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終結者」的自身修養

論「終結者」的自身修養

過年了,與幾位文人坐在一起喝茶懷舊。從春晚聊到電影。接著聊到了80年代電影院很少,更為主流的是錄像廳。以前的大片兒都是以錄像帶的形式在錄像廳里播放,票價五毛一張。後來聊到了《終結者》系列的第一部當時的名字叫《未來機器人》(名字起得夠土,現在都叫人工智慧。)。那時候我們還沒見過多大場面。80年代的這部電影里已經融合了人工智慧,天網,核末日,穿越。看完電影,感覺整個人被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和安諾德施瓦辛格強暴了一樣。而且還感覺很爽。(那時候沒有人會想到他後來能當洲長。)

影片講的是2029年(很快就要到了) 。地球被機器人統治。這這時有兩個殺手從未來被派到了1984年。一個是阿諾德施瓦辛格扮演的未來機器人T-800,他的目標是殺掉未來人類反抗者領袖他的媽,使人類反抗者領袖根本無法出生。一個是派來阻止它的人類,後來竟成了領袖他爹。

阿諾德施瓦辛格給人的印象,就像一台真正的機器人,臉上沒有任何錶情,讓人感覺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他。(還記得那句經典的台詞么「我會回來的」I』ll be back.)。影片氣氛從頭到尾都一直籠罩在「絕望」之中,散發著一種令人心底發毛的恐懼感。《影評》

機器人一次又一次追來,追殺中殺手的汽車失事,燃起了大火,這樣它也沒有被燒死。它的皮肉都被燒掉了,露出了可怕的鋼筋鐵架。影片的最後,機器人被炸成兩段。男主角被炸死,女主角撫屍痛哭的時候。出現了駭人的一幕,只剩上半截兒骨架的機器人又撲了過來,試圖要掐死女主角。這一下使到當時一起看電影的女同學「嗷」的一聲扎在我懷裡…

下面是我們神經的討論。

我:未來機器人給我印象太深了。導致我有一個不太現實的想法。它是否具有我們所期望的一些東西呢?

朋友:你指的是什麼東西呢?

我:機器人為了完成目標,不死不休,沒有恐懼,沒有抱怨,這是否是許多人類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

朋友:那又如何?它的任務是人類給的,它只是為人類工作的。

我:是這樣,但我想說的是,比如一個戰士,通過自己的意志去努力,能夠達到的,也就是戰勝自身的恐懼,勇敢去戰鬥。

普通人如果能夠克服肉體的懶惰,遠離各種誘惑吸引。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樣表現出來的狀態,最好的也就是能夠像終結者這樣子了。

難道我們一輩子努力修行的方向是看起來像一個機器人嗎?

朋友:我不同意你的想法,人類是有感情,有覺知的。而機器人是沒有的,它只是個物品。

我:我也不同意我的想法。只是產生了這樣一個類比。

據說一個人每天腦海中產生6000個不靠譜的念頭。而機器人所有的內存資源只為自己的目標任務。

朋友:機器人所有的目標驅動是人類賦予它的。它自身並沒有任何意志。就算不死不休的去完成某個目標,與人類來說。最多也就只是一個「執念」罷了。

我:我覺得你說「執念」這個道理很好。可是總觀人類大多數來說。有的時候連個執念都沒有。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求生存。幾十年領著一份工資,日復一日做著重複的事情。這難道看上去不像一台機器嗎?

朋友:當然不一樣。,人類不是機器,人類是有喜怒哀樂的。我們是要追尋自己的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就算是做著重複的工作,也是為了家庭,為了他人的奉獻。這一切都是具有意義的。

我:我承認你所說的這一切。很多時候,人們追尋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但這更多的被強調成為責任。

如果回歸到個體他們是否滿足和快樂呢?

難道我們不總是被各種慾望與患得患失困擾嗎?

難道中國古代的儒家不是告訴我們要「存天理,滅人慾」嗎?

朋友:那機器人就快樂嗎?它根本沒有任何情緒的。

我:是這樣,不過看上去它很符合佛教修行者的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專註事情,身心合一。

朋友:什麼身心合一,它只有「身」沒有「心」好不好?

我:我覺得你說的這個很關鍵。人之所以稱之為人,是我們有「心」。有覺知有感受。

而我們認為。機器人或者像草履蟲那樣的低等生物沒有。或者說還沒有進化出來。

但是你聽說過圖靈測試嗎?

朋友:那又是怎麼樣的?

我:圖靈測試,1952年,在一場BBC廣播中,圖靈談到了一個新的具體想法:讓計算機來冒充人。如果進行多次測試後不足70%的人判對,也就是超過30%的裁判誤以為在和自己說話的是人而非計算機,那麼這台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

當我們無法分辨跟我們說話的是人還是機器的時候,我們怎麼知道「心」是存在的呢?這在當下人工智慧領域,有個高級的說法叫「一切皆是演算法」。

朋友:現在都是說未來的人工智慧會越來越強大,甚至超過人類。兩年的谷歌開發的電腦阿爾法狗下圍棋贏了韓國棋王李世石。

我:對,你說的這是阿爾法大狗,它是深度學習了幾百萬張棋譜數據才贏的。最近升級版阿爾法二狗,只告訴了它圍棋的規則。完全不依賴人類數據,通過組建人工神經網路。自己雙手互搏,幾天之後。就能打敗圍棋九段高手。

以前還有一部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就叫《人工智慧》。電影裡邊講的是一個機器小男孩被拋棄之後,一直穿越時間空間的尋找領養她的母親。如果人工智慧能夠做到了模擬到跟人類一模一樣。那麼又怎麼能夠證明我們是有靈魂的呢。

朋友:靈魂的問題不是我們坐在這兒就能講清楚的。

我:你說的對,我跑的有點遠了。

我想說的是從前的禪宗公案:二祖神光見達摩祖師,尋求安心的法門。達摩祖師說:「你拿心來,我幫你安。」如果說機器人沒有心,那麼我們一定有心嗎?

朋友:機器與人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生命本身。作為一個無生命的機器人,是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的。所以它看似沒有恐懼,沒有慾望。只有任務導向。它也不會像人類那樣擁有感受,和自由意志。總而言之,它並沒有「活著」。

我:你講得很好,這個應該是問題的根本了。

朋友:我就不喜歡佛教一切皆空。和尚們總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感覺他們是一輩子不會流淚的。或許眼淚也是上天賜予人類的一個禮物。

我:你這句話說的太好了。但佛教除了講四大皆空,也講大慈大悲呀。中國的墨子也提到過,兼愛與非攻。

朋友:嗯,我在百家講壇里聽到過講墨子的兼愛。那是一種對所有人不分遠近彼此的大愛。

我:真能達到這種大愛的話,那麼愛也就不存在了,進入道家的境界,相忘於江湖。

我好像又跑遠了。

朋友:其實「活著」本身是一件複雜問題,而絕不是簡單問題。就像作家畫家感受和體驗生活。你要把快樂,痛苦一併收下,細緻的感受每一個人的內在世界,每一處山水的與眾不同。才能創作出有巨大張力的作品。

我:嗯,這解決了一個感受生命,學習的問題。那麼主觀自我又該怎麼樣呢?

朋友:所有的學習體驗生命過程不都是為了發現自我,更好的成為自我的嗎?

我:這個說法比較高級。

但作為一個人,很多時候,我們一會要努力,一會又要放下。

有的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選的人生目標是否正確。

而機器人從來不會懷疑這一切,從來不會考慮自己好與不好。不會膽怯,不會憂傷,不會彷徨,更不會每天無所事事的胡思亂想。有的只是為了達成目標捨生忘死的努力!

說實在,這樣子的狀態,我只在未來機器人與追求至高理想的宗教狂熱分子身上見到過。

說到這兒,我自己忽然發現原來自己只是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於是大家都對我重新找著了北表示祝賀!

於是夜深了,局散了,努力扯了一晚上的也都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金話筒藝術團參加遼寧省經濟界文化界春節晚會
前沿和思考,原味區塊帶你走進首屆中美區塊鏈峰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