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明清

古玉辨別之 通過紋飾技法看年代 明清

前一陣我們說了宋、遼、金、元的玉器紋飾和雕琢技法,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明清的玉器。

明代玉雕的題材、紋飾開始出現大量的民俗和故事性內容。據《天水冰山錄》記載,常見的仙佛故事題材有「武侯高卧」「淵明愛菊」「太白醉酒」「劉海戲蟾」「八仙捧壽」「麻姑獻壽」等多種題材。明代慣用的動物紋飾有龍蟒、草獸、獅、虎、鹿、馬、羊、兔等。明代以五爪龍為龍,為皇帝專用,四爪、三爪為蟒,草獸、飛魚、鬥牛形狀也和蟒近似,供貴臣服用。有的和他物相配,如雲蟒、海水蟒、牡丹蟒、靈芝鬥牛等。鳥類有穿花凰、松鶴、雁穿蓮、海青天鵝等。植物有歲寒三友、牡丹、葵花、菊花、荷花、石榴、靈芝等,或作折枝花卉,或與鳥獸相配。此外,也有雕福、壽、喜、佛等字為飾的。

明 白玉鏤雕蟠龍紋帶環

明 白玉葵花杯

明 白玉飛雁穿花橢圓牌

明 青玉羲之愛鵝

明 玉菊花牌片

明 青玉卧馬

明代又盛行以圖案為底紋或邊飾,有朵雲、流雲、海波、萬字、壽字、喜字、菱花、瑣文、迴文、香印、卷草等。

明 白玉鏤空雲龍玉帶銙

明 白玉迴文幻方

明 白玉鏤空福壽方牌

明代很多圖像有諧音隱喻之意,馬背上面一猴為「馬上封侯」,二隻綬帶喻「雙壽」魚表示有餘,羊表示「吉祥」,蝠鹿喻「福祿」,一枝荔枝喻「一本萬利」,田螺蝸牛謂之「生生不已」,石榴,蓮房喻多子等。

明 鏤雕荔枝嵌飾

明代圖形、紋飾多是以簡單的形象拼湊來表示世俗吉語和祝頌,並沒有很深刻的構思,雖然也有比較好的作品,但大部分都是俗套,模仿。其龍、鳳、麒麟、鹿、鶴等只是些經過誇張的程式化的輪廓,底紋也很粗糙,雖初看玲瓏剔透,有一定裝飾效果,可不耐細看。宋元時玉雕在大手法一致下,每件仍然有自已的特點,所以雖屬於工藝美術品,卻具有某些藝術創作的性質。而明中期以後則出現用現代手法做的成批製品,藝術水平下降。這大約和商品化的大量製作有關。

明 鏤雕雲鶴鉈尾

明 鏤雕龍紋帶板

明 透雕麒麟花卉紋玉帶板

明後期蘇州玉工獨樹一幟,它改用淺而秀雅的雕法,又改造了一些紋飾。如宋元時已把漢代的龍、螭的四肢改為卷草紋狀,稱草龍。在明代蘇作中又改為方折,形成新的式樣。隨後大量用作「子剛牌」的邊框,成為蘇作最喜用紋飾,沿用至清代。蘇作還首創以山水畫和書法藝術進入玉雕。下圖的山水和拓片圖都屬吳門派四大畫家中的文微明一派。

明 青玉環把有蓋樽

明 雕山水鎮紙

清代大體上沿用明代的圖案紋飾,一般組織的更巧密些。清中期乾隆皇帝酷愛古玉,在他倡導下,製作玉器上加古風紋飾成為一時風氣。但清代仿古器不掩蓋時代本色。下圖為乾隆仿新石器時代玉斧,兩側有「乾隆年制」及「時、辰字第十二號」的銘文;斧下半仿山東龍山文化獸面,但易單線為雙鉤,上部又加西周以後才有的皮毬紋,其間又刻宋以後才有的方格底紋,在同一器上並用龍山、西周、宋三代紋飾,並有乾隆銘文,充分表明了乾隆時期仿古器的特點。

清 仿古玉斧

乾隆年制四字款

清宮大量仿古器皿有的甚至在仿商周青銅器形上加後代的龍鳳螭紋。實際上,清乾隆時的仿古器是集各代器形紋飾,按當時好尚重新組織於一器上,以本時代雕琢手法出之,不是單純的仿造。

清 和田黃玉獸面紋活環壺

清 和田青玉獸面長方爐

清 和田青玉召夫鼎

明前期玉雕技法尚有宋元以來深層立體鏤雕手法的影子,中期出現分層鏤雕的手法,先用減地留出上層圖形,在降低了地子上鏤雕圖案,再把上層圖形用壓地,加陰線等手法加工。如下圖。這種用繁密鏤雕底紋襯出圖形的手法很像織錦、雕漆的特點,或是受期影響所致。這種雕法乍看有較強的裝飾效果,似繁實簡,便於商品化大批製造。

明 鏤雕花葉橢圓形帶飾

明中期的蘇作正與之相反,喜雕陽文,地子極淺而且光平如鏡;紋飾細膩勻凈,無強烈凹凸變化,追求文靜秀雅效果。下圖相比就可以看出明顯的差別。

清代玉雕技藝比明有較大的發展。乾隆時所雕大禹治水玉山子重九千斤,需多人同時工作,雕飾繁密,凹凸變化大,說明這時琢任何器件在技術上已不存在困難。清代玉雕器件上喜雕凸起很高的高浮雕或出廓的龍、凰、螭獸之類,雕琢工作量很大。清代仿古器不論仿戰國、漢、唐、宋所雕紋飾都極精工,磨光度高,甚至髮絲線溝和小卷渦也可磨光,不露出砂碾的毛刺,也表現出較高的技術水平。

清 和田青玉蟠螭紋斜方瓶

清 和田青玉鏤雕梅花紋瓶

綜觀清代玉雕,特別是乾嘉宮廷定製品,技術極為精湛,有的甚至明顯含有炫耀其雕琢技能和宮廷人力物力之意。但相當一部分器物反映出忽視構思、創稿,在整體形象和紋飾布置尚未考慮成熟時,即傾全力於細部的雕琢和修飾,這就限制了它取得更大的成就,導致藝術水平遜於技巧水平。

===再讀一篇===

如果你喜歡本文肉容,記得轉發留言點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庫說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古玉辨別之 「漢八刀」與蒲紋的淵源 「跳刀」是漢玉的標誌?
具有強烈文化魅力的紅山文化玉器 下

TAG:哈庫說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