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正持戒,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真正持戒,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不思善、不思惡」是真持戒

節選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

布施是一度,布施度慳貪。第二度就是持戒,「為什麼要持戒?這才是胡鬧!他們佛教里,又是五戒,又是八戒──豬八戒,又是十戒,又是十重四十八輕菩薩戒,又是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啊!太麻煩了,這才沒有意思呢!」那個不懂佛法的人就這麼批評。其實這個戒,怎麼叫戒?戒就是止惡防非。止惡,就是把你的一切惡停止了;防非,防備你的過錯。你要是惡不止,則善不生;善不生,就不會發菩提心;不會發菩提心,就不會結菩提果。就有這麼大的關係,所以一定要止惡防非,也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

諸惡不作就是眾善奉行,眾善奉行也就是諸惡不作了。所謂「煩惱即菩提」,煩惱,你翻過來就是菩提。你諸惡不作,也就是煩惱即菩提,你會用就是菩提,不會用就是煩惱。你想找菩提心,不要在煩惱的外邊另找菩提心,你把煩惱變過來就是菩提心。

所以各位不要頭上安頭,說是:「把我這個煩惱斷了。」不要斷,煩惱不要斷。這是我的說法,其他的法師不這樣說。不要斷,要轉!你若一斷,煩惱即菩提,你把煩惱斷了,那菩提也斷了。斷個什麼?有什麼可斷的?根本不要向外馳求,回頭是岸,你只要覺了,就是菩提;若迷了,就是煩惱。煩惱的本身,菩提就在煩惱裡邊,煩惱也包括菩提;菩提你若不會用,也就是煩惱。不要在頭上安頭,離開煩惱另找菩提,這是錯了!因為做惡也是你這個人,做善也是你這個人,發菩提心也是你這個人,生煩惱也是你這個人,成佛也是你這個人,做鬼也是你這個人;不是另外去找一個。所以說:

若人慾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若人慾了知」,你要是想明了,「三世一切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應該觀看觀看法界的這種情形,「一切唯心造」,這一切一切都是由自心造出來的。自心可以成佛,自心也可以做菩薩、聲聞、緣覺,也可以生天、做修羅,又可以做人、做畜生、做鬼、墮地獄。所以有人說他是信佛的,卻還問我說:「法師!我對佛法很相信的,但是對於鬼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有鬼。」我就問他:「你相不相信有佛呢?」「我相信有佛!」「那你相信有佛,佛就是鬼!佛是鬼修行成的,你怎麼連這一點都不懂?」所以說「作佛也由它」。人這個「心」字寫得很好:

三點如星布 彎勾似月牙

披毛從此起 作佛也由它

「三點如星布」,三點好像星星在天空那兒排布著。「彎勾似月牙」,心的彎彎勾,好像一個月牙在那兒。「披毛從此起」,披毛戴角也是從這個心做的。「作佛也由它」,作佛也是從這個心,所以頭先說「一切唯心造」。

持戒,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這種境界,要是你能真正去做,這時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那個境界:「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你知道嗎?」這一聲,把那個惠明嚇得開悟了。我現在講的聲音也很大,可是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開悟?這種境界,是真持戒。

戒,一定要持,修道不持戒,那不會成就道業的,所以持戒是很要緊很要緊的!因為這個,出家的比丘一定要受戒,在家的居士也一定要受戒。你受了戒,然後才能得到這個證明書;若沒有受戒呢,就得不到畢業證書。你看有很多人自己讀書,讀的書也很多,但是得不到博士的學位,就因為沒到學校去;那麼持戒也是這樣。

戒,說起來是無窮無盡的,但是時間的關係,只說個大概。你們記得能以「不思善,不思惡」,到這個境界,這是真持戒!持戒就度毀犯,你若盡犯過錯,就要持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他是華嚴菩薩的化身─生歷九朝,為七帝師
中國篇側記 宣化上人事迹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