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溫馨提示:本文約5800字,配圖18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跨越怒江,向盤踞滇西的日軍展開反攻。6月,遠征軍左翼第11集團軍奉命向龍陵發起進攻。根據計劃,該集團軍以一部兵力攻擊固守松山的日軍。新28師苦戰一月,進展不大,傷亡不小,喪失進攻能力,被迫由遠征軍預備隊第8軍接替進攻,慘烈的松山戰役漸入高潮。

突破滾龍坡

接替新28師的第8軍可是一支頗有背景的部隊,該軍下轄榮譽第1師、第103師和第82師,軍長何紹周是軍政部長何應欽的侄子。榮1師是以抗戰初期負傷後歸隊的老兵組成的榮譽部隊,是國民黨軍中公認的王牌,第103師是何紹周一手帶出來的貴州子弟兵,第82師的官兵也多是貴州人,而榮1師里也有不少貴州籍老兵,因此第8軍可以稱得上是何應欽的看家部隊,自然各方面都頗受優待,戰鬥力較強。第8軍官兵接替新28師時頗有些傲慢,甚至有人認為「新28師垮得好,不垮顯不出第8軍的強大」。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中國遠征軍第8軍軍長何紹周(左)和副軍長李彌(右),他們兩人指揮了松山戰役的主要進攻作戰。

第8軍軍長何紹周於7月1日抵達松山前線,但他手裡的部隊還不足一個團。在接到命令時,該軍部隊還分散各處,第103、82師還在怒江東岸,榮1師的榮1團、榮2團(欠一個營)已經開赴龍陵前線,榮3團第3營奉命守衛後方機場,眼下抵達前線的僅有榮3團第1、2營及部分軍直屬部隊。有鑒於此,負責江防的第82師第246、245團奉命緊急渡江趕赴松山,原計劃前往龍陵的榮2團第3營也調頭前往松山,何紹周命令各部在三日內集結完畢,預定7月5日發起進攻。

7月4日,第8軍與新28師接防完畢,部署在怒江東岸的重炮及前推至竹子坡的山炮開始對松山實施炮火準備,設在陰登山的炮兵觀察所負責修正炮火。7月5日拂曉,第8軍以榮3團1、2營和第246團為主攻,在炮火掩護下向松山主陣地的子高地發起進攻,雖然一度佔領前沿陣地,但在日軍火力殺傷和凌厲反擊下被擊退,傷亡甚重!在當天的戰鬥中湧現出一位英雄:榮3團第1連上士號長楊敬財在部隊遭火力阻擊,出現潰散跡象時,吹響衝鋒號,鼓舞了士氣,並帶頭與日軍展開肉搏。在後方觀戰的長官及美軍顧問目睹了楊敬財的壯舉,並在戰後報請軍長將他破格提升為上尉。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1944年7月,第8軍第103師的官兵們準備向滾龍坡陣地發起進攻。

首次進攻受挫讓何紹周認識到攻取松山絕非易事,他下令各部休整,並召集營以上軍官開會,研究作戰方案,最後得出結論:松山主陣地工事堅固,炮火難以破壞,且夾叉火力嚴密,突破困難,而松山南面的滾龍坡位置相對突出,地形上利於步炮協同,因此決定以滾龍坡為攻擊突破口,此後再未改變,這是整個松山戰役中最重要的決定。

在確定突破口後,何紹周於7月7日組織了第二次進攻,以第246團主攻滾龍坡,第245團、榮3團在北面、東面發起牽制進攻,各個攻擊方向均遭日軍猛烈火力阻擊,傷亡很大,未能取得任何進展。7月8日,第103師第307團抵達松山,並作為主攻於7月12日登上滾龍坡,首次攻擊就損失軍官10人,士兵199人!次日苦戰繼續,頻頻爆發近身肉搏,雙方均有重大傷亡。遠征軍依然未能取得突破,僅有的戰果是佔領了滾龍坡西南的高地,但損失兵力達一個半營!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被日軍埋在滾龍坡陣地上作為火力點使用的蘇制T-26坦克,是日軍在1942年繳獲的戰利品。

三戰三敗讓第8軍上下真正意識到此戰難以速勝,何紹周擬定了「先行軟化、再行攻略」的方針,要求各部穩紮穩打、寸土必爭,強調火炮前移,實施近距離精確射擊,加強戰前準備,通過挖掘交通壕接近日軍陣地,以縮短衝擊距離,減少傷亡。他還考慮到作戰的持久性,要求各部注意儲備彈藥。何紹周還向全軍聲明:不拿下松山絕不剃鬚理髮!

經過一周的精心準備後,第8軍集中火炮於7月20日開始對松山實施了為期三天的炮火準備,發射炮彈上萬發,滾龍坡的多處日軍堡壘被炸塌,野戰工事也大部被破壞。7月23日下午14時,第307、308、246團及榮2團第3營的官兵們從隱蔽處一躍而出,開始向滾龍坡發起總攻擊,各團團長、副團長均親臨一線督戰。遠征軍官兵以衝鋒槍、手榴彈、刺刀、火箭筒、火焰噴射器與日軍展開近戰,甚至與敵同歸於盡,雙方反覆拉鋸,戰況慘烈。戰至7月25日,滾龍坡的丙、丁、庚高地被攻克,但攻擊部隊損失約5個營。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今日在松山上殘留的交通壕遺迹,儘管戰爭已經結束70多年,但松山當地仍可以看到很多戰地遺迹。

從7月26日開始,松山地區連日大雨,攻勢趨緩。7月31日,第308團依靠對壕作戰奪取了滾龍坡戊高地。8月1、2日,滾龍坡上的死斗達到了高潮,遠征軍炮兵在霧氣的掩護下將火炮推進到距離日軍堡壘僅有100米處,以大炮拼刺刀的戰法摧毀日軍火力點,為步兵打開通路。在戰鬥最後階段,第246團突擊隊衝上高地,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拼刺技術過硬的日軍漸佔優勢。正在觀戰的何紹周目睹此情形,果斷下令炮兵開炮,正在廝殺的雙方士兵均被炮火吞噬。正是通過這種決絕的方式,遠征軍最終攻克了滾龍坡陣地,取得了松山戰役開始以來的第一個關鍵性勝利。觀戰的美軍顧問評論道:「這不是戰爭,這是兩個東方民族之間的血親仇殺!」從7月2日到8月2日,第8軍先後向松山發動五次進攻,在戰史上就是十戰松山中的二戰至六戰。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在戰鬥中負傷的中國遠征軍士兵,由美國隨軍記者拍攝。在松山戰役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

子高地大爆破

對日軍來說,滾龍坡失守意味著松山主陣地南翼暴露,將面臨遠征軍來自東南兩個方向的直接進攻。經過兩個月的苦戰,松山日軍已經陷入絕境,可作戰人員僅剩200餘人,很多輕傷員也被派往前沿,給養短缺,彈藥匱乏,雖然日軍飛機多次冒險空投補給,也是杯水車薪。8月3日,真鍋大尉向松井聯隊長發報稱,聯隊軍旗已經取下,旗杆燒毀,旗冠深埋,已經做好銷毀軍旗的準備,對於日軍而言「軍旗奉燒」意味著已到最後關頭。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今日松山上殘留的日軍暗堡的遺迹。日軍依託堅固陣地頑強抵抗,戰鬥異常慘烈。

攻克滾龍坡後,遠征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松山主峰,也是日軍的核心陣地,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共8個高地,其中以緊鄰陰登山的子高地最為關鍵,該高地堡壘極為堅固,在遭到反覆炮擊和空襲後依然損傷甚微,遠征軍曾4次攻上高地頂部,均因為日軍側射火力猛烈而無法立足。既然強攻無效,只能智取,遠征軍決定採用「坑道爆破法」克之,即挖掘坑道至高地底部,填充炸藥引爆,將堡壘徹底顛覆!此法可謂松山戰役中最具創意的戰術構想,但究竟何人首倡並無定論,一說是7月29日調來松山前線的第8軍副軍長李彌,一說是第82師副師長王景淵,還有說法是第8軍的美軍顧問。「坑道爆破法」得到軍長何紹周的贊同,從8月3日開始,第8軍工兵營及下屬各師的工兵連就在子高地東側開始掘進。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1944年6月,中國遠征軍美軍顧問團團長弗蘭克·多恩准將(左二)和中國官兵一起乘橡皮舟渡過怒江。美軍顧問在戰役技術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掩護坑道作業,第8軍各部向松山主峰各堡壘實施牽制性進攻,為後續攻擊奪取有利位置,其中以8月7日的攻擊最為慘烈,參與進攻的營連均損失慘重,榮2團第3營僅剩18人,第246團第1營僅有8名士兵退回出發陣地。第8軍在松山鏖戰一月有餘,先後投入5個團,如今能夠作戰人員僅剩一個團,不得不從炮兵及後方單位中抽調人員,拼湊了兩個營的兵力補充到一線,同時第8軍請求上級將在後方擔負保衛任務的榮3團第3營和第309團儘快調往松山。

從8月3日到8月19日,子高地東側的坑道作業持續了整整17天,數百名工兵分為兩班,晝夜不息。他們從距離堡壘約150米處的山坡開始挖掘,首先向上挖掘四條平行的交通壕,每條深1.8米、寬1米,至12日已經掘進120米,此時由終端挖掘橫壕,將交通壕兩兩聯通,再從橫壕處向山體內挖掘坑道,從13日至18日,完成2條長30米的坑道,隨即開掘葯室,至18日午夜工程完畢,立即開始裝填炸藥。在美軍顧問的協助下,第8軍已經從後方運來大量炸藥,共裝填了120箱TNT,計3000公斤,並安裝了電氣和緩燃導火索兩套點火裝置,坑道土方回填作業於19日下午完成,所有爆破準備工作就緒。在作業期間,日軍已有察覺,不時投彈射擊阻撓施工,有8名工兵官兵傷亡。同時,日軍還在內部挖掘坑道,試圖阻斷我方坑道,但未能得逞。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工兵使用的0.5磅TNT炸藥。在子高地大爆破中,美軍提供了3000公斤TNT炸藥。

8月20日,陰雨連綿的天空突然放晴。按照計劃,遠征軍炮兵先對松山主峰進行例行炮擊,然後由榮3團發起佯攻,意在將更多的日軍吸引到子高地,以達成最大殺傷效果。當天,遠征軍總司令衛立煌、第11集團軍司令宋希濂等一干高官都蒞臨竹子坡指揮部,準備觀賞一場好戲!引爆時間預定在上午9時,由於佯攻部隊過於逼近,撤退不及,推遲到9時15分。點火位置在距離子高地500米的榮3團指揮所,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居然布置了10部點火器!

隨著何紹周下達了起爆命令,幾名點火手一齊按下機關。幾秒鐘後,大地連續顫動了幾下,只見子高地的大型堡壘被一股來自地底的力量托起數米高,然後歪向一側倒塌了,同時一股濃重的煙柱從高地頂部騰空而起,日軍的殘肢斷臂、斷裂的樹榦、變形的汽油桶和破碎彎曲的槍炮等都漫天飛舞,伴隨著悶雷似的響聲。煙柱足有一兩百米高,似乎凝固在空中,久久不散。那一刻,整個松山前線歡聲雷動,大家高呼口號,相互擁抱,淚流滿面。直到許多年後,參加過松山戰役的老兵們都認為爆破子高地是他們一生中最感光榮和自豪的時刻。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這幅模糊的照片記錄了1944年8月20日上午子高地大爆破的壯觀場面。

在爆音未落、濃煙未散之際,榮3團的突擊隊就吶喊著急速衝上高地,將軍旗插上山頂。爆炸在子高地頂部留下了兩個直徑30~40米、深15米的漏斗形大坑,大坑周圍散落著日軍的屍體和各種軍用物資,意外的是遠征軍士兵們還在浮土中挖出5名被震暈的日軍士兵,這是松山之戰中首次生俘日軍,除此之外的數十名日軍官兵盡數斃命!不甘心失敗的真鍋大尉組織殘餘兵力在8月20、21日連續實施夜襲,竟一度奪回了子高地。第82師副師長王景淵以重金組織敢死隊,拼力反擊,直至22日才最終牢牢佔據了陣地。戰至此刻,日軍守備隊沒有受傷的戰鬥人員僅剩100餘人。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這是松山戰役結束一個月後,美軍記者在子高地上拍攝的爆破現場,仍然可以看到彈坑邊散落著日軍工事的建築材料。

8月24日,第309團全部抵達松山前線,這是第8軍最後的生力軍了。在此後幾天里,第8軍一直忙於調整部署,何紹周決心以第309團為主攻最後解決松山戰鬥。在戰史上從8月3日到27日的戰鬥為十戰松山中的七戰和八戰。

十盪十決

攻克子高地可謂松山戰役的轉折點,遠征軍在日軍核心陣地上撕開了一個缺口。從8月28日開始,第8軍統一部署,按照各團的現有戰鬥力量分別指定攻擊目標,對松山主峰展開全面進攻,而最難啃的骨頭自然留給了新上陣的第309團,該團主力從子高地北側向丑、寅、卯及5號高地實施攻擊,其中尤以攻克寅高地的戰鬥最為艱苦。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中國遠征軍士兵通過修復的惠通橋前往怒江西岸,投入進攻松山的戰鬥。

寅高地是炮兵第3大隊指揮部所在地,日軍最高指揮官金光惠次郎少佐就坐鎮於此,工事也最為堅固。8月29日上午,第309團第3營以前日佔領的丑高地為依託,向寅高地展開進攻,佔領表面陣地,但隨後遭遇日軍頻頻反擊,雙方反覆拉鋸。從當日午後開始直到次日拂曉,寅高地上始終激戰不休,第309團多次增兵以鞏固陣地,而日軍也組織反撲達十餘次,雙方爆發白刃戰。到8月30日天明時,第3營清點人數發現已傷亡200餘人,多數死於刀傷、刺傷,可見日軍刺殺技能之強悍。從8月30日至9月1日,遠征軍官兵使用火燒、爆破、填埋等各種方法逐個清除日軍據點,最終將松山主峰各高地全部攻克,殘餘日軍只能退往松山北側的黃土坡陣地及半山腰的數個孤立據點做最後的頑抗,而且在已經佔領的陣地上也有不少至死不降的日軍士兵潛伏在暗處打冷槍,肅清極為困難。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一名遠征軍士兵站在被繳獲的日軍火炮上,看著地上倒斃的日軍。

值得一提的是,金光少佐在8月29日當天因為掩體被炮彈轟塌而遭活埋殞命,為了不影響士氣,真鍋大尉封鎖消息,依然以金光少佐的名義發布命令和上報戰況,直到戰役的最後一天才報稱金光陣亡,後來金光惠次郎被特晉二級軍銜為大佐。迫於戰況危急,真鍋大尉於8月30日向第56師團司令部發出求援電報,然而在騰衝、龍陵等地與遠征軍鏖戰的日軍已經沒有餘力挽救拉孟守備隊的厄運了。

從9月2日開始,松山戰役進入最後階段,也就是十戰松山的最後一戰,然而與通常戰役尾聲階段秋風掃落葉的情形不同,松山之戰的終結時刻依然充滿了殊死搏鬥和壯烈犧牲。即使已經陷入絕境,日軍官兵依然抱著為天皇效命的愚忠心態頑強戰鬥至一槍一彈,對於中國遠征軍而言,只要不擊斃最後一名日軍就不能宣稱勝利。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1944年9月,一名遠征軍士兵手持M1卡賓槍看押兩名在松山被俘的日軍士兵。

在黃土坡的激戰中,3號高地成為焦點,這裡是日軍的重炮陣地,工事完備,火力熾烈,而攻克3號高地的任務又落在已經損耗過半的第309團肩上。該團曾在9月3日中午佔領高地一角,但在夜間遭日軍反擊而丟失陣地,經上報後竟引起上峰震怒,下令將團長撤職,限時反擊!9月4日,第309團全體集合,尚有400餘人,3個營長全部負傷,代理團長將余部編成9支突擊隊,另選150名敢死隊員,每人發放賞金2000元,作為攻擊先鋒,於當日午後向3號高地發起決死衝鋒。日軍拚死頑抗,甚至將安裝了引信的炮彈直接丟下山坡,造成不小的傷亡。3號高地的激戰一直持續到5日拂曉,第309團在榮3團一部的支援下擊退日軍逆襲,在3號高地上站穩了腳跟,此時全團能戰鬥人員僅剩20餘人,團長、代理團長均負傷後送。

9月7日,松山血戰迎來了終點。日酋真鍋大尉開始做覆亡前的最後準備,他下令向重傷員和朝鮮慰安婦發放毒藥自盡,一些傷兵不願服毒,以手榴彈自爆。真鍋還安排炮兵中尉木下昌巳等3名日軍換上便裝,於7日凌晨逃離松山,帶著自己的絕筆信向松井聯隊長報喪。最後,真鍋將軍旗纏在腰間,獨自離開掩體,消失在戰場上,他很可能在隱蔽處將軍旗焚燒後自殺。在這一天,殘存的日軍或以各種方式結束生命,或想方設法尋路逃生,到黃昏時分,一輪夕陽照耀著遍地焦土的松山,與稀疏的槍聲、低沉的哽咽共同襯托出一幅悲壯的圖景。當戰鬥勝利的消息傳到第8軍指揮所,已經代替何紹周指揮的李彌呆坐在一塊石頭上沉默不語,熱淚奪眶而出,滾下臉頰……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第8軍圍攻松山作戰經過要圖,引自《1944:松山戰役筆記》。

血色榮光

從1944年6月4日到9月7日,松山戰役持續95天,日軍拉孟守備隊自金光惠次郎少佐以下1250人被殲滅,約35人潛逃,15人被俘,日軍苦心經營兩年的松山要塞被徹底摧毀,山下的滇緬公路得以恢復通車,使遠征軍的後勤補給得到極大改善,有力推進了滇西反攻的進程。在松山光復之後僅一周,遠征軍即攻克騰衝,11月3日收復龍陵,至1945年1月已經解放全部滇西國土,並於1月27日與駐印軍在芒友勝利會師,實現了打通中印交通線的戰略意圖。

松山之戰的勝利是中國遠征軍付出巨大犧牲獲得的,在近百天的戰鬥中,遠征軍先後投入1個軍、4個師、約10個步兵團及配屬炮兵、工兵部隊,並得到美國第14航空隊的有力支援,參戰兵力約2.5萬人,傷亡、失蹤7763人,其中陣亡約4000人,敵我傷亡比達1∶6,參戰各團均大幅減員,剩餘兵力甚至不足一個連,營連級軍官陣亡率高達60%!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今日位於雲南省龍陵縣松山戰役舊址的遠征軍紀念雕像群,於2013年9月落成。

中國遠征軍在兵力20倍於敵並擁有裝備和火力優勢的情況下,何以出現如此慘重的傷亡?究其原因,從日軍方面分析主要有兩點:一是松山陣地工事堅固、布局合理、火力配置完備;二是日軍官兵戰鬥素質優良、意志頑強、獨立作戰能力強。從遠征軍方面分析則教訓深刻:首先,敵情判斷不明,未作認真偵察;其次,逐次投入兵力,形成添油戰術;再次,官兵訓練不足,對於新式武器操作不精;最後,各級指揮官缺乏指揮攻堅作戰的經驗,不善於多種火力的配合運用,只知道盲目硬拼,造成重大傷亡。

雖然松山之戰在戰術上遠非完美,卻足夠悲壯且意義深遠,這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首次對設防堅固的日軍部隊達成徹底的殲滅戰,戰後自軍長何紹周以下多名參戰軍官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主攻部隊第103師被國民政府軍政部授予飛虎旗,以示褒獎,遠征軍將士那奮勇爭先的英雄氣概和不計生死的犧牲精神當為後人所崇敬和緬懷,他們殺敵御辱、收復國土的功績也將永載史冊!(續完)

十戰松山:1944年滇西反攻之松山戰役(下)

■ 今日的松山戰役舊址已經成為雲南省的重要文物保護單位,讓更多後人能夠了解遠征軍光復國土的功績和巨大的犧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崎峻軍史 的精彩文章:

Do 335戰鬥機的操作性好嗎?如果量產能對付美國轟炸機嗎
除了不能跑敢於大和決雌雄我就是水泥戰列艦

TAG:崎峻軍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