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帶有石墨烯的烤麵包,要不要來一口?

帶有石墨烯的烤麵包,要不要來一口?

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曾經研發出激光誘導石墨烯(LIG),而現在他們改進了技術,研製出了可能成為新一代食用電子產品的技術。

在萊斯實驗室內,化學家James Tour曾經把普通餅乾轉化成了石墨烯,而今他正在研究如何將石墨烯融入食物和其他材料,以便將導電標識和感測器快速嵌入產品本身。

「這不是墨水,」Tour表示。「這就是把材料本身,(用技術)將其轉換成石墨烯。」

整套流程延伸了Tour實驗室提出的論點,即任何具有適當碳含量的物質都可以變成石墨烯。近年來,該實驗室使用商業激光技術來轉化廉價聚合物膜的頂層,用來製造石墨烯泡沫。新的方法就是在此基礎上開發和擴展的。

圖丨博士生Yieu Chyan(左)和Tour教授(右)

泡沫由石墨烯(二維碳結構)的微觀交聯薄片組成。激光誘導石墨烯可以被寫入目標材料中,用途包括超級電容、燃料電池中的電催化劑、射頻識別(RFID)天線和生物感測器,同時還有其他潛在應用。

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Nano》刊登了這項新的成果,激光誘導石墨烯可以融入紙張,紙板,布料,煤炭和某些食物中,甚至包括烤麵包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支持了這項研究。

「很多時候,在我們沒有將某些東西變為現實的時候,它的優點是不為人知的。」Tour說。「在未來,也許所有的食物都會有一個微小的RFID標籤,可以告訴你它曾去過哪裡,存放的時間,來自哪個國家和城市,以及到達餐桌的途徑。」

圖丨準備將樣品表面轉化為激光誘導石墨烯

他表示,激光誘導石墨烯標籤也可以成為感測器,來檢測食物上的大腸桿菌或其他微生物。「它們可以亮起,傳達出一個信號—不要食用這個食物,」Tour說。「這些(信息)不再需要用食物包裝上的標籤,而是用食物本身。」

研究人員利用散焦光束和多重激光,可將石墨烯圖案蝕刻在布料、紙張、土豆、椰子殼、軟木和烤麵包片上。麵包要首先經過烘烤以「碳化」表面。整個過程在空氣中和室溫下就可以進行。

「在某些情況下,多重激光可能會產生兩步反應,」Tour表示。「首先,激光將目標表面光熱轉化為無定形碳。在隨後的激光傳遞過程中,紅外線的選擇性吸收將無定形碳轉變為石墨烯。我們發現波長的影響很明顯。」

研究人員發現,單純地增大激光功率,並不能在椰子殼或其它有機材料上製造出更好的石墨烯,他們便把注意力轉向了多重激光和散焦。通過調整流程,他們在經過兩次激光照射的椰子殼上,刻制了一個「R」形微型超級電容。

在一次光柵掃描中,更寬的光束允許對目標上的每個點進行多次激光照射,因此散焦激光可以加速很多材料的蝕刻過程。Tour表示,這允許我們對產品進行精細控制。散焦使他們能夠將之前不適合的聚醚醯亞胺轉化為石墨烯。

圖丨在添加了阻燃劑的布料上,刻著一隻石墨烯貓頭鷹

「我們還發現在麵包,紙張或布料中加入阻燃劑,可以促進無定形碳的形成,」該論文的聯合主要作者,萊斯大學研究生Yieu Chyan說。「現在我們可以將所有材料都置於空氣中,直接進行轉換,無需使用可控氣氛箱或更複雜的方法。」

Tour表示,所有目標材料的共同點似乎都是木質素。木質素是一種構成剛性細胞壁的複雜有機聚合物,早期的一項研究用它作為在烤乾木材中燒制石墨烯的碳前體。軟木,椰子殼和土豆皮含有更多的木質素,這使得它們更容易轉換成石墨烯。

可穿戴電子產品可能是該技術的早期市場。Tour說,「這項技術可以將導電跡線放在衣服上,無論你是想加熱衣服,還是加入感測器或者導電圖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區塊鏈正在顛覆互聯網規則?先想聽聽科技大佬怎麼說
不久之後,你就可以自己在家裡列印藥物了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