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國:百味

舌尖上的中國:百味

文呂雨馨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了,承載著萬千中國人期待和注視。從前的驚艷,大家都興緻勃勃,在年味漸漸淡去的過程中似乎更有盼頭了。《舌尖上的中國》無疑是了不起的,他驕傲了中國人,也驕傲了廚師,更驕傲了文化人。

而換了配方的這一季,味道也有所不同。

廚者演繹不同

廚者,是除食材以外的靈魂。於美食紀錄片而言,主創團隊便是廚。

第三季較前兩季而言改變頗大:主廚即導演更換,以致風格有所差別,這點只需演繹半集便心知肚明;引導者即配音員替換,這一點直觀而明顯,雖只是音色不同,口吻幾乎還是從前,但是總有番變扭從心裡升起。

美食不過色香味俱全,而對於美食紀錄片,既要有好的廚師也要有好的廚者。美食要怎麼才能連在一起,而故事又要怎麼才能變得誘人,廚者的技藝展現便與此。

在影視作品中,聲音也是讓人嚮往的重要的一環。導演決定風格,而配音和配樂卻直接影響到觀眾的感觸。都戲稱李立宏連配個《動物世界》都能讓人口水直流,一個老狼倒是讓人不太適宜。

可能也不是老狼不好,亦不是劉鴻彥不如前作者,前後二者沒有孰是孰非,只是終究有了改變。

經典的招牌總是會禁錮後來者,人們容易相信經驗和熟悉的事物,而後來者卻不能不為了這個招牌而刻意去模仿。最後才越是相似,也越是不一樣。

嘗者言味不同

主創團隊的變更到最後呈現的,感知者品嘗便知。

美味自然得人心,一群一群人在為自己的家鄉美食歡呼自豪,但是也不乏失望的聲音。有人指出說不夠嚴謹:開篇就出現常識性問題,認錯食材的物種;說呈現欠佳:有些呈現非但不夠動人,還讓人感覺到有些歧視;說劇情拖沓:幾乎沒有什麼食物的畫面,故事喧賓奪主,甚至不知所云;說輝煌不似從前了……

好的廚師也不一定能征服所有的胃。雖說前作幾乎讓所有人都為之折服,而有些錯誤也不能用「個人喜好不同」來推脫。

只能說,各有所愛。嘗者各有所言。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對待文化作品時,人本來就是主觀的,而對待食物,更是。

吃尚且有所偏好,而對食物的展現方式,更是仁者見仁了。觀眾是這樣,導演也是。

我們會憤怒去批評正是因為的前作好評如潮,基於此,嚴格和挑剔便是情理之中。其實美食從不是孤立存在的,沒有感情,料理也是乏味,沒有人文,再美味也沒有人會思念。我們有時在抱怨中思念,在改變中懷念從前的味道,正如對這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

說到自己的家鄉和家鄉的美食,甚至是文化和傳統,大家都難免主觀而對立。

《舌尖上的中國》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美食而已,在美食中說人文,說風俗,甚至說整個中國人。其中的意義是大還是小,每人的見解都有所不同,而到最終展現,是該以小見大還是無窮升華,自然各自都有道理。

其實,無論是美食本身還是文化,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各有意義的。

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萬千,唯有自己知道是否合適自己。與其千般挑剔,極盡模仿,不如自選冷暖。

百味是中國,如是可見。

文章 呂雨馨

編輯呂雨馨

圖片 來自網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報 的精彩文章:

年前的「請仙」和祭祀

TAG:橙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