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具廣西特色的新年活動

最具廣西特色的新年活動

儘管沒有像傳統新年一樣走入千家萬戶,正月里陸續上演的各類傳統民俗活動卻仍然精彩異常……

炮龍節

賓陽炮龍節,是廣西賓陽縣獨有的一種傳統節日,是漢族、壯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綜合性民間節慶,具有鮮明、濃郁的民族色彩,被譽為「東方狂歡節」。每年農曆正月十一舉行。賓陽炮龍節包括游彩架、燈會、舞炮龍等活動。舞炮龍由總指揮(亦稱會首)發號施令,舞龍者均赤膊上陣,頭戴如清朝官兵之帽(均為竹編並塗抹黑色)。炮龍以龍珠、龍牌、鑼鼓、文武場開路,照明及護龍隊首尾隨龍而進,炮龍所到之處,各家各戶夾道相迎,將事先準備好的鞭炮拿出來燃放,拋向炮龍。有「炮聲不停,龍舞不止」之說,故稱炮龍。 炮龍定於當晚七時正在廟宇或社稷之處開光,由會首(或師人)咬破公雞之冠,以雞冠之血點亮開光龍眼後,方可萬炮齊鳴,龍亦方可騰躍而起。

作者:賓陽站派出所韋潔瑩

螞拐節

螞拐節,壯族傳說認為掌管風雨的是青蛙女神,並把青蛙稱為螞拐。紅水河沿岸壯族村寨通過祭祀螞拐,祈求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四季人畜興旺。螞拐節一般從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結束。

螞拐節程序:找螞拐(蛙)-祭螞拐(裝在小棺材)-游拜螞拐(挨家逐戶拜螞拐)-喪螞拐(同時開棺驗看往年喪的螞拐骨,測驗骨色,黃為吉、黑即凶)-篝火銅鼓山歌會(草裙蒙面舞、螞拐舞表演、賽銅鼓、對山歌)。

花炮節

花炮節是侗、壯、瑤、仫佬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各地節期不一,桂北地區如三江、龍勝等地多為三月三,有部分地方是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盛行,如桂東南等地。花炮節主要內容是搶花炮。花炮是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的小鐵環,將其置於鐵炮頂端,然後點燃放炮,小鐵環沖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預定人員即奮力爭搶,奪到花炮並送到指定地點為優勝。搶到花炮則意味著吉利幸福,可獲得豬、羊、紅蛋、酒和鏡屏等獎勵。花炮分頭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還有四、五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據廣西 的精彩文章:

第12屆中國國際園林博會「廣西園」效果圖曝光

TAG:數據廣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