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和明朝打戰, 失敗百次能崛起百次, 為何一次就被清朝滅亡?

李自成和明朝打戰, 失敗百次能崛起百次, 為何一次就被清朝滅亡?

原標題:李自成和明朝打戰, 失敗百次能崛起百次, 為何一次就被清朝滅亡?


明朝之亡,常用的說法叫天命已亡。說明白一點就是一個組織運行到一定時候,積累的污垢太多,積重難返。


比如國民政府著名的上海經濟整頓,揚言無論多大老虎都要打。封了諸多杜月笙為代表上海頭面人物的倉庫,杜月笙倒不是沒水平的去鬧,而是去舉報。舉報四大家族裡的宋家也囤貨,這樣尼上海的整頓不得不放棄。因為宋家是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的四大支柱之一,砍了宋家就是砍了國民政府的經濟命脈。雖然也是國家的蛀蟲,但確是蔣家最主要的命脈之一。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殺死自己。不能動最大的老虎宋家,而去動上海的幾個頭面人物,這就是逼著人家鬧事。上海是當時中國經濟的心臟,上海亂了全國經濟就亂了。所以不得不虎頭蛇尾。


明朝也是的,統治者內部已經腐化嚴重。皇權衰弱,大臣們結黨營私,皇帝的話下面陽奉陰違,不能貫徹執行。各級官吏不能全心做事,而是要結黨自保。從劉邦殺韓信以來,各朝各代都有對功臣屠戮。各軍事將領都喜歡養寇自重,不權力剿匪,而絕對內部賞罰不明,軍心不穩,戰鬥力低下,各將領之間內鬥不止,不能齊心協力。崇禎帝沒有能力,剿扶不定,對農民起義認識不清。剿的時候死的大都是普通農民,扶的時候利益都給了叛亂的骨幹。這分明就是滋養骨幹們的野心,又加上明朝政治腐敗,陝西,河南連年受災,饑民遍地,讓明朝的剿匪最終功虧一簣。在軍事上全部包圍主要叛亂骨幹的時候很多,每次都因為將領作戰不積極,讓包圍圈失去作用,叛亂骨幹得以逃出。包括滿清的崛起,也是遼東系將領長期養寇自重的惡果,說到底是明朝黨爭的惡果,不管你能不能做事首先你要是我的人,不然沒有外患你的位置就坐不穩。而皇帝對養寇自重者的獎賞又鼓勵其它人養寇自重,導致軍隊整個腐敗下去,戰鬥力全無,沒有保家報國之心,臨戰都求自保。根本原因是中國漢文化歷史上不斷屠戮功臣,對中國文化人心造成了不可改變的惡果。



李自成和明朝打說到底並沒有真要了他一命,不是他能打而是明軍不想打。

到了清朝,政治清明,清朝軍隊獎罰分明,軍心穩定,經過一系列戰爭清朝鐵騎戰鬥力很強,而且打李自成是真打,趕盡殺絕的打,直到李自成死亡。如果明朝將領也一直全力打,直到把幾個樹旗全殺了。起碼可以威懾天下,再安撫饑民天下可定。然而,這一切看似簡單。對腐敗的明朝來說,都已經做不到了,因為組織糜爛了。要改革很可能要了自己的命,不改革就沒有活力和戰鬥力,最後還是滅亡。國民政府也是這樣,知道經濟需要整頓,但是又不能整,因為可能動搖統治根基。這也是歷朝歷代發展大一定時候,就變得腐化無力的原因。因為包括皇帝在內的各受益勢力,坐吃山空,腐化自私,家族越來越大,對國內民眾的掠奪越來越多,利益集團之間內部鬥爭越來越嚴重,用人越來越用聽話的無能之輩,以為這樣安全,也確實安全對他們來說但是對國家來說就很危險。



就像寄生蟲,人心嗜利,慾海無涯,直到把寄主吃死方罷。


從世界發展規律來說,沒有任何一種秩序可以長久的適應世界新生的事物。而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又絕對不會打破這種秩序,因為他們的利益靠現有的秩序保障。所以只能讓自己越來越弱,直到滅亡。明朝當時正是到了舊秩序發展到不得不滅亡的時候,將死之人,根本無力打擊敵人,消滅新生秩序。然而滿清做為一種新秩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正是穩定強大的時候,所以吳三桂引入清兵的時候,農民起義軍仍然沒有整合好力量應對強敵。就像一個小孩欺負卧床不起的將死之人還是可以,但真要和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打就只有挨打份。


所以這都是天命,符合人心,符合規律。

微信公眾號:lishizhina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的日本,為了自己發展的利益,選擇犧牲全部女性
雍正勤政十三年,「嘻笑怒罵」中的整頓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