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

馬中關丹產業園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合作共贏

在位於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聯合鋼鐵廠生產車間內,舒克里負責的是最後一道工序。他和工友們將從軋鋼冷床上下來的鋼材進行裁剪或精整,讓所有鋼材符合統一標準。經過剪切、鋼捆及打包,每天經他們手的線材和棒材超過1000噸。

精整工的工作並不複雜,卻是40歲的舒克里第一次接觸現代工業。此前,他是一名餐廳服務員。被問及選擇到這裡工作的原因,舒克里向記者細數了聯合鋼鐵的福利——工資更高、宿舍樓現代化,還有交通補貼,但更重要的是,這裡可以「學東西」。

經過4個月的學習和實踐,他已逐漸進入工作角色。經過選拔,舒克里還被送到中國培訓。他現在不僅可以操作機器,還能解答工友的疑問,幫助他們解決技術問題,舒克里感覺很自豪。

舒克里並不能說清楚這些鋼材的用處,不過他知道,這是家鄉彭亨州乃至馬來西亞最大的鋼廠。

作為關丹產業園內最大入園項目,聯合鋼鐵體現了「中國速度」,2016年11月破土動工,2017年12月便實現試生產。記者日前在項目現場採訪時看到,園區門口大型工程車不停進出,後面的鋼廠和配套建築群一眼望不到邊,包括高爐在內的各種設施鱗次櫛比,還沒走到車間便已經聽到機器轟鳴。

現階段,在聯合鋼鐵的廠區內,像舒克里這樣的本地員工超過300人。聯合鋼鐵(大馬)集團公司項目副總指揮胡玖林介紹,這些工人大部分是通過去年的一次專場招聘會進入鋼廠工作的,這場招聘會由聯合鋼鐵與馬來西亞東海岸三個州共同舉辦,收到超過4000份簡歷。

胡玖林說,鋼廠計劃6月份全面投產,屆時將總共創造超過4000個就業機會,其中70%為馬來西亞本地人,而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上下游工業被帶動起來,預計可以創造至少1萬個就業機會。

長期以來,馬來西亞馬來半島東海岸由於交通不便,人口較少,發展速度比較緩慢。2013年馬中關丹產業園開園,兩國政府都對產業園寄予厚望。

聯合鋼鐵廠具備年產350萬噸鋼鐵的能力。胡玖林說,這家現代化鋼廠將採用世界主流的全流程鋼鐵生產工藝,全面投產後不僅可以滿足東盟和國際市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鋼材不斷增長的需求,還將提升馬來西亞的生產技術和產業水平。

胡玖林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寫著「紮根馬來西亞,為了馬來西亞」。他說,公司在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工藝上投入巨大,內部使用輸送帶確保物料流動順暢,其次所有廢水不外排,全廠自發電佔到90%以上。

除了聯合鋼鐵廠以外,其他入園項目也處處遵循「合作共贏」的原則。據馬中關丹產業園合資公司董事馬正國介紹,園區內的廠房、排水溝、宿舍樓等工程都交給當地中小企業,建設過程中馬方企業獲得的合同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有11家馬來西亞本地施工單位、超過3000人參加了施工。

馬正國表示,園區也積極推動原料採購本地化,項目建設所用的生產原料如水泥砂石、鋼筋以及其他建築五金器械等均在本地進行採購和租賃,總額度超過2億林吉特(約合3.24億元人民幣)。此外,光是園區從本地採購的基本生活物資、辦公用品等也達到了每個月400萬林吉特(約合648萬元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當地零售市場,預計今後也將激發第三產業的發展。

中企的參與為馬來西亞帶來的不僅是資本和技術。北部灣控股(馬來西亞)有限公司項目二部副總經理葉竟濤說,在關丹產業園的建設和關丹港的升級改造中,最重要的是經驗輸出,通過複製國內成功經驗讓馬方看到項目推進是可行的,資本投入長期來看是可以獲得回報的,由此加深彼此的信任。

舒克里對此深信不疑,當被問及未來的打算時,他說:「學點技能,爭取今年能再漲點工資。」(劉 彤 林 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日本跳台滑雪「傳奇」的堅守:要比誰都飛得更遠更美
澳門特區經濟自由度亞太地區排名第九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