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萊塢六大洗牌的一年:迪士尼稱霸與中國資本憂患

好萊塢六大洗牌的一年:迪士尼稱霸與中國資本憂患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研究平台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從去年開始,好萊塢六大巨頭經歷了一系列變更、市場洗牌。好萊塢六大各自有哪些重大變化,它們在2017年的票房市場表現如何?

作者:Hardcandy

從去年開始,好萊塢六大巨頭經歷了一系列變更、市場洗牌:迪士尼收購福克斯,穩坐首位;AT&T欲與時代華納合併遭美國司法部反對;環球很可能成為下一次大型收購的主角,而索尼和派拉蒙一直在巨頭的市場瓜分中墊底掙扎。好萊塢六大各自有哪些重大變化,它們在2017年的票房市場表現如何?三文娛將分析好萊塢六大在2017年的系列關鍵數據和背後的原因。

好萊塢六大是誰?

一般所說的北美影視巨頭,指的是北美地區幾個大型的涉足娛樂行業多領域的多媒體集團,或者它們旗下的電影發行分銷子公司。這幾家公司在每年特定的市場中,各自持續佔領著一個比較顯著的份額,總計則能佔據北美市場九成的票房收益。北美影視巨頭不僅可以指代這些媒體集團(如包含了主題樂園業務的迪士尼大集團)、也可以特指該媒體集團旗下的主要電影公司(如迪士尼影視娛樂公司)。

好萊塢六大,則是特指這些巨頭中,總部設立在好萊塢附近,活躍時間從好萊塢黃金期(二十世紀30-40年代)至今的電影公司。它們是:迪士尼、二十世紀福克斯、環球影業、華納兄弟影業、派拉蒙電影公司和索尼影業。這六家好萊塢巨頭每年在北美票房持續佔有市場80%以上的份額。它們在電影的製作和發行上也各有其特色。如迪士尼專註青少年兒童特別是動畫電影的發行,二十世紀福克斯旗下的探照燈電影公司專註藝術電影,索尼影視的特長則是類型電影。

好萊塢幾家巨頭經歷了幾番更迭和替換。如在1930年代身為美國電影業8家大公司之一的雷電華電影公司,它出品了如《白雪公主》等著名影片,在1950年開始衰退。另外還有在1980-2000年左右隨著美國電影業的全球化布局,而成功開拓海外市場的米高梅影業(MGM),在90年代因為沒有抓住新特效技術和動畫科技的商機,而受到皮克斯和夢工廠的巨大衝擊。2010年11月,米高梅公司宣布破產託管。

(source:box office mojo)

從好萊塢六大巨頭過去十年佔據北美市場份額的變化,可以看到一些六大變遷的基本情況:總體上來看,從2006年到2017年,好萊塢六大合計佔北美總票房市場份額的80%左右,比較穩定。分個體看,迪士尼的份額逐年攀升,在2014年及之前,份額一直在約15%左右,近兩年攀升至20%以上,穩坐第一,甚至在2016年,單獨迪士尼一家就佔據了北美票房市場的1/4;環球在過去十年不斷攀升,在2012年以前一直都只有不到10%的份額,2015年異軍突起,當年甚至打敗了迪士尼,佔到北美電影票房市場份額的21.9%,近兩年環球的市場份額則穩定在13%左右;華納兄弟近十年的北美市場份額一直穩居高位,佔18%左右;索尼和派拉蒙的份額則逐年下降,特別是派拉蒙,由十年前的15%左右,縮水至2017年的4.8%,在過去6年中,派拉蒙在好萊塢六大里一直居末位。

另外,除了這六大之外,獅門影業也表現突出,在2013和2014年的北美本土市場份額都能擠進前六。2017年,獅門影業份額為8%,領先於派拉蒙(4.79%)。

好萊塢六大洗牌:六大變五大

在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這六大公司宣布多起收購合併案,多有「洗牌好萊塢」的趨勢:首先是迪士尼天價收購福克斯,撼動娛樂影視業版圖,讓好萊塢六大變成了五大,也讓迪士尼穩穩坐上了好萊塢巨擘的首把交椅;華納兄弟期望與AT&T合併,卻以違背反壟斷法名由遭到美國司法部阻撓;環球影視最近的成績亮眼,華爾街紛紛預測環球是否會受迪士尼收購福克斯一案鼓動,也擴張業務與之一搏;而索尼卻在經歷高層變革的動蕩,派拉蒙則因為近年表現不佳,在母公司維亞康姆和CBS的合併討論中顯得岌岌可危。詳細的近況和分析如下:

最重磅: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坐穩首位

去年好萊塢收購最重磅的消息,無疑是迪士尼宣布以524億美元的天價買下21世紀福克斯的大部分資產,具體的交易細節和業務變動之前三文娛已經在《迪士尼宣布524億美元收購福克斯!總價將達661億,死待X戰警阿凡達都拿下》一文中詳細分析過了,也是因為這次併購,迪士尼坐穩了好萊塢的首把交椅。

(福克斯對迪士尼售出的業務)

為什麼迪士尼要買下福克斯?簡要來說,尋求更大業務版圖、更多優質版權、謀求內容和發行通道的多方資源,成為迪士尼不進則退的必然選擇。迪士尼雖然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娛樂帝國,擁有大量新聞、影視和娛樂業務,但是隨著Netflix亞馬遜等科技公司改變了用戶的觀看習慣,媒體行業正經歷過去從未有過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迪士尼的付費電視業務持續低迷,謀求更多發行通道和內容整合成為必然。迪士尼收購福克斯的業務包括有線網路業務、電影和電視工作室、流媒體在線電視Hulu的股份和國家地理在內的其他業務。X-Men、死待、阿凡達、星球大戰首部等多個IP盡收囊中。

另外,可以針對範圍更廣的成人用戶群開展商業廣告合作。迪士尼目前的有線電視網路用戶主要是兒童和家庭,所以他們廣告合作是比較局限的,而擴大了電視網路群之後,意味著迪士尼可以擴展自己的用戶層,開展更廣泛的廣告合作。

(這項收購使迪士尼成世界最大娛樂公司)

根據2017年北美本土票房的統計,迪士尼2017年在北美本土票房市場份額第一(21.8%),華納兄弟緊隨其後(18.5%),而福克斯擁有大概12%的份額,在收購完成後,以2017年的北美本土票房預估,迪士尼在電影行業中的份額將膨脹至整個市場的近1/3,本來份額與迪士尼相近的華納兄弟將難以望其項背。

(source: cartoon movement,原標題為:迪士尼買下福克斯,Netflix成路人甲)

最坎坷:華納兄弟賣身遭美國司法部審查,恐違背反壟斷法

這邊廂好萊塢六大中間的兩家順利合併,那邊AT&T(美國第二大無線運營商)收購時代華納(華納兄弟母公司)一案卻並不順利。美國司法部於去年11月上訴,希望阻止AT&T收購時代華納。原因是擔心可能觸及反壟斷法:這項合併案一旦成功,行業寡頭很有可能形成壟斷,抬高付費電視的支出、競爭對手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行業有可能脫離良性發展,從而阻礙在線視頻的發展。而AT&T和時代華納則稱這次屬於垂直合併案例,這種合併在過去幾十年都沒有涉嫌壟斷的先例。根據最新的消息是,根據法官的命令,AT&T和時代華納要搜集呈案同行公司迪士尼、福克斯、維亞康姆以及發行商康卡斯特等的數據信息以佐證觀點。

AT&T給出的收購時代華納的價格是850億美元。AT&T如果成功收購了時代華納,無疑華納兄弟將獲得更廣泛的發行網路,但是使用AT&T以外其他運營商的用戶,將很有可能在收看時代華納旗下HBO或NBA時,受到一些限制。

最期待:下一次收購合併案的主角將是環球?

在迪士尼和華納相繼參與合併收購之後,投資人和分析師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環球,鑒於NBC環球的母公司康卡斯特是美國最大有線電視公司、美國最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也鑒於NBC環球在2017財年的表現和為母公司業績所做的貢獻,大家圍繞的問題並不是環球會否乘勢收購其他工作室,而是環球將會收購哪些工作室?業界猜測的熱門對象是獅門、還有正和CBS討論合併的維亞康姆,如果康卡斯特真的收購了維亞康姆,那麼環球影視和派拉蒙就成為一家了,好萊塢五大也將變四大;但是,也許更理性的推測,是環球將從一些小的工作室(如A24,STX等)收購起,而不著急效仿迪士尼的巨頭聯合。

近期環球最大的水花要數撤股東方夢了。一年半以前,康卡斯特以38億美元收購夢工廠,後者併入NBC環球旗下,與環球影業並列。東方夢工廠主要為美國夢工廠做中國地區發行、並聯合製作了《功夫熊貓》,本由康卡斯特持有45%股權。而就在最近,由華人文化為首的中方財團已全資控股東方夢工廠,將其改名為PearlStudio。

動蕩不安的索尼:

在這個月初,索尼影視娛樂的主席TonyVinciquerra在接受採訪時說,索尼娛樂的運營已經走到了或增長或被收購的「危急存亡的關頭」。Vinciquerra強調電影娛樂業的製作和發行正走向全球化,同時受到科技巨鱷公司如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的威脅和影響。「迪士尼收購21世紀福克斯大部分資產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我預計未來幾年之內,主要製片公司的行列將從六個減少到三到四個。」

他的危機感不僅停留在口頭層面,就在接受採訪之後的一周,索尼影視撤下了三位高管:國際頻道總裁Andy Kaplan、家庭娛樂業務負責人Man Jit Singh和首席電視營銷官Sheraton Kalouria,這一舉措意在緩解工作室「頭重腳輕」的局面,實現精簡管理,但也再次引發了業界關於索尼是否會出售其影視業務的猜測。之前索尼CEO平井一夫宣布退休,公司原CFO吉田憲一郎負責公司業務時,就有猜測說重視利潤和數字的吉田很可能會對索尼影視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變革,雖然2017年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和《蜘蛛俠:英雄歸來》表現不錯,但是《超能敢死隊》和《表情奇幻冒險》(The emoji movie)的票房和口碑失利皆為索尼影視帶來重創。

依舊墊底的派拉蒙:

最近,如前文已述,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最近正在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談合併事宜,上一次這兩家公司討論合併的可行性也就在短短兩年之前,那次的合併討論失敗之後,CBS和維亞康姆的股價分別下跌了6%和3%,然而這次,也許是被迪士尼收購福克斯所激發,也或者是受到了華爾街的壓力,兩家公司又坐下來再次討論合併的可能性了。

在母公司維亞康姆和CBS的洽談中,派拉蒙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首先是因為派拉蒙影業近幾年表現不佳,在好萊塢六大中一直墊底,管理層動蕩不安,去年甚至還在市場份額中落後於獅門影業,且未獲得一項奧斯卡提名;另外,CBS也有自己的影視公司,在2007年成立之後,雖然並沒有很多震驚四座的成績,但是積累了一些影片成績,無疑在大範圍的業務上,維亞康姆和CBS是能夠相互補足,構成大共同體的,但是在影視業務上,派拉蒙和CBS影視公司註定有一方要有些犧牲和妥協。

好萊塢六大在中國的表現

在2012到2016年年間,好萊塢六大共計有145部電影在中國上映。 而在中國市場上,得益於漫威宇宙的多部電影,迪士尼也成為好萊塢六大中最成功的,截止2016年,迪士尼的電影收入在中國市場上已經達到136.3億人民幣(約19.7億美元),平均每個系列電影的票房達到4.86億人民幣(約7000萬美元),將其他好萊塢競爭者遠遠拋在後面,索尼的收入只有迪士尼的約1/3。

好萊塢六大2017年的表現如何?

北美總票房的情況基本反映了本土票房增長的乏力,以及海外票房發展的迅猛之勢:2017年北美本土票房比2016年下降1%,達到100.49億美元,如果加上海外票房的話,2017年則獲得全球共280億美元票房,比2016年上漲7%。

(source: box office mojo)

再看六大總體的票房成績:2017年,好萊塢六大年票房成績總計235.4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90.7億美元,海外票房總計144.7億美元。迪士尼在北美本土票房中拔得頭籌,獲得24.7億美元票房,緊隨其後的是華納(20.3億美元);在海外票房中,依舊是迪士尼表現最佳,共計獲得35.2億美元,其次是環球(32.4億美元)和華納(29.1億美元),總票房來看迪士尼穩坐第一,共計獲得59.7億美元。華納和環球的差距並不很大,分別是49.4億和47.1億美元,然而,如果把迪士尼剛收購的福克斯算上的話,那麼迪士尼總計獲得92.5億美元票房,遠遠將環球和華納拋在後面,穩坐霸主位置。

(source: box office mojo)

迪士尼上線的影片並不是最多的,但它的影片平均票房(本土+海外)最高。2017年,迪士尼共上線8部影片,影片平均票房7.5億美元。索尼影業上線影片最多,共有14部,然而單部影片的平均票房最低,只有不到2億美元。

(source: box office mojo)

2017年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是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總票房高達12.6億美元,其次是環球的《速度與激情8》和迪士尼的《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分別獲得總票房12.4億和12.2億美元。

2017年北美本土的票房冠軍是6.9億美元的《星球站:最後的絕地武士》,海外票房冠軍是《速度與激情8》,獲得了驚人的10.1億美元,也是2017年唯一一部海外票房過十億美元的影片。

高投入高票房的爆款電影是拉高廠商收入的強動力。在2017北美票房前10名中,迪士尼就佔了六席。大製作大IP讓迪士尼的2017年賺得盆滿缽滿。環球雖然在單片前10名中只有兩部影片,但這兩部都突破了總票房10億美元,高票房的影片拉高了環球的總體收入,雖然福克斯2017年有四部電影居於12-20位,但是因為不敵環球的兩個強拳,去年的市場份額甚至不如環球(福克斯12%,環球13.8%)。

好萊塢六大與中國

從資本的角度來說,2017年是中國資本在好萊塢收緊的一年。受特朗普政府上台和十九大的影響,中美雙邊均在投資合作上比以往更為謹慎:萬達等國內企業對好萊塢影視製作公司的多個注資項目在2017年都擱淺或停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華樺傳媒與派拉蒙影業的融資協議失敗。去年年初,派拉蒙影業、中國上海電影集團和華樺傳媒三方達成協議,上影集團和華樺將向派拉蒙注資10億美元,為派拉蒙未來三年的電影製作提供25%的資金支持,華樺傳媒也成為《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的中國獨家合作夥伴。然而,去年11月,派拉蒙宣布了此項注資計劃夭折,這給派拉蒙無疑是雪上加霜。

從票房的角度來說,2017年的好萊塢在中國市場上仍是豐收的一年。內地2017年年度票房共計559億元,其中進口總票房256億元,佔比48%,相較於2016年,進口票房增幅約34.7%,其中《速度與激情8》成為進口票房冠軍,共獲得票房26億元,亞軍《變形金剛5》獲15億元票房,十億票房俱樂部里的其他好萊塢影片還有《加勒比海盜5》、《金剛:骷髏島》、《尋夢環遊記》《極限特工3》、《生化危機:終章》和《神偷奶爸3》。非好萊塢的影片《摔跤吧!爸爸》一舉拿下12.99億的票房,顯示了中國觀眾與美國觀眾觀影口味的差異,也昭示了非好萊塢影片在中國內地的潛力,但是十億俱樂部的影片中,絕大部分仍然都是好萊塢影片。

END

............................................................

三文娛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研究平台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企鵝號、QQ看點、B站專欄、貓眼、時光網等,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文娛 的精彩文章:

《全職高手》年度追番人數最多,《一人之下》《熊出沒》《少年錦衣衛》分平台點擊霸榜
1.4億活躍用戶音樂平台Spotify提交上市申請,估值達200億美元

TAG:三文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