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身佩六國相印,卻鬧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笑話,對方竟然信了!

此人身佩六國相印,卻鬧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笑話,對方竟然信了!

對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大家想必都有所耳聞。蘇秦是鬼谷子的學生,和同為戰國著名縱橫家的張儀是同門師兄弟。蘇秦最顯貴的時候曾經被秦國之外的六國共同拜為丞相,是六國合縱工程首席設計師。

但他也並非一出道就聞名顯達,他也曾是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蘇秦剛剛求學歸來時,身無分文。回到家中,哥哥嫂子妻子父母等家人都笑話他,說:「咱們這個地方的人都是做工經商來養家糊口,追求的是那十成中兩成的利潤,你不幹正經事卻整天到處練嘴皮子,能不窮困嘛?」蘇秦感覺受到了侮辱,緊接著就閉門不出發奮讀書,為了不讓自己讀書犯困,他採取了一個近乎極端的方法:

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沒錯,就是用錐子扎自己大腿,用肉體的痛苦刺激疲倦的神經。這樣刻苦讀書滿一年,蘇秦終於看清了當時戰國七雄和衰微的周王朝之間的局勢,於是去趙國,為趙肅侯盡陳天下局勢,並獻約縱散橫之策。趙肅侯當即封他為武安君,資助他黃金車馬僕從,並交給他趙國的相印,讓他去遊說其他可以用合縱之策拉攏的諸侯。

蘇秦那套著名的「三七二十一」的歪理形成在他遊說齊國的過程中。蘇秦到了七國,首先對齊宣王分析了齊國大體的地理形勢和軍事實力,緊接著就拿齊國國都臨淄舉例子來說明齊國的兵力:

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大概意思就是說,臨淄有七萬戶人家,每戶人家出三個男丁,就能湊齊二十一萬兵了。蘇秦這樣的估算是嚴重不切合實際的。且不論每戶人家能不能出三個男子即便能有三個男丁服役,也要除去老弱病殘,所以臨淄一城是無論如何都征不出二十一萬兵的。

可齊宣王信蘇秦了。齊宣王說:

寡人不敏,僻遠守海,窮道東境之國也,未嘗得聞余教。今足下以趙王詔詔之,敬以國從。

可見,齊宣王的意思是:我這個人不聰明,就聽您的吧!齊宣王大概對自己能有多少兵力心裡是有數的,並不是因為他把臨淄也算成了二十一萬兵,而是他覺得蘇秦其他的話有道理,並且就目前形勢來看聽蘇秦的對自己國家有利,於是也加入了合縱之約。

六國的合縱工程是有效果的,把縱約扔給秦國看,讓秦國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

蘇秦也因此一舉成為了六國共同的丞相,但他那個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演算法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逐漸演化成典故,專門形容做事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七 的精彩文章:

新的一年如何穿搭更時髦?連衣裙放一放,簡練小毛衣三七分段有范
三七和山藥能同時吃嗎?

TAG:三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