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富已投項目Space X再搞大事:擬用1.2萬顆衛星組太空「星鏈」

漢富已投項目Space X再搞大事:擬用1.2萬顆衛星組太空「星鏈」

導讀

22日SpaceX公司發射獵鷹9號火箭,將2顆試驗衛星送入軌道,此舉標誌著馬斯克倡導的全球衛星互聯網計劃前進一步。根據23日馬斯克個人Twitter發布的信息,目前衛星已完成部署,並與地面站進行通信。

SpaceX進入2018年以來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2月7日成功發射的重型獵鷹火箭是目前全球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本次發射的獵鷹9號預計在將來把1萬多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向全球提供千兆級別的互聯網接入。根據馬斯克的設想,未來在火星上也將採用衛星互聯網。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特別是TMT、大健康、消費升級等熱點領域,優秀企業更是層出不窮,而這也是漢富資本聚焦的重點領域。

1

SpaceX發射互聯網衛星 推進全球上網

2月22日,SpaceX成功發射「獵鷹9號」火箭,將兩顆互聯網實驗衛星送入軌道,開始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太空「星鏈」。除了兩顆互聯網實驗衛星,獵鷹9號還搭載了一顆供西班牙軍方使用的衛星。

這是SpaceX全球互聯網服務計劃的一部分。根據Musk在Twitter上表示,Starlink計劃將能夠為偏遠地區提供低成本的互聯網覆蓋。如果後續工作進展順利,這一全球互聯網覆蓋計劃預計將在2020年年中開始運行。

本次獵鷹9號發射的兩顆衛星,稱為Microsat-2a和Microsat-2b。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在去年11月授予SpaceX一項許可證,以測試互聯網衛星,驗證相控陣寬頻天線通信平台的設計。

23日早間,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段8秒鐘的視頻,稱SpaceX的最初兩顆寬頻接入衛星已完成部署,並與地面站進行通信。

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最初的兩顆Starlink試驗衛星,即我們所說的Tintin A和B,已完成部署,並與地面站通信。」這兩顆衛星將被用於測試SpaceX未來的Starlink寬頻服務。一旦所有必要測試完成,正式運營的衛星發射將於2019年啟動。

SpaceX的最終目標是向全球範圍內提供千兆級別的衛星寬頻接入服務。不過,這兩顆試驗衛星的任務相對簡單。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在周五上午經過洛杉磯附近時,這些衛星將嘗試發射「Hello World」。他還透露,WiFi聯網密碼是「martians」。

一份向美國電信業監管機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的文件顯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向太空發射約1.2萬顆衛星,從太空「直接向美國或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

依照計劃,將有4425顆衛星部署在地球上方1150公里至1325公里處的近地軌道,傳輸波段介於Ku與Ka之間;另外7518顆衛星將部署在地球上方335公里至346公裡間的極低地球軌道,以V波段傳輸數據。

2

新技術優勢大 馬斯克信心十足

與傳統的衛星互聯網相比,SpaceX的衛星互聯網服務有何特別之處呢?簡單地說,雖然衛星互聯網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但通常都存在一些通病,如高延遲,連接不穩定等。

而SpaceX的衛星互聯網服務則不同,SpaceX計劃通過發射近地軌道衛星來降低這種延遲,讓衛星與用戶的距離更近。但讓衛星離地球表面更近,意味著對衛星覆蓋的要求也就更高,需要總計1萬多顆近地軌道衛星才能覆蓋整個地球。

當前只有1459顆衛星在繞地球軌道運行,另外還有2600顆不活動的衛星。而SpaceX要完成發射計劃,毫無疑問,這需要大量的火箭、燃料和資金。但SpaceX積累的火箭回收技術讓馬斯克信心十足。

回收技術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目前,SpaceX已經成為全球最先進的衛星發射服務提供商之一,並且已經擁有了組建和維護一個衛星網路所需的大量資源。在剛剛過去2017年,SpaceX完成了13次火箭成功發射。

2015年12月,SpaceX創造了一個歷史。當時,SpaceX發射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並成功返回到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的一個平台上。2016年4月,SpaceX又成功在大西洋上回收「獵鷹9號」一級火箭,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海上實現火箭回收。

火箭的回收再利用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發射成本。SpaceX競爭對手「藍色起源」(Blue Origin)創始人、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曾表示,火箭可重複使用是降低太空旅遊成本的關鍵。

SpaceX副總裁帕特麗夏·庫珀(Patricia Cooper)也表示,SpaceX的衛星網路系統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但並未說明上網服務的資費會降低到何種程度。當然,要完成該項目,SpaceX還需要進行更頻繁的發射,但讓衛星進入軌道似乎已不是難事。

另外,馬斯克還考慮將來在火星上部署同樣的衛星網路,以便於將來人類殖民火星。因此本次的衛星互聯網計划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也與2月7日發射的重型獵鷹火箭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火星登陸開發計劃。屆時,人類在火星上的生活條件或許與地球上享受的一樣,甚至更加優越。

3

SpaceX希望每年收益300億美元

如果馬斯克和SpaceX最終大獲全勝,那麼毫無疑問將對電訊行業帶來巨大衝擊。隨著Starlink項目不斷取得進展,相信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電信公司可能會越來越焦慮。

相關文件顯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首批部署的約800顆衛星將主要用於覆蓋美國本土、波多黎各等地。在全部衛星到位後,這個系統將覆蓋地球全部表面,因此理論上可以提供無處不在的全球互聯網服務。這些衛星將在接近地面的軌道上運行,因此與較高的衛星相比,傳輸數據的延遲問題得以改善。

預計每年可帶來300億美元收益

這一項目的龐大規模毋庸置疑,但同時,其回報也是巨大的。來自衛星產業協會(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2016衛星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為2600億美元,而發射服務的規模僅為55億美元。因此,如果衛星互聯網服務取代成功,必將成為SpaceX新的重要營收源。

被曝出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希望衛星互聯網項目在2025年能擁有超過4000萬用戶,這意味著該項目每年可帶來300多億美元收益。

事實上,馬斯克在2014年11月就曾提出搭建全球衛星互聯網的設想。在西雅圖公布了這項後來被命名為「星鏈」的衛星互聯網項目。當時,美國約有3450萬人沒有「聯網」。國際電信聯盟2016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有大約39億人還不能接入互聯網。

2015年1月,馬斯克曾解釋衛星互聯網項目的目標:「我們想改變衛星方面的事情,就像我們在火箭方面所做的一樣。」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通過開發火箭第一級回收技術,在火箭發射行業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預計,這一衛星互聯網項目至少將耗資100億美元。不過,該公司副總裁帕特麗夏·庫珀去年5月在美國國會一個基礎設施聽證會上說,這一項目將為衛星互聯網用戶提供類似地面光纖上網的寬頻速度,公司打算以不同價格銷售不同的數據包,以滿足各種需求。

當然衛星互聯網計劃所能產生的收益預估還是短期地球層面的,馬斯克在談到其宏偉願景時說,來自衛星互聯網項目的資金和技術將用於人類移民火星的終極目標。因此,衛星互聯網計劃能夠產生的長久收益則是不可想像的。

漢富投資情況

2017年6月,漢富以前瞻眼光投資SpaceX,提前布局太空交通工具領域。漢富投資SpaceX,正是看中了重型獵鷹火箭自身的超強性能和絕佳的性價比。目前,高大上的SpaceX 為 NASA 及其他國家政府、商業太空機構等提供衛星發射、承運貨物至太空等服務,簽署的運載合同已超過110 億美元。

有時候,投資的成就感不僅是獲得了收益,而是發現你投資出去的錢正在迅速改變這個世界!

就像邁克﹒馬庫拉勇敢地向蘋果公司投資了9.2萬美元,成就不僅是那增值2200倍的回報,而是iPhone、iPad等移動智能設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就像吉姆·布雷耶個人100萬美元果斷投資Facebook,成就不僅是帶來8億美元身價,而是社交網路深刻改變著全球各地人們的聯繫方式。

如今,這種足以改變世界的投資正更多地在中國上演。專業成就典範,價值引領投資,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漢富憑藉自身卓越的價值發現能力和對金融趨勢的敏銳捕捉力,在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為投資人發掘更優化的資產配置策略,幫助投資者抓住投資機遇。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特別是TMT、大健康、消費升級等熱點領域,優秀企業更是層出不窮,而這也是漢富資本聚焦的重點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遠北區 的精彩文章:

漢富領投評駕科技A2輪融資 引領智慧出行新趨勢

TAG:諾遠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