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後第一天上班的正確打開方式

節後第一天上班的正確打開方式

節後第一天上班,很多人拖著萎靡不振的肉體在地鐵和辦公大樓中行走,這屬於節後工作的普遍癥狀——「節後綜合征」。

什麼是「節後綜合征」?

節後綜合征是人們在大假(特別是春節黃金周)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節後綜合征也叫富貴症。

休假往往被眾多職場人士當成避開不容懈怠的繁忙工作的一種途徑,而令人無奈的現實是,越來越多的人仍需在休假時遠程工作。

事實上,很少有職場人士能將工作與休假完全隔離開。據旅遊網站Expedia的調查顯示,30%的人即使休假也無法擺脫工作上的壓力。

他們仍須一刻不停地通過手機與外界保持聯繫。但身處假期的大腦又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思維,告訴自己不去想工作。

於是,越想屏蔽的信息,大腦就越會調皮地著重提起。

這樣「低性價比」的休假令人產生虛度自由的罪惡感,同時,人們又會因假期的「無為」而又糾結的狀態而和自己過不去。於是,疲倦、失眠、胃口欠佳、難以集中精神,乃至焦慮、空虛,節後綜合征隨之而來。

什麼樣的人會與節後綜合征有著「不解之緣」?

通常是那些最不想學習的學生;

特別不想上班、對工作沒有規劃的職場人。

最近剛剛被搜狐評為「100個最有品味的人」的徐鏡鎂,當過耶魯大學的學霸,還是全球頂級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Principal的精英女性,同時還獲得了紐約公司聯賽女子網球雙打冠軍的運動戰績。

想想,日程已經滿滿當當、毫無縫隙的她,會不會有節後綜合征?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目標明確,時間安排合理,充分利用每一分鐘而不拖延時,就很少會因為對時間的把控不準而糾結。

他只會希望有無窮盡的時間來驅使,哪裡有空去讓自己的懶惰和沉浸在假期的短暫歡愉之中呢?

所以在那些成功者的奮鬥故事裡,常常會出現無休假,全球各處飛的場景。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是負累,而是能夠幫助自我從而達到到更高的成就的必經之路。

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抱怨和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如何擺脫「假期綜合症」?

假期和非假期是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七天長假,我們的身心開始適應一種「娛樂、鬆弛、非理性」的舒適狀態,假期一結束,意味著又要開始一種「條理、緊張、挑戰、理性」狀態。理智層面的假期結束了,但潛意識層面的假期還沒有結束,給自己一周的適應時間,讓意識和潛意識接上軌。

假期,也只是一種和工作時不同的生活狀態,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失去控制,放棄對自我的管理。

換言之,我們從開始就需要對假期有一個大致的規劃。

畢竟,我們可能做不到像各種工作狂人,比如奧巴馬柳傳志馬雲等等,即使一年無休假照樣精神抖擻。

我喜歡在假期的時候能徹底的放鬆,當然前提是假期足夠的長。

如果假期實在是相對短暫,那並不建議陷入脫韁的狀態,從假期的開始延續到假期的最後一天。

首先,你需要給假期的開始和結束都留有餘地,甚至保持一定規律。

我們的肉體和精神都不是機器,它對任何有悖於平常的變化,都需要一個逐漸放鬆和適應的過渡期。

節日期間,各種親友聚會、應酬會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導致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長假最後一天應「靜下來」,避免高強度應酬,在家休息,吃些清淡的飲食,新鮮的水果,聽些輕音樂,晚上早點睡。

即使你特別想暴飲暴食,想晚睡晚起,也要以依次遞增的方式行進。

其次,要根據你假期的長度選擇你放鬆的尺度。像這次春節假期,拋開往返車程,能用來的真正放鬆的時間也僅僅只有四五天。

節後的狀態調整需要科學規劃。一上班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會增加焦慮感,加劇節後綜合症的癥狀。上班前三天,盡量安排一些計劃性、交流性質的工作,有一個緩衝調整期。

節日期間大魚大肉導致腸胃負擔過重,收假前幾天可以只吃素,也可以大量喝白開水,多吃粗纖維和綠色蔬菜,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胃腸道恢復健康。

假日期間運動減少,假期結束後,可以進行運動量相對大的運動,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幫助身體消耗一些能量,重新獲得元氣。

最後,漫無目的的虛度假期,只會潛移默化地消磨你的意志。甚至過長時間無所事事地放鬆都能使人產生抑鬱的情緒。

由此看來,計劃實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此刻,安靜地一個人待會兒吧。

去理清思路,把那些想做但近來一直沒有能做成的事情安排到你的計劃表裡。

仔細思考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你如何合理安排你的工作和生活,時間不用太多,未來一個月之內。

階段性的休息也可能會帶來新的激情。正如喬布斯曾說過「需要有很大的激情才能完成你做的事。

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事情太過艱難,如果沒有激情,任何一個理智的人都會放棄。」

然而,沒有方向沒有計劃的激情,通常不會持續很久。關於「生活」,工作的越久,就會越開始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痛苦和磨難」才是生活的本質。

當很多人宣揚我要快樂的生活,我要及時行樂時,並沒有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這種茫然的激情往往就會變成了懶惰,結果是對自己的放縱。

因此,你的計劃,是在充分認識了這些所謂「工作」、「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樂意去計劃、去尋找。如此一來,痛苦和煩惱也就沒有那麼巨大了。

這些年,我一直在不斷的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多數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

人難免會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整編彙集:日益盛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益盛財富 的精彩文章:

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只有不會說話的人

TAG:日益盛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