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餃子吃出健康來

餃子吃出健康來

餃子的營養特點

俗話說,「年飯尤數餃子香」,餃子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代表食品,春節全家團圓吃餃子的習俗源遠流長。

作為一種帶餡麵食,餃子的特點是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健康美味,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葷菜,又有素菜:麵粉做的皮,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作為餡料的大白菜、西葫蘆、茴香、韭菜等蔬菜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含量豐富;豬肉、牛肉、羊肉、魚蝦、雞蛋可補充優質蛋白質。煮、蒸餃子是水(汽)為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在100度左右,做熟食物的同時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並芘等強致癌物,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於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過多。

餃子還有個特點是容易消化,老少皆宜。餃子用各種肉類、蛋、魚、蝦和時令新鮮蔬菜做餡,一般都剁得很精細,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胃口需要。家人團聚,有時候還喜歡多做幾種餡,對於攝入不同營養素更是錦上添花。

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不但使機體得到了均衡的營養補充,還帶來了家人共同製作的美好時光,真是光想想都覺得非常美好呢。

餃子皮上文章多

人們包餃子喜歡用精白粉,因為其蛋白質含量較高,形成的麵筋較多,餃子皮口感比較勁道。其實,傳統的標準粉比精白粉含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更適合包餃子用。要想同時擁有勁道的口感,可以在和面時加入雞蛋或牛奶,這樣就能使餃子皮更加有嚼勁,還能使增加蛋白質含量。

此外,如果在餃子皮里加些粗糧麵粉會健康。想要保證餃子皮有韌性,不易破皮,可以選擇豆面、小米麵或黑米面(可增加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含量)。但需要注意,粗糧和面韌性較差,不容易成形,所以量不要太大,一般是白面的1/3左右即可。

拌餡時,為防止餃子破皮,人們習慣把蔬菜中的菜汁擠掉。和面時,不妨把這些菜汁也加進去,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如用菠菜汁、西紅柿汁活面,既使餃子看上去「秀色可餐」,又可以補充鉀、鎂等礦物質。把南瓜、胡蘿蔔蒸熟後打成泥狀和到麵粉里,蒸出的餃子顏色金黃,口感細膩,富含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也是不錯的選擇。

餃子餡上花樣全

不少人喜歡吃三鮮餡餃子,傳統的三鮮餡有「肉三鮮」(豬肉、蝦仁、雞蛋)和「素三鮮」(韭菜、雞蛋、蝦皮),但其實葷素搭配的三鮮營養更均衡。最好的葷素比例是達到1∶1,而且肉最好三分肥七分瘦。在餡中加些蘑菇、海帶、黑木耳等,使得餃子的口感更加豐富、還能補充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鈣、碘、鋅、硒等營養素。需要注意的是,肉餡餃子本身就含有脂肪,可以不再額外添加油脂,素餡餃子的油脂添加滿足餡料成團即可。

其實現在「三鮮餡」中的「三」已經成為了泛指,四種或五種食材拌成的餡也很常見,雞肉、牛肉、墨魚、胡蘿蔔、黃瓜、大蒜、冬筍、青椒、藕丁……這些都是適合包餃子的好食材。新春伊始,不妨大開腦洞,把餃子餡變變花樣,來個新版多鮮餡餃子吧!

患病人群注意事項:

餃子雖好,但對於患有不同疾病的人群,還是有些小小的講究:

1. 糖尿病患者少吃含肥肉較多,咬破餃子皮流油的餃子。吃素餡餃子時可選擇西葫、南瓜、黃瓜與雞蛋、木耳混合製作的餡料,不宜添加粉絲之類含澱粉較多的餡料。

2. 胃腸道功能較弱或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手術後處於恢復期人群最好不吃或少吃韭菜、芹菜餡的餃子,這類青菜所含的纖維較高,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若胃酸分泌過多,也不宜蘸醋。

3. 膽囊炎、胰腺炎、肝病患者盡量吃用瘦肉做的餃子,素餡餃子選擇膳食纖維較少的蔬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4. 痛風患者少吃或不吃海鮮餡餃子,海鮮中嘌呤含量較高,吃海鮮餃子易使導致痛風發作。

參考文獻:

1.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中國營養學會.食物與健康科學證據共識[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作者:謝 琪

主審:高淑清

編輯:張之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瑪麗蓮·夢露在電影之外的生活是怎樣的?
石原里美不到160cm?身高的硬傷靠搭配就可以彌補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