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有個皇子,在武當山上埋下3件東西,不久後皇帝派人捉拿他

朱元璋有個皇子,在武當山上埋下3件東西,不久後皇帝派人捉拿他

明朝開國後,明太祖朱元璋幹了一件大蠢事。為了保證明朝皇權千秋萬代牢牢攥在朱家後人手中,朱元璋採取了個十分危險的辦法。他把功臣宿將屠戮一空,從他們手中奪回的軍政大權,交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分封他們到各地擔任藩王。他自認為這樣一來,明大朝的所有權力,都被朱家子孫把持,朱明王朝從此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了。

《明史竊》記載,朱元璋費盡心機搞完這一切後,洋洋得意地對皇太孫朱允炆、也就是日後的建文帝說:「我讓各位藩王鎮守四方,使得邊疆安寧,日後你可以坐享太平。」朱允炆對朱元璋的這套把戲卻不太看好,他一針見血指出:「胡虜作亂,各位藩王可以鎮壓抵禦他們。萬一藩王們要是作亂,我該怎麼辦?」朱元璋聽後「默然良久」,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想過。

朱元璋的一個昏招,把年輕的建文帝朱允炆逼進了死胡同。放手讓藩王們發展壯大,簡直是養虎為患,遲早必成大害;而動手裁減藩王勢力和利益,無異於狼嘴裡奪肉,很可能導致藩王們狗急跳牆,拚死一搏。最後建文帝還是選擇了防患於未然,趁著藩王們尚未成氣候,來個先下手為強,明朝歷史上慘烈的「削藩」開始了。

建文帝的削藩,本質上是因為爭奪皇權而導致的骨肉相殘,與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如出一轍。在削藩行動中,朱元璋的兒子們被以各種理由和各種手段,削除爵位,剝奪封地,取消特權。這還算素的,有些藩王素來與建文帝有矛盾,被建文帝趁此時機,搞得家破人亡,半世富貴化為煙雲。消息很快傳到荊州,湘獻王朱柏聽到風聲後,如坐針氈寢食不安。

湘獻王朱柏,是朱元璋的第十二個皇子,洪武十八年到荊州就任湘獻王。朱柏不是那種沉淪聲色犬馬的紈絝子弟,他自幼習文練武,飽讀詩書,且擅長騎射,也稱得上是青年才俊。雖然與帝位無緣,朱柏對自己的藩王生活也很滿足,讀書習武之餘,他經常雲遊名山大川,飽覽河山風光,還對道教產生濃厚興趣,並且頗有心得。

就在朱柏以為,他將在富貴寧靜的生活中度過一生時,建文帝削藩的消息傳來,各地藩王們的凄慘下場,讓他也不由得心驚肉跳。雖然捫心自問,他毫無任何謀反居心和行為,但看皇帝的意思,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自己這一關恐怕不好過。愁腸百結之餘,他忽然想到了求仙問道,祈求神靈保佑自己度過此劫。

朱柏向來崇信道教,對道教名山武當山也比較熟悉。建元元年,朱柏上了武當山,在山上道人的協助下,舉辦了一場消災祈福的儀式,希望能獲得神明庇佑。按照歷代帝王將相的傳統,朱柏還進行了投龍簡儀式,把金龍、玉璧、玉簡3件東西,埋存在武當山上,希望憑藉這種方式,讓他的心愿直達上蒼。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該來的還是會來。在殘酷冷血的皇權面前,一切都顯得蒼白無力。建文帝已經把他提上日程。《明史》記載,「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訊」。有人告發朱柏謀反。告發他謀反的內容,各家史料記載不一,有的說他建造王府時,擅自使用六根盤龍石柱,屬於嚴重的逾制。有的說是因為周王、齊王謀逆案中有人供出了他。

無論那種理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皇帝想讓他在這個世界上消失。《罪惟錄》記載,建文帝派遣的將士偽裝成商旅,把兵器藏在貨物中,迅速抵達荊州,把朱柏的王宮團團包圍起來。朱柏眼見大難臨頭,自己即將無辜遇害,心中悲憤交加。他還頗有幾分血性,不願像其他藩王那樣束手就擒,在屈辱和痛苦中被折磨而死。

《罪惟錄》記載,朱柏命人把家眷們全部關閉到內室,在宮殿周圍堆積柴草,然後痛飲一番,放了一把火點燃巍峨的王宮,自己「乘白馬,執弓躍入火中死」。用自己的生命表達了對建文帝的憤怒與抗爭。朱柏死後僅僅三個月,燕王朱棣眼看下一個倒霉的輪到自己,奮起舉兵造反,掀起靖難之役,推翻了建文帝統治。建文帝最終死於烈焰之中。朱元璋做的蠢事,引發了如此慘烈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留下一條家法,朱棣偷偷改了4個字,結果給子孫惹來4場橫禍
趙匡胤曾被一女子痛打,北宋皇帝更是不爭氣,經常被女子欺負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