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滴滴改了組織架構,就能改變世界嗎?

滴滴改了組織架構,就能改變世界嗎?

根據騰訊科技的消息,日前,滴滴CEO程維和總裁柳青聯名發布了公司內部信,宣布完成了新一輪架構的調整。

這次的戰略調整落實了程維在年會上宣布的兩項戰略調整:第一,繼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品質出行事業群後,將戰略部、國際業務事業部和金融業務事業部將合為戰略事業群;第二,智慧交通團隊會由虛入實,從智慧交通FT變成智慧交通事業部。

成立的戰略業務事業群包括了戰略部、國際事業部、金融事業部三個部門。負責人為原戰略部/國際業務負責人朱景士,同時他還繼續兼任戰略部和國際事業部負責人。

新調整的智慧交通事業部,目的是為了解決智能交通問題,例如提供治擁堵方案、提高出行效率。該部門繼續由原智慧交通FT負責人章文嵩負責。事業部又細分為:由劉向宏領導的城市交通業務;由章文嵩任GM、戰略部劉西帝任AGM的公共交通業務;和由楊毅領導的車載設備業務。

內部信中還提到,滴滴的汽車資產管理中心在2017年首次實現盈利,而這是滴滴重資產運營上重要的第一步。

這些內容程維在2月10號的滴滴年會上都有過透露。

程維在年會上總結滴滴的2018戰略方針是:內外兼修、多線布局、穩中求進。同時他還解釋了滴滴的「太極戰略」:一邊是圍繞著乘客、圍繞著司機提供的服務,一邊是圍繞著車主和汽車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平台。程維稱要讓這個太極球「轉起來」。

總裁柳青也給出一組數據:滴滴在2017年運送的乘客超過了100億人次。在過去的三年里,滴滴從單一業務迅速成長到多元業務,人數從700人增長到8000多人,並直言滴滴的組織成長沒有跟上業務,需要補課,滴滴在經歷「成長陣痛」。她當時就預告滴滴將會在內部推出多個項目,嘗試解決組織成長的問題。

2017年在滴滴內部看來是蟄伏的一年,這就不得不提到2017年競爭對手間的高調競爭了。

2017年,王興在沒有跟程維「打招呼」的情況下,上線美團打車業務,依託於自身相對成熟的外賣APP,美團開始在幾個城市布局網約車,並且,這些競爭者還發起了補貼大戰,用降低抽成和加大補貼來招徠司機與用戶。

美團在初期試水的7個城市中,將傭金抽成降到了8%,還一度宣稱對司機限量零抽成,北京前五萬名註冊司機的前三個月就可享受零抽成福利。並砸錢用高額補貼來吸收司機。老牌出行品牌易道也在連續四次下調傭金之後,乾脆宣布春節期間6個城市的車主免傭金。

除此之外,神州專車、首約汽車也都在虎視眈眈。

財經雜誌文章《滴滴的戰爭與和平》中就有提到:

滴滴同時面臨著複雜的處境——層出不窮的挑戰者、與股東們的關係、與被投企業微妙的博弈。

況且競爭者們跟滴滴一樣,並沒有僅滿足於網約車市場,而是試圖在新能源、無人駕駛、指揮交通和智能出行等更寬廣的領域發力。滴滴的目標也同樣是分食者們的目標。

再加上,各個城市陸續出台的網約車新政,也是一個個不小的挑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對網約車新政的徵求意見稿可謂嚴格。

除了國家規定的各項標準外,網約車還被要求駕駛人是本市戶籍、駕駛車輛擁有本市牌照等等,甚至出現了車輛軸距大於2700毫米這樣的嚴苛條件。而根據新浪科技的報道,滴滴方面統計過,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也就是說不足1/40。

而在北京市網約車徵求意見稿公布後,某汽車租賃公司當時就有約1/3的司機退了車。

「2017年,我們沉澱下來,『蹲下來』,是為了接下來能夠更好地『跳起來』。」程維在滴滴年會上這樣講。但政策趨嚴和競爭激烈的網約車市場,「蹲下去」的滴滴,會迎來「跳起來」的2018年嗎?

這裡附上內部信全文:

親愛的小桔人:

農曆新年快到了,祝大家新春快樂!

2017年,是滴滴歷史上戰略性的一年。我們在公司的第一個五年收官時提出五個戰略關鍵詞:修鍊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全球布局、洪流落地。一年來,在五大戰略的引領下,我們在方方面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7年,也是滴滴修鍊內功的一年。我們不斷提升組織能力,推動安全體驗效率增長。以安全為例,這是滴滴最重要的良心指標。2017年,我們投入巨額資金和技術資源建設更完備的科技安全體系,安全事故率下降了21%。這一年,我們升級了價值觀,把創造用戶價值寫進了價值觀第一條,在體驗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NPS、用戶滿意度都有紮實的提升。

智慧交通方面,與濟南市深度合作,智慧交通誘導屏增加了非常實用的至重要交通節點預計到達時間(ETA);首創的智慧信號燈已經服務了全中國超過1200多個紅綠燈,平均降低10%~20%的擁堵時間;潮汐車道之優化擁堵,提升通行效率。我們已經開始為20多個城市提供治擁堵方案。

專車事業部歷經2年多發展,展現出優秀的戰略定力,堅持「體驗」為產品核心,不斷修鍊內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務生態體系,為滴滴塑造服務基因,用服務贏得口碑。2017年,在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實現了司機全認證,在安全、體驗、效率、增長、品牌建設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步,順利達成了公司「專車決勝」的戰略目標。

全球布局上,巴西團隊成功幫助巴西本土最大的共享出行企業99,實現了技術和運營效率的改進,既服務了當地用戶,也幫助了當地產業升級。巴西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滴滴對99的收購是拉美科技界一次里程碑式的交易,也是滴滴國際化戰略升級的關鍵一步。在亞洲地區,通過台灣的合作和香港的品牌升級,我們已經開始向三地同胞提供大中華區的計程車漫遊服務。同時也在日本成立了合資企業,準備進入日本主要城市。

洪流落地,關乎滴滴的一個重要使命:成為未來汽車共享運營商,2017年我們在汽車資產管理、汽車金融服務、維保服務、充電網路建設上都初顯鋒芒。汽車資產管理中心在2017年實現了盈利,成為全球同行的一個標杆。在重資產運營上這重要的第一步,再次告訴我們,滴滴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們的進化能力。

2018年,滴滴將持續深耕國際化,我們將持續投資於AI能力建設和智慧交通方案的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海外運營與合作,積極推動全球交通與汽車行業的變革。2018年,也會是挑戰的一年,是組織需要持續進化的一年。經過多輪討論,新年伊始,公司將對組織陣形做如下升級,堅定我們對戰略的選擇和穩步加快組織進化的步伐,支撐戰略落地:

升級智慧交通FT為智慧交通事業部,智慧交通FT負責人章文嵩將繼續任職智慧交通事業部負責人。智慧交通事業部包含三部分業務:劉向宏(Henry Liu)領導的城市交通業務,章文嵩任GM、戰略部劉西帝任AGM的公共交通業務、楊毅領導的車載設備業務。智慧交通事業部致力於打造全球智能交通引領者。智慧交通事業部致力於打造全球智能交通引領者。另外,AI Labs在1月26日成立,由葉傑平教授負責組建,致力於成為引領全球智能交通的前沿科技實驗室,為滴滴開啟科學研究新紀元。

成立戰略業務事業群,包括:戰略部、國際事業部、金融事業部。原戰略部/國際業務負責人朱景士(Stephen Zhu)擔任戰略業務事業群負責人,並繼續兼任戰略部和國際事業部負責人。戰略業務事業群將持續打造尖兵,在投融資、戰略重點業務升級、國際化、新業務孵化等領域為公司看清航向,並不斷提供動能。

原專車事業部總經理&戰略高級總監仇廣宇(Tony Qiu)為國際事業部拉美區域負責人,向Stephen彙報,原巴西業務負責人顧濤擔任國際業務新區域負責人並在過渡期繼續帶領拉美其他市場業務,原巴西團隊運營負責人馬林擔任拉美運營負責人,向Tony彙報。

Tony於2015年5月加入戰略部擔任戰略高級總監,在投融資領域、事業部戰略賦能方面不斷突破,2017年2月正式被任命為專車業務負責人,並在2017年帶領團隊取得「專車決勝」戰役的勝利。

顧濤2016年9月加入滴滴,歷任總裁辦主任和巴西業務負責人,在國際化元年,率領赴巴西團隊,整合資源,將滴滴的產品技術、業務運營經驗等成功帶入99,奠定國際業務拓土成功的基礎。

馬林2015年8月加入滴滴,任快車華南區區總,2017年2月加入巴西團隊開赴巴西並帶領團隊取得了0到1的突破,為99運營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原曼哈頓升級為金融事業部,曼哈頓負責人劉曉宇為金融業務負責人,繼續向Stephen彙報。金融業務以科技手段賦能金融行業,致力於為滴滴司機和用戶提供保險、信貸、理財、支付、汽車金融等優質普惠金融服務,進一步提升安全、體驗等指標,裨益出行生態各方,讓出行場景更加美好。

在品質事業群方面,調任龔昕出任專車事業部總經理,向付強彙報;趙輝接替龔昕,任代駕事業部AGM,向付強直接彙報。未來,專車將繼續在網約車市場迎接激烈競爭同時獲得盈利,打造專車獨立市場品牌。品質事業群也將探索服務生態體系,為滴滴塑造服務基因。

龔昕於2015年3月加入,歷任產品、用戶運營負責人,2016年任代駕事業部負責人,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帶領代駕事業部由毛利上岸走向盈利,全面完成各項指標,並實現安全、服務、規模、品牌的全面領先。

趙輝於2016年7年1月任代駕事業部用戶運營負責人,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著力於構建用戶增長、數據Growth、會員體系的建立,通過數據驅動、場景運營體系及城市化機制等,帶領團隊實現用戶價值,快速推動2017年代駕事業部業務的增長。

2018年的戰略關鍵詞是內外兼修、多線布局、穩中求進。我們要揚帆起航,為成為世界級的科技公司不斷接受挑戰、勇往直前、乘風破浪!我們仰望星辰大海,我們也腳踏實地,保持對用戶、對司機、對合作夥伴的感恩之心、敬畏之心,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初心。2018,Let』s change the world together,2018年,我們一起加油!

Will & Je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被王思聰、周鴻禕們抄成風口的直播答題,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網易雲音樂得救了?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