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鐘錶簡史 懷錶

歐洲鐘錶簡史 懷錶

早期懷錶

發條在15世紀初的發明開啟了時鐘小型化的進程,擺脫了吊重的機芯得到進一步壓縮,此時製造的時鐘里有一部分已具備相當小的體積,其最小高度能保持在10厘米左右(圖1)。懷錶極可能是這種小型鐘進一步精簡的產物,因後者的生產較普遍,所以最早的懷錶也很可能同時出現在歐洲的主要制鐘中心。

圖1. 讓·納澤(Jean Nazé)制,星盤桌面鍾

里昂,16世紀下半葉

埃庫昂,文藝復興博物館藏(Musée de la Renaissance)

現存最早關於表的記載始於義大利。費拉拉公國駐米蘭的外交官賈科坡·特里蒂(Jacopo Tritti)在1488年7月19日寫給費拉拉公爵的信件里提到:「路多維科殿下(米蘭公爵)私下命人製作了三件飾有珍珠的豪華絲質衣物。它們全部採用相同的剪裁,且除了殿下自己那一件外,其餘的還飾有帶鈴的表。」

「紐倫堡之蛋」(圖2)據信是最早出現的懷錶式樣。它長久以來一直被歸為紐倫堡鎖匠和機械師彼得·亨萊恩(Peter Henlein)的發明。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如上文所載,可以確定1488年懷錶就已在義大利出現,而此時的亨萊恩尚在孩提時代。

圖2. 懷錶「紐倫堡之蛋」,版畫圖

儘管如此,亨萊恩毫無疑問是紐倫堡地區最傑出的鐘錶師之一。日耳曼神學家約翰·科克勞斯(Johannes Cochlaeus)在1512年出版的《梅拉宇宙誌》里詳細記錄了亨萊恩製表的過程:「他用鑄鐵製造的小時鐘機芯由諸多小齒輪組成,這些小時鐘無論怎樣擺放都能準確指時和報時,人們甚至能將其掛戴在胸前或揣入口袋內。」雖然科克勞斯的描述有些許誇張,但他第一次給出了懷錶的定義,即可隨身佩戴的精巧指時器

15、16世紀生產的懷錶造型多變,裝飾華麗,時常被當做現代感十足的炫目珠寶。但因製造工藝的限制,早期懷錶一直採用擺軸擒縱,走時不甚精準,直到1675年克利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發明螺旋鐘擺(擺輪),其擒縱和機芯才得到了巨大革新。

現存或油畫里描繪的早期懷錶里,它們或為球形或為鼓形,上面帶有小圓環以將其穿過絲帶掛戴於胸前。其中球形的懷錶(圖3)造型啟發自威尼斯和近東常見的鏤空香囊。

圖3. 雅克·德·拉·嘉德(Jacques de La Garde)制

銅鍍金球形表

布盧瓦,1551年,直徑:5.5厘米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藏(Musée du Louvre)

鼓形表是此時最為常見的形制(圖4),它們由稍早的桌面圓盤鍾(圖1)演變而來,鐘盤上增加了保護用的鐘蓋。16世紀中葉,這些鍾蓋通常由水晶打造,17世紀時改為玻璃。這兩種形制的早期懷錶一直使用到1580年前後。

圖4. 鼓形表,德國,16世紀晚期

高:2.5厘米,直徑:6.7厘米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藏(Musée du Louvre)

在約1570年首次出現了圓形、橢圓形、八角形和長方形等其它形制的懷錶。它們的製造及使用一直持續到17世紀中葉。在16世紀,大部分懷錶已配置了報時的功能,為了不影響響鈴的音色,它們的外殼往往是鏤空的,也為雕刻裝飾提供了絕佳的平台。此外,這些懷錶外殼多為銀或銀合金制。

製造中心

懷錶製造最早集中在義大利北部、德意志北部和巴黎周邊地區,後逐漸擴散至整個義大利、英國和法蘭德斯地區。其中巴黎的鐘錶師率先於1544年獲得官方承認的身份並成立了行業公會,此後的奧格斯堡、紐倫堡和日內瓦分別於1564、1565與1600年效仿巴黎成立鐘錶師公會並制訂了一系列行業規則,如拜師、出師和大師資格認證等。

然而義大利的鐘錶業從16世紀末便開始衰落,德意志地區的鐘錶業也收到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的不少衝擊。相反,法國在17世紀中葉迎來了鐘錶業的第一次黃金時代,日內瓦鐘錶業也不斷發展,不過英國後來居上,在1660年就主導了整個歐洲的生產。

表與珠寶

16世紀末,懷錶外殼上已開始運用豐富的琺琅工藝,如釉面金屬鑲嵌(景泰藍)和琺琅鑲嵌。在16世紀,雖然人們習慣於將懷錶掛戴於胸前,但一些鐘錶師還是繼續嘗試製造更為小巧的表,其中最別緻的設計甚至能將機芯融進戒指或耳環等首飾中

圖5. Paulus Moreelse(1571-1638年)

《握表的女人肖像》及局部

布面油畫,1636年,112 x 86.5厘米

私人收藏

皮埃爾·沃里奧(Pierre Woeriot,1532-1599年)是法國16世紀著名的雕刻家,也以設計精緻的珠寶配飾聞名。他在1561年出版的著作《戒指圖集》(Livre d』anneaux d』orfèvererie)中收錄了大量設計圖 ,其中就描繪了一枚指環表(圖6)。

圖6. 沃里奧,指環表設計圖,出自《戒指圖集》,1561年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這枚戒指環身雕刻有兩個公羊,它們托舉著的

鼓形環頂上可見刻有羅馬數字的錶盤。

根據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87年編製的寶物清單可以看出,女王當時擁有為數眾多的表,它們分別佩戴於胸前、指尖和腰間,值得一提的是,萊斯特伯爵(Count of Leicester)於1572年為女王獻上了一件手鐲表,很可能是有記錄的最早戴於手腕上的表。米蘭數學家吉羅拉莫·卡爾達諾(Gerolamo Cardano)也記錄過烏爾比諾公爵Ubaldo的一枚戴於食指的戒指,其鑲嵌的寶石下安有能報時的表。

制於16世紀的指環表除了是精美的珠寶外,往往也結合了文藝復興時期社會精英對新奇事物和科技進步的濃厚興趣。它們的外部裝飾體現出主人虔誠的宗教信仰,精巧的機芯和錶盤又似科學儀器般講究。(圖7)

圖7. 雅各布·維斯(Jacob Weiss)制,鍍金景泰藍指環表

奧格斯堡,16世紀末

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從1570左右開始流行造型別緻的「奇異懷錶」(法語:montre de fantaisie)。它們的外殼有的呈十字架造型,和教會與信仰緊密聯繫、有的呈骷髏頭造型(圖8),作為提醒人們生命易逝而時間不止的警醒物(拉丁語:Memento Mori)。還有的造型啟發自大自然的花草鳥獸。造型新穎的外殼通常也由講究的材料與工藝打造,如天然水晶、硬石鑲嵌和金屬壓紋等。

圖8. 讓·盧梭(Jean Rousseau)制,骷髏頭懷錶,

日內瓦,17世紀中葉

高:4.5厘米,直徑:5.5厘米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藏(Musée du Louvre)

其中日內瓦製作的「奇異懷錶」以設計多樣脫穎而出,主要造型有犬(圖9)、兔、獅、海豚及飛鳥(圖10),17世紀重要的製表師包括:杜布爾(Jean-Baptiste Duboule), 杜哈梅(Pierre Duhamel),若利(Jacques Joly)及剛多(Nicolas Gando)。

圖9. 雅克·若利(Jacques Joly)制,犬造型懷錶

日內瓦,約1660年

圖10. 尼古拉·剛多(Nicolas Gando)制,白鴿造型懷錶

日內瓦,約1680年,7.5 x 2.5厘米

在宗教改革運動中,日內瓦大膽接受改革學說,是加爾文主義(法語:Calvinisme)的中心,來自法國、英國和德意志地區受宗教迫害的新教徒紛紛湧入城內,他們中大部分都是傑出的工匠,為當地原本平淡的手工業注入了巨大活力。

雖然日內瓦本地的金工行業此時已頗為繁榮,然而議會自1541年通過的一系列法案使其發展受阻。這些法案旨在規範市民的生活方式,如禁止婦女佩戴首飾、男士穿著飾絲帶的衣物,其中金匠被禁止使用人造寶石與製造帶宗教色彩的器物。因此從1560年開始,日內瓦的金匠們被迫轉為製造懷錶外殼,隨著外國鐘錶師的到來,鐘錶業逐漸成為該城市的支柱產業

英國在1640至1660年間製造的「清教風格」懷錶(puritan watch)也受相似理念的影響。它們多為橢圓形,外殼沒有任何裝飾,嚴格遵循英國當時的宗教思想(圖10),反映出克倫威爾為反對斯圖亞特王朝時遺留的奢靡風尚而推行的樸素原則。

圖10. 愛德華·伊斯特(Edward East)制,"清教風格"懷錶

倫敦,約1640年,4.4 x 3.8厘米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雖然16的宗教改革運動宣揚克己與簡樸的生活作風,但是歐洲的珠寶工藝也正是在此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國珠寶的品質在當時尤為著名,以致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曾命人在巴黎為自己購買了許多首飾和表(圖11)。

圖11. 佚名,《伊麗莎白一世女王肖像》

布面油畫,約1575年,113 x 79厘米

倫敦,國家肖像館藏(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男人們紛紛佩戴起沉重的黃金或寶石項鏈,女人們則擺弄起精緻的手鏈、吊墜和別針,大家還將精緻的隨身物品掛戴在腰間或胸口——印章、牙籤、香水瓶和表,每件珠寶同時在精神和文化層面反映出其擁有者的財富與地位。如此,懷錶逐漸成為名副其實的裝飾品,不論何種造型,它都在適應著時尚和工藝的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冠加冕的克里俄 的精彩文章:

TAG:桂冠加冕的克里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