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泥鰍大王」帶領村民摘掉貧困帽

「泥鰍大王」帶領村民摘掉貧困帽

時間:2月21日,正月初六

地點:道縣蚣壩鎮石馬神村

人物:「泥鰍大王」許立紅、永州工貿學校校長尹存成

2月21日,記者來到永州市道縣蚣壩鎮石馬神村的泥鰍養殖基地。天氣逐漸轉暖,正是泥鰍水霉病的高發期,在一個池塘邊,「泥鰍大王」許立紅正和前來做技術指導的永州工貿學校的專業教師馮建華一起查看泥鰍的生長情況。

許立紅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幼時父母因病相繼去世,家裡的老房子被大火燒毀。許立紅結婚後,妻子因其窮困而與他離婚。沒上過幾年學、又沒有什麼技術的許立紅,隻身一人帶著孩子在外地打工,生活過得十分艱難。

2017年,永州工貿學校在全國率先創建「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實踐教研基地」,被永州市委確定為「永州市農村黨員和青年農民培訓中心」,計劃用4年時間培訓5萬多名農村黨員和青年農民,使之成長為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聽說市裡要辦免費培訓班,許立紅立刻報了名,專門學習泥鰍養殖。

培訓回來,許立紅在石馬神村挖了8口大塘併購置優良種苗。他養的泥鰍生長快,肉質好,銷路火,半年就賺了20多萬元。在許立紅的帶動下,僅石馬神村就有10多戶村民通過養殖泥鰍,摘掉了貧困帽,走上了小康之路。

近年來,永州工貿學校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建設工程。組建的道縣玉華鵝業發展有限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種鵝養殖基地60個,帶動5500戶農戶養殖肉鵝,每年養殖達到70萬羽,產值近六億元。該校還派出專業教師深入貧困戶家庭,開展道州灰鵝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培訓,從技術到資金幫助貧困戶創建道州灰鵝養殖場。兩年間,開展養殖技術培訓12000多人/次,對70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技術幫扶,並對218戶貧困戶實施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戶家庭脫貧致富。

「從眼下看,職業教育可以讓學生短期內掌握一門技能,憑技術吃飽飯;從長遠看,職業教育讓一個學生乃至一個家庭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法寶。」永州工貿學校校長尹存成說。

近三年來,學校累計招生700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800餘人,到校接受職業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全部實現就業脫貧。

■記者 陳舒儀

通訊員 唐生德 楊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湘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德國禁售的智能手錶在國內仍賣得火
「雖有補貼,價格仍比同級別燃油車高」 ,新能源車如何袪痛?

TAG:三湘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