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山腳下采沙棘

天山腳下采沙棘

終於可以開啟新篇章了,差點忘了該怎麼添加新圖文。

第一次喝沙棘汁是在山西太原,原以為是山西特產,誰承想在新疆也是隨處可見,並且品質更優。2016年9月,抽一個周末的下午,跑去溫宿縣博孜墩鄉托木爾峰自然保護區摘野生沙棘,之前毫無採摘經驗,發現沒有工具根本無法下手,果枝上滿是又硬又尖的刺,十分棘手,無奈只好無功而返。

沙棘(拉丁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一種落葉性灌木,胡頹子科沙棘屬,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中國西北部大量種植沙棘,用於沙漠綠化。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C之王的美稱。

沙棘為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Reference:百度百科)。

光圈: F/25 快門:1/200s 焦距:300mm ISO:400

光圈: F/25 快門:1/200s 焦距:300mm ISO:500

光圈: F/25 快門:1/200s 焦距:300mm ISO:800

光圈: F/22 快門:1/200s 焦距:29mm ISO:400

光圈: F/22 快門:1/200s 焦距:53mm ISO:320

光圈: F/22 快門:1/200s 焦距:24mm ISO:640

光圈: F/22 快門:1/200s 焦距:42mm ISO:400

光圈: F/22 快門:1/200s 焦距:24mm ISO:500

光圈: F/10 快門:1/100s 焦距:50mm ISO:100

賊喜劇的一幕,忽然看到一群羊走向河邊,然後齊刷刷做出了喝水的動作,這場景吧其實有點眼熟,有經驗的同學可以腦補一下高中課間男廁的景象。

光圈: F/14 快門:1/100s 焦距:70mm ISO:160

你們這...這...這,是都不要臉了麻?!

光圈: F/14 快門:1/100s 焦距:26mm ISO:250

光圈: F/14 快門:1/100s 焦距:55mm ISO:200

光圈: F/22 快門:1/100s 焦距:50mm ISO:400

駱駝刺(學名:Alhagi sparsifolia Shap.)屬豆科、落葉草本,主要枝上多刺,葉長圓形,花粉紅色,6月開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開放20餘天,結莢果,總狀花序,根系十分發達,一般長達20米。從沙漠和戈壁深處吸取地下水份和營養,是一種自然生長的耐旱植物,因為這種植物莖上長著剌狀的很堅硬的小綠葉,故叫駱駝剌,是戈壁灘和沙漠中駱駝唯一能吃的賴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駱駝草。主要分布在內陸乾旱地區(Reference:百度百科)。

光圈: F/22 快門:1/500s 焦距:27mm ISO:2500

關於器材:

機身:Canon 5DIII

鏡頭:EF24-70mm f/4L IS USM,EF70-300mm f/4.5-5.6 DO IS USM

拒絕人情投票,只為分享自己鏡頭下不一樣的世界!!

Who am I ?

一個在河南長大,

北京讀書,留學荷蘭,

生活在新疆的,,,重慶人。

一個走遍大西北卡卡果果,

跑了二十三萬多公里,

依然在路上的,

老司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everYang 的精彩文章:

從塔寺到蘭州

TAG:Fever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