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移民紐西蘭後,他們後悔了……

移民紐西蘭後,他們後悔了……

作者:太平洋玫瑰

好報 (ID: haobaonet) 授權轉載

01

走還是留,是個艱難的決定。

前段時間,群友寫了一篇關於移民的文章,表達了自己在走與留之間的矛盾和困惑。文章發出後,在群里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好多人都說,他們也想移民,但卻很難做出決定。

今年,我還未回國,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先回去休假了。她對我說,今年好奇怪呀,大家都在問移民的事,好多人都想出來。

我回國後,也有好多朋友和我討論移民的可能性,或是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問題,可見,這個話題在國內的熱度。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那些明星大腕和有錢人就更不用說了。

2013年10月,導演賈樟柯的一則微博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他說:「昨天聚會才知道,在座的十幾個朋友除我之外,都辦了或正在辦移民手續,這讓我非常震撼。」

微博一發出,引起上萬網友的轉發和討論。有人說,他是被污染、高房價、轉基因食品嚇走了。但不管怎樣,做出移民這個決定,實屬不易。

這裡不討論投資移民的有錢人,他們可以來去自由,不用考慮生計。

普通人移民,需要放棄國內的一切,背井離鄉,語言不通,文化迥異,謀生困難,這不是一個輕鬆的選擇。應不應該移民,隻言片語豈能言盡。

當人們決定離開故鄉,奔赴他鄉時,一定會有不得不的理由。否則,有誰願意放棄家園,拋下親人,舍掉事業呢。

想當年,闖關東,下南洋,都是為了一口飯,那是最低的生存要求。現在,我們想要的更多。

02

移民,你後悔了嗎?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移民,這是肯定的,但在做出決定時,往往會忽略很多因素,或是過於樂觀,從而導致了草率的決定。

對有些人來說,移民完全是錯誤的選擇,在新的環境中,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時間越久,悔意越深,但卻無法回頭。

2007年,我認識了H和她的丈夫W,當年他們38歲左右。在國內,H是中學老師,W畢業於名牌大學,在一個省會城市的旅遊系統工作,官至處長。

離開國內時,他們辭職賣房,截斷了所有退路。來紐西蘭四年,W一直沒找理想的工作,以從事體力活,打零工為生。

為了生活,他們買了一個商業清潔的生意,每天晚上,在公司、商店下班後,去打掃衛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W越來越後悔,可以說,腸子都悔青了。國內同事來訪,看到他這般模樣,勸他回國,他又放不下顏面。

國內房價飛漲,無力再買回當年賣掉的房子;體制內的工作,不可能再回去,即使回國,他們也要重新開始。

因生活不盡人意,多年鬱郁不得志,沒有可預見的美好未來,失望茫然,經濟壓力,使W情緒崩潰。

一次,兩人在家發生口角,W拿刀追著H,H只好報警。在紐西蘭,家暴是非常嚴重的事,警察馬上趕到,把W帶走羈押,並告上了法庭。

雖然H和兒子給法庭寫了求情信,開庭後法官同意釋放W,但要求他暫時在外居住,不得回家,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後,才可返家。

當時,W正在申請入籍,這個案底勢必對他的申請產生影響。H雖後悔把事情鬧到警察局,但此時已是覆水難收了。

放棄國內安逸穩定、有地位的生活,到異國他鄉從事體力勞動,這肯定不是準備移民時想像的生活。

或者,他們以為這種生活只是移民初期的暫時狀態,沒想到這竟然是每天都要面對的生活常態,年復一年,且無力改變,這種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也許,移民十年、十五年後,生活會大有改觀,但這段時間的煎熬卻也考驗了一個人的心智,很多人就倒在了黎明前。

我的大學同學F和妻子G,2006年移民加拿大。F在一所職大任職,G在一家國企從事行政工作,出國時他35歲左右。

出國後,F完全不適應,需要從事體力勞動養家的生活,使他大失所望,叫苦連天。在失意和焦慮中徘徊五年後,他執意回國。

G的英語比他好,而且G想留在國外,兩人產生嚴重分歧,最後F離婚攜子歸國。

移民失敗的案例很多,有些人快速止損,果斷回國;有些人越陷越深,再不能回頭。有些人,心裡後悔但從不承認;有些人,在掙扎幾年後才回歸平靜。

所以,移民還是不移民,必須是一個慎重、清醒、理智的決定。

03

在考慮移民時,應該考慮什麼?

有人問,什麼樣的情況適合移民?我覺得從背景和專業看,從事技術工作、理科專業、英語水平較高、30-35歲左右、有多年工作經驗和一定積蓄的人,有移民優勢。

在考慮移民時,首先要考慮在海外以什麼謀生。

如果幾個月找不到工作,是否有足夠的積蓄支撐。

如果暫時不能買房,房租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如果必須從事體力勞動維持生活,身體和心理是否能夠承受?

如果這樣的情況短期內不可改觀,是否有抗壓能力,是否會心態平和的面對。

在考慮移民時,問問自己的心,是什麼使你放棄所有,到底值得還是不值得?

為了環境,值得!

賈樟柯多次在微博上表達他對霧霾天氣的無奈。2015年,他開始拍攝短片《人在霾途》。

拍攝過程中,讓他震驚的是,在霧霾籠罩的惡劣環境里,人們仍然可以安然生活,尋找詩意。他說:「可能是一種憂傷的詩意,可能是一種焦慮的詩意」。

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安然又能怎樣?他們有很多選擇嗎?

2015年年底,賈樟柯說,他決心離開北京,因為好空氣不能等。

從來沒想過,純凈的空氣會如此珍貴,環境移民實屬無奈,穹頂之下只能找尋另一片樂土。

朋友問我,紐西蘭旅遊局的廣告語是,100%純紐西蘭,那裡的空氣到底有多好?

在紐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市中心最繁華的街道皇后大街上,PM2.5的長期平均暴露濃度不到8微克/立方米。

為了孩子,值得!

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小別離》,把低齡留學的話題推向了高潮。

父母如果移民成功,做為第一代移民,辛苦艱難自不必說。但在國外長大的子女,做為第二代移民,沒有語言障礙,從小接受西方教育,在文化與思想上,可以最大限度的融入,找到歸屬感。

西方的教育靈活多變,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觀察力,發展興趣,保持個性。他們不需要早起晚睡,課外活動豐富,幾乎沒有家庭作業,可以充分享受健康自由的人生。

04

移民從未後悔,但多年以後,我才愛上紐西蘭。

在國外住了幾年後,每年回國,都有人問我,國外到底好不好,或是我應不應該移民。

這樣的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別說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就連我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移居海外的感受也不相同。

2002年,初到紐西蘭,覺得風景美麗,氣候宜人,但英文難懂,兩眼一抹黑,對未來矛盾迷惘,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應該幹什麼。

傳說中的自由民主還沒體會多少,但「好山好水好寂寞」到是千真萬確。

除了周四、周五,晚上六點商場就關門了,能逛的只有超市。街上幾乎看不到幾個人,只有跑步的,溜狗的。

我想念親人朋友,想念國內的熱鬧嘈雜和各種美食。

那時候在紐西蘭,想吃什麼,都要自己動手。我們蒸包子、包餃子、腌酸菜,因為外面買的又貴又難吃。那時,這裡還沒有切片羊肉,為了吃頓火鍋,我們買羊肉,捲成卷,自己切成片。

英文慢慢提高,但主管的早會,需要連聽帶猜,而洋人同事的笑話,從來都聽不懂。

當時,心裡只有一個願望,獲得身份後,馬上回國。以前從來不知道,祖國讓我如此熱愛,魂牽夢繞。

2007年,終於可以回國了。離開時我想,以後再回來,不知何年。

在國內呆了幾年,盡情享受親情美食,生活快捷便利。

工作之餘,旅行徒步,永遠不愁玩伴;朋友歡聚,把酒言歡,沒有語言障礙,痛快歡暢。

紐西蘭好友回國探親時,我說,國內真好,我喜歡這裡燈紅酒綠的生活。

本以為我會一直呆下去,直到2013年年底,一場前所未有的霧霾襲來。關門關窗在家呆了兩天,我忽想起了紐西蘭的藍天白雲和純凈空氣。

兩天後,我買好了機票,準備故地重遊,計劃自駕徒步兩個月。結果,這一次,我真正愛上了紐西蘭。

05

我找到生活本來的樣子

在自駕旅行的一路上,我看到的美景無法用語言形容,簡直美得令人窒息。從前,只是覺得紐西蘭很美,但這一次,它美若天堂。

移民的最初幾年,努力適應環境,在生活的驟變中艱難前行,再好的美景也無心觀賞,因為「境由心生」。所以,紐西蘭從未改變,美麗一如既往,不同的是我的心。

因它的美麗而愛它,這時,我還停留在一個浮淺的層面,好像我愛上了一個人的容顏,而不是他的內心。

擔心自己以遊客的眼光看它,會有偏差,我決定多留幾個月,看看這裡真正的生活。結果,我看到生活本來的樣子。

紐西蘭人,擅於調節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工作之餘,盡情放鬆,享受陽光美景。

途中,我遇到一對開旅遊紀念品店的洋人夫婦,想去玩時,直接關店離開,留下一張紙條說,我們去旅行了,十天後回來。

他們生活簡單樸素,我所在的基督城,周圍的洋人同事和朋友,沒人使用奢侈品,不知道名牌為何物。衣著舒適隨意,經常看到赤足行走的人。

他們自顧自的生活,沒人在意你的房子是租是買,多大面積;沒人關心你的子女配偶是做什麼的,因為那不關別人的事。

有房沒房,有錢沒錢,都可以快樂的生活。你開的車,你住的房,你富有還是貧窮,從來都不是判斷和評價成功與否的標準。

在洋人公司里,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領導對員工的態度,都很平和,如果有什麼事需要你做,會說「請」和「謝謝」。對公司的CEO,可以直呼其名。不用溜須拍馬,不用年節送禮,做好工作即可。

領導不會對你大呼小叫,如果你不滿意他的態度,可以把問題反映給工會,自會有人幫你協調處理。

雖然洋人同事也會在背後說閑話,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把問題放在表面,黑與白,對與錯,涇渭分明。你基本不用想著如何中庸,怎樣圓滑,那些多半用不上。

這就是簡單的生活,生活本來的樣子,我竟和它失散多年。

有人覺得,海外生活是返璞歸真,簡單平淡;有人覺得,是寂寞難耐,乏味無聊。有人不喜歡國內的人多嘈雜,擁擠不便;有人卻覺得,豐富多彩,熱鬧有趣。

生活百般模樣,是愛它的清新素顏,還是鮮艷彩妝?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難說好壞,更無對錯。

是國內好,還是國外好?移民還是不移民,這的確是個問題。

///

關於作者:太平洋玫瑰,好報寫作群成員,旅居紐西蘭。在遠離塵囂中,感受生活。個人公眾號:太平洋玫瑰。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紐西蘭 的精彩文章:

澳洲人支持紐西蘭接收難民;天氣酷熱NZ犯人求裝空調;美16歲華裔女失蹤後死亡
劉濤同款!5分鐘做出西式早餐,零難度零失手的搖搖神器

TAG:發現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