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拜佛一輩子,次次不如願,殊不知是少了一炷香!這柱香你上了嗎?

拜佛一輩子,次次不如願,殊不知是少了一炷香!這柱香你上了嗎?

凈業三福第二福,入門,一定受持三皈。三皈是你進門,把佛法最高的修行原則傳授給你,你從今之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不可以違背覺正凈。覺正凈的反面就是迷邪染,迷邪染是製造六道輪迴;覺正凈是製造極樂世界。所迫」,煩惱習氣逼著你自己去作惡,自己完全沒有感覺,好像很自然的,這個說明習氣起作用,習氣太深,長時間培養出來的,變成自然了。佛教是稱性,他已經偏離自性了,遠離自性了,現在我們要拉回自性,覺得不太自然,沒有隨順習氣那麼容易。但應諦知,此第一之善」,經文上講的與善相應,這是第一之善,「究竟不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佛經教裡頭重要的兩句話,它包含的意思深廣無限,無有邊際。一切惡不能作,一切善應該奉行,一切惡,哪些?佛法具體指出來,就是前面所說的五惡十惡,五惡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翻過來就是五戒,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這就是諸惡。大乘教裡面講十善,把這個五善再展開,口不妄語展開為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你看一變成四,意裡面起心動念,不貪、不瞋、不痴,和前面身不殺、不盜、不淫,一共十條,叫十善。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這是佛經普遍所講諸惡的標準。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十善業相應,這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子;如果與十善不相應,那就是行十惡。佛弟子破了五戒叫行五惡,五種惡。這樁事情連現代量子力學家常常說,勸大家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就能夠趨吉避凶,就能夠經營一生真正的幸福,很有道理。這一點對修行人來說非常重要,古大德有所謂,修行要把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熟處很熟悉的是什麼?善惡習氣,而且是惡習氣多,善習氣少。生處是佛菩薩的教誨,經典裡面所說的事所說的理,我們很生疏,佛所說的是性德,完全從自性流露。會疏》裡頭也說,這是日本法師的批註,「愛欲逼迫,常想欲境」,這胡思亂想,也都很自然。「是故損人利己」,但慕『富貴榮華』,這在這都是這樣的,中國外國都是,到哪裡都看見,「以求快意於當時」,作樂要在現前,快樂要在今天。不願忍辱修善,積累福報於來日」,這個他沒想到。「於是威勢不常」,他今天福報現前,有富貴,有榮華,有威勢,但是一定要知道,他沒有這個警覺,這個東西不常,享盡了怎麼辦?福報是什麼時候修的?多半都是前世修的,這一生當中修的也有,遇到善緣,做了些好事。但是善緣沒有惡緣多,善報很容易消失,消失之後惡報就現前了。極樂世界稱為凈土,娑婆稱為穢土,用什麼方法修覺正凈,從哪裡下手?從五戒十善下手。我們這個經上,從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都是細說五戒十善,就是古大德所提倡的持戒念佛。如果受了三皈,還是迷邪染,沒有歸,你沒回頭,五戒十善沒有斷,你還是造輪迴業,你不能往生凈土。第二福是入佛門,第三福是大乘菩薩道,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小乘成就了,回小向大。大乘第一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本經這幾品,三十二到三十七,六品經,因果講得最多,要深信因果,從因果裡頭產生畏懼之心,決定不能作惡,不能違背自性。

阿彌陀佛 師兄吉祥

從痴起瞋之過」,這完全是造地獄業,「三惡業中,瞋業是地獄業,。所以要養心平氣和,遇到什麼樣的忤逆,都不發脾氣。一定要想到,讓我發脾氣那些人都是妖魔鬼怪,想害我,想把我拉到地獄去,我不聽他的,我不在乎。佛的教誨,你認真去做、認真去修,你修成了,這叫報佛恩。下面念老說,「依此經中種種教誡,端正身心,止惡修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將來,「橫生四土,圓登不退,纔是真實敬佛」。我們要記住,真敬佛,依教奉行,不肯真干不是真敬佛,口裡頭有敬,心行上沒敬,行之所依是心,心裡頭對佛沒有敬意,所以在行為上表現不出來,心裡頭真正敬佛,身口一定做到故曰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大者,即大方廣之大,絕諸對待,強名為大。此雲大善,謂無上之善」。大方廣所說的大,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大小的大是相對的。絕諸對待,它不是對待的。強名為大,所以它說不出,太大了,太大了,無量無邊,沒有邊際。這個大善,大善是「無上之善」。沒有的能比。這善是什麼?這善是敬佛。我們應當學。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沒有敬意,怎麼能往生?我們天天念阿彌陀佛,心上沒有阿彌陀佛,身上沒有阿彌陀佛,只是口上有,有口無心,沒有感應。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此地。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這些道理、方法、因果統統要搞清楚、搞明白聽到人罵我,我念阿彌陀佛,這樣就好。罵人的人他墮地獄,我不墮地獄;他罵我,我也罵他,兩個人都墮地獄,不能上當。這些事情可能天天都遇到,惹你生氣。你能不受外境的誘惑,不受外境的影響,這叫功夫。功夫得力,你罵我,我還是很歡喜,我還是笑臉對著你,永遠是笑面迎人,這就對了。學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笑面迎人。中國人的道場,你看寺院,把彌勒菩薩放在山門,進門最當中,你一進寺廟抬頭一看就看到他,什麼意思?他教我們要笑面迎人,要肚皮大,就是能夠包容,就教這個。學佛的人度量要大,量大福大,不但福大,量大智慧大。量小的人,沒有福報,沒有智慧。要學量大,要學包容,要學著愛人,對一切眾生都要愛護,仁慈博愛。一定要把貪瞋痴伏住,用什麼伏?佛號,貪瞋痴念頭一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決定不能讓它發作。真能伏住,往生極樂世界就有把握,你的念佛功夫得力了。伏不住,自己要生慚愧心,努力,一定要伏住

初一和十五拜佛上香可以說是中國民間流傳久遠的習俗。

同時也有很多師兄問:我拜那麼多佛,上那麼多的香為什麼生活還是不順,佛菩薩還是不保佑我呢?

好多人修持佛法希望求福求慧,所欲者極大,但付出的極少,不肯好好修持,至誠心又拿不出來,一旦沒有法喜就不能堅持,看待佛法反而不如世間學問,這樣做是信道不篤的表現,怎能得到實益呢?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又少實勝多虛,大巧不如拙。黃涵之作寧紹台道時,發心吃長素,勸其母亦吃,為備素菜,則但吃白飯。涵之函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親至誠懺悔,業消則能吃矣。未一月而長素矣。戚則周之女,年十九,雙目失明,伸手於前,亦不見。來信以告,時彼在山三聖堂,得信即欲回家,送其女於杭州尼庵。光令寫信與其女,令至誠念觀音聖號,未一月親自寫信告愈矣。一女人於十六歲時,得氣疼病,每日必二三次發,發時輒疼得要命,今年五十六歲,來求皈依。光令至誠念觀音。並與一藥方,即文鈔中戒煙方,但不加煙。彼即熬一料,頭一次吃,氣便不疼。四十一年之群醫莫能為力之痼疾,一經一次吃藥,即完全好矣。非至誠念菩薩名號故,得遇此方乎。此三者,皆用力少而得效大。乃誠也。汝為母之痼疾,嘆無法設,光責以何不念佛求消母業。汝便寫出許多經佛禮拜,然亦不見功效。以是寫的所謂少實勝多虛。設汝果真實如此禮拜持誦。汝母之痼疾不愈,光當瞎眼,天地當易位,日月當倒行矣。---《印光大師文鈔》印祖對這位居士苦口婆心的開示,先列舉了當時所見聞的觀世音菩薩靈感,最後批評這位居士沒有至誠心,果真能至誠懇切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而無感應的話,印祖當瞎眼,天地當易位,日月當倒行。以印祖的身份,都說到這個地步,可見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極大,無業不消,就看我們能拿出多少誠心了。所謂大感則大應,小感則小應,絕無不應之理。

並不是佛菩薩不保佑你,而是你少上了一炷香!

走運與倒霉,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絕對對立的兩個概念。世人無不想走運,而絕不想倒霉。其實,這兩件事是有密切聯繫的,互相依存的,互為因果的。說極端了,簡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這並不是我的發明創造。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經發現了。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老子的「福」就是走運,他的「禍」就是倒霉。走運有大小之別,倒霉也有大小之別,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運越大,則倒的霉也越慘,二者之間成正比。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種關係。吾輩小民,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著吃、喝、拉、撒、睡;操持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時候難免走點小運,有的是主動爭取來的,有的是時來運轉,好運從天上掉下來的。高興之餘,不過喝上二兩二鍋頭,飄飄然一陣了事。但有時又難免倒點小霉,「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沒有人去爭取倒霉的,倒霉以後,也不過心裡鬱悶幾天,對老婆孩子發點小脾氣,轉瞬就過去了。但是,歷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們,他們一身系天下安危,或者系一個地區、一個行當的安危。他們得意時,比如打了一個大勝仗,或者倒賣房地產、炒股票,發了一筆大財,意氣風發,躊躇滿志,自以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兩二鍋頭了得!然而一旦失敗,不是自刎烏江,就是從摩天高樓跳下,「而今安在哉!」從歷史上到現在,中國知識分子有一個「特色」,這在西方國家是找不到的。中國歷代的詩人、文學家,不倒霉則走不了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明朝時人洪燾,有一天暴斃,恍惚間被一綠衣人引到陰府。洪問綠衣人自己一生的食祿如何。綠衣人從衣袖中抽出一卷裝在布套里的檔案材料給洪看,洪看自己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東西,字小如蚊子,無法全部看清。只見後面的註上寫著:「原本官可做到參政,但因在某年某月某日姦淫了一處女,被降為轉運副使。」洪看了落淚,問綠衣人:「這可怎麼辦才好?」綠衣人告訴他:「只要力行善事,就可補過。」忽然走到一條大溪前,綠衣人將洪推落溪中,洪大驚而醒。這時已經死了三日,家人因摸洪心口還暖,所以還沒入殮。洪醒來後,痛自悔改過失,儘力廣行善事。後來上級派他做兩浙漕運使,他非常害怕食祿到此終結,但並未出現意外之事。後升端明殿學士,長壽而終。這是力行悔過所得的善報啊【批】清朝漢陽有一書生,平素以才氣聞名,但數次考試都落第。一朋友為他請乩叩求,乩神答示:「該生本應有功名,但因年輕時曾與一婢女私通犯淫,所以想盼功名,已經不可能了。」該書生聽後,十分驚懼,立願改過向善,並編輯《戒淫功過格》,廣采註解案例,又募款刊印,到處施送。結果到了康熙丙子年,該生再去參加考試,竟然考取。許多人都認為,這是改過行善所得的福報。明朝項希憲,原名德棻,曾夢見自己考中癸卯年的鄉試,但因以前曾淫污過兩個年輕婢女而被天神削去科名。醒來之後,發誓戒邪淫并力行善事,以贖罪補過。後來,他又夢見來到一個地方,見一黃紙上所寫的第八名為「項」姓,中間一字很模糊,最後一個字為「原」字。旁邊一個人告訴他說:「這是你原來的天榜名次。因你近來改過向善,所以,你又恢復了原來的科甲名次。」

古時候,有一位少年上京赴考,他十分虔誠的在菩薩面前供了三炷香,希望菩薩可以保佑他高中狀元。

但是最後,少年落榜了,菩薩沒有保佑他,原因是少年差了一炷香。

就這樣日復一年,少年每年都去赴考,但是都是落榜了,年歲日益增長,少年變成了青年,他放棄了考中狀元的願望。

而是希望菩薩可以保佑他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兒孫滿堂,子孫興旺,但是菩薩還有沒有答應他,還是差了一炷香!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少年越發變得沉穩了,臉上也慢慢有了歲月的痕迹。

他再去祈求菩薩,希望可以保佑他的孩子學業有成,將來可以完成他沒有完成的事業。

可是菩薩依舊沒有實現他的願望,原因還是差了一炷香!

雖然菩薩每次都沒有答應少年的願望,但是還是受到了菩薩的加持,生活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一帆風順。

這時少年已經年過花甲了,他前去上香叩謝菩薩,在這個時候他已經無欲無求了,只是希望自己的母親可以身體健康,身體的惡疾早日康復。

終於,在這一次,菩薩答應了,他母親很快就好起來了,而且他的孫子金榜題名了,之前所積累的福報全部都降臨家中。

為什麼菩薩不保佑你?就是差那一炷香,為父母點燃的香!

我們總是認為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我們總是為自己、為孩子祈願,卻從未為父母祈願過什麼。

其實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基於父母的基礎上,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們,父母才是我們最大的福田,才是我們身邊的大活佛!

頂禮諸佛菩薩

GIF

弟子xxx

祈願三世十方諸佛菩薩

護持庇佑堂上雙親

身體健康 延年益壽

平安吉祥 富貴如意

超度累世父母

化解怨恨 早證菩提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大德說 的精彩文章:

送窮鬼,過新年!今日在黃財神前誠心祈願,助你財源滾滾!

TAG:聽大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