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過完年離家時,母親的禮物塞滿了我的後備箱

過完年離家時,母親的禮物塞滿了我的後備箱

圖文丨賴鑫琳

________

春節假期結束,兒子又要遠行,母親準備的家鄉禮物足足裝了滿滿一後備箱,重量超過百斤,品種超過20餘種,經歷了1183公里從老家江西來到上海。

這裡的每一件特產,都源自母親精心的準備,大多出於她本人之手,或是鄉下親戚相贈,蔬菜是她自己種的,香腸和臘肉也都母親親手做好熏好的,肉丸和魚乾也是她親手做的烘乾的,酸菜是用自己種的菜腌制而成……

母親和外婆一起做的油豆腐,過年前在鄉下的土灶上做了豆腐。

酥肉,也是鄉下的土豬肉,經過腌制然後油炸,香脆爽口,是客家村宴必上菜。

母親親手做的臘肉和香腸,春節期間又經過了煙熏,味道更特別。

母親在菜市場買的河魚,然後殺洗乾淨在鍋上烘乾,用來炒青椒,味道特別好。除夕夜為了給我們烘乾這些野生河魚,母親錯過了春晚,一個人在廚房忙活了好久。

母親炸的肉丸子,把家鄉的大米磨成粉,把豬肉和冬筍剁成末攪拌,加上鹽等作料,做成丸子油炸。

左邊是客家粉條,用右邊的紅薯粉做成的。

奶奶給的花生,也是自己家種的。

這些都是熟食,母親分類用保鮮袋包裝好,可以放進冰箱,取出即可食用。

母親離開農村20多年,也離開家鄉的土地20多年,卻至今保持著中國農村婦女的勤勉持家,節儉和善良,她在城郊租了一塊土地,每年都會產出這些,對我而言充滿鄉愁和母愛的禮物。

南瓜。

蒜苗。

母親在菜地拔的蔥,還帶著泥土,我準備在陽台上用花盆種植一些。

母親的菜地種出了很多新鮮的蔬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這些僅是代表而已。

冬筍是菜場買的,大薯是鄉下親戚送的。

白蘿蔔和胡蘿蔔。

紅薯。

生薑和芋艿,也是母親菜地的產物。

贛南臍橙,老家是正宗的產地,也是母親收羅的成果。

兩瓶花生油,是母親用親戚種的花生榨成的。

家鄉的客家米酒,糯米純手工釀製,耗時數月,味略甜後勁無窮,也是母親和外婆合作的結果。

今天是大年初八,你回來上班了嗎?離開家的時候,是不是爸媽恨不得讓你把家都搬到北京/上海/廣州去?那麼,他們在你的箱子里/後備箱里,都塞了些什麼禮物?來來來,歡迎你在下面留言,或者發張照片,跟我們分享禮物+背後的故事。

________

攝影師:賴鑫琳

80後,現任澎湃新聞攝影記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首個城市紀實攝影師聯盟「拾城」成員。攝影作品曾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攝影大展;新華社2014年度最佳照片(國內);路透社2015年度最佳照片;第三屆上海青年攝影大展銀獎;2016舉辦個展《守城?望鄉》等。

編輯丨小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影像 的精彩文章:

那些女孩,有著迷人的小雀斑
高禮帽、黑西裝,帶你進入攝影烏托邦

TAG:她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