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上朝時間那麼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在哪裡?上完朝又在哪裡工作?

古代上朝時間那麼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在哪裡?上完朝又在哪裡工作?

網友試紙測:

不同的朝代裡面,上朝時間不一樣,上朝的方式也不一樣。朝代眾多,拿唐朝舉例。

Δ早朝模擬圖(來源於網路)

早朝時間一般在五點到七點,離皇宮近一點的可以晚點出門,遠一點的凌晨一兩點就要整裝待發了。不要看著他們起的早,他們睡得更早,因為古代沒有電,一般在七點就已經休息了。就算三點趕去上朝,都已經休息了八小時了。

上完朝一般會比較累,所以這個時候大都回家休息了,有個說法叫『回籠覺』,據說由此而來的。有資格上朝的人,都是大官,不用再去做值班之類的小事。一般有需要處理的事務,在家也可以處理,當然不排除敬業的上完朝就去上班。

網友森林鹿:

只說唐朝的情況。

官員平時當然大多住自己家裡。唐朝有「夜禁」,日落後各坊門、城門、宮門都是要關閉的,清早五更三點左右(相當於現在的凌晨三四點),以皇宮正門城樓上的鼓點為信號,各門才打開。官員自己起床再早,不到時間也出不了坊門(居住區門),所以大家都會掐準時間,約五更時分起來梳洗,穿好衣服準備出門上朝。

晚了也不行,上朝時間是規定死的,如果遲到,輕則挨罵罰款,重的會判刑。上朝日五更五點之前,百官必須到達大明宮南的望仙、建福門外,排班站好。那個時候天還沒亮,大家都提著燈籠舉著火把,在夜霧裡站成一條火龍。如果有風霜雨雪,前期也沒辦法,中低級官員硬挺吧,只有宰相待遇高,允許到宮門外面的「太僕寺車坊」避風雨。後來皇帝也覺得官員這樣太辛苦太不成體統,李肇 《唐國史補》記載,唐憲宗元和初年,朝廷在宮門外設置了「待漏院」,也就是讓百官進去坐著等上朝的地方,算一大恩政。

網友矇混慣得:

《詩經~齊風~雞鳴》記錄了一個很溫馨的場景: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早起的妻子催促賴床的丈夫:「雞都已經叫了,上朝的人大概都到齊了;你看東方都已經亮了,上朝的人都在忙碌了。」這大概是最早的關於上朝的文字記載吧,由此可知,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上朝的傳統了,並且,上朝的時間很早。雞鳴而起,大約凌晨三四點鐘的樣子,真正上朝議事的時間在卯時,也就是凌晨5--7點,所以有點卯的說法。

上朝的官員品級限定各朝代有所不同,一般是京城在職。比如明代,京官不論品級高低皆須上朝;而清代,京官四品以上才可上朝,四品以下須有皇帝傳召才能入朝稟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久加諾夫為什麼放棄俄羅斯總統大選?
以918東北軍實力,拚命擋一百萬日本精銳部隊應問題不大?

TAG:華夏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