說:「在被立案懲處的漢奸之中,沒有一個是戰前的南開學校畢業生。」

他笑答:「這比接受任何勳章都讓我高興。」

有什麼樣的老師,自然教得出什麼樣的學生!

新中國成立後,張伯苓毅然選擇留在大陸,蔣介石親自登門請他去台灣,他說:「我不願離開南開學校」。

這所學校,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更是他一腔赤子熱血的化身。

1951年2月23日,張伯苓中風逝世,享年75歲。

他的遺囑中寫道:「無限光明遠景,余將含笑九泉以待之。

今天,是老先生逝世67周年忌日。

南開系列學校歷經百餘年風雨,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驕子;

中國奧運之路輝煌璀璨,年年佳績、世界矚目;

富強康樂的新中國正昂然挺胸,無人敢再稱東亞病夫,

這盛世,正如您所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咩咩文摘 的精彩文章:

如來的乾爹有啥了不起?佛門傾巢而出,只為逮捕他!

TAG:咩咩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