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絕世珍品——當之無愧的中國十大鎮國玉器

絕世珍品——當之無愧的中國十大鎮國玉器

周冬雨在《國家寶藏》演繹了玉琮王的傳奇故事,展現中國歷史悠久的玉文化;作為中國人,我們有必要去發揚玉文化,追溯玉器歷史,至少也要對一些傳世玉器了解一二,避免逛博物館玉器展時不知其所以然。

1 瀆山大玉海

現陳列於北京北海公園團城承光殿前玉瓮亭內

「瀆山大玉海」是元代的一件巨型貯酒器,又名玉瓮、玉缽。器體呈橢圓形,口徑1.35-1.82、高0.7米,重達3500公斤。用整塊黑質白章的墨玉雕成,玉質斑駁變幻,墨色中夾雜白紋,製作採用浮雕和線刻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繼承和發展了中國琢玉工藝上「量材取料」和「因材施藝」的傳統技巧,玉瓮內部掏空,空膛深55厘米,利用玉色的黑白變化來勾勒波浪的起伏、表現動物的眉目花斑,下部以浮雕加陰線勾刻的手法表現旋卷的波浪,上部以陰刻曲線勾畫漩渦作底紋。周身壁上隨玉自然形狀肌理雕飾有海浪以及騰躍出沒其中的魚龍、海馬、海豬、海羊等神奇海獸,底座是一大一小兩件疊置的八角石床,既粗獷豪放,又細緻典雅,兼具寫實氣質和浪漫色彩。

這尊大酒瓮可貯酒三十餘石,大約相當於三千六百瓶一斤裝的白酒。據《元史·世祖本紀》記載:大玉海成器於至元二年(1265年),相傳是元世祖忽必烈為犒賞三軍而制,忽必烈經常用它盛酒,大宴群臣及軍中武士。最初放於元大都(今北京)太液(今北海)中的瓊華島(今白塔所在)廣寒殿。元朝滅亡後,元大都的宮殿大多被拆毀,作為教育國人奢侈亡國的鮮活例證,放置大玉海的廣寒殿卻幸運地被保留下來。但在萬曆七年(1579年),廣寒殿終於還是轟然倒塌,大概是看到大玉海很是精巧,於是它被搬到了皇家的御用監。御用監是專門製作宮廷器玩的地方,監內有一座真武廟。

清代,御用監廢掉了,真武廟還保存著,大玉海就放在真武廟的殿前,後來被廟裡的住持命人挪到了新建的前殿,充當觀音像下的大號香爐,再往後淪為道人們腌鹹菜的菜缸。直到清康熙年間重修廟宇時,輔臣高士奇才發現這一淪落的珍寶,但是當時他並沒有立即追回宮內,仍舊留在真武廟中。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皇帝「命以千金」從真武廟贖得,置今北海團城承光殿中。4年內,乾隆皇帝先後命人將「瀆山大玉海」重新修整了4次,期間乾隆皇帝在對玉海上的龍鱗紋與其他海獸的鱗紋沒有尊卑之別,極為不滿,命工匠改之,現在玉海上除了龍身頸外,其他的龍鱗紋都具有明顯的清代特色。乾隆皇帝還為其配製了一個新底座,並在承光殿前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取名為「玉瓮亭」,將「瀆山大玉海」與新底座一同安放在亭內。乾隆得意之餘,詩興大發,在玉海膛內碾刻「 玉瓮歌」三首,連序帶注共八百多字,詳細地介紹了這件玉器的來歷和流傳經過。四十多位臣下奉和之作則刻在玉海外的亭柱上。

元代的瀆山大玉海是現存最早的大型玉器,鮮有出其右者,且在歷史上流傳有序,在我國傳世至今的數十萬件玉器中,「瀆山大玉海」是唯一一件可以辨認的蒙古時期的玉器(公元1271年忽必烈才定國號為元),元明清三代都有歷史記敘,承載的歷史記憶非常豐富。大玉海從廣寒殿到團城,也間接反映了北京的歷史變遷,綜合考慮,被列為鎮國玉器之首。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瀆山大玉海」的原配底座,直到1988年,人們才在北京法源寺內發現了它。該底座有八面八足,為雙層雕,其上雕刻有龍獸、浪花等圖案,刀法圓潤,氣勢雄偉。它與「瀆山大玉海」的玉質、色彩、紋飾風格都高度一致,兩者配放在一起顯得渾然天成。自此,人們一就直期盼著蒙元時期的「瀆山大玉海」早日能團聚,恢復其完整的面貌,煥發出昔日的雄姿異彩。

2 玉「C」神龍

現藏於內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館

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新地村東拐棒溝紅山文化遺址群中。這條玉龍墨綠色,高26厘米,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直徑2.3~2.9厘米。體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厘米,占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並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通體琢磨,較為光潔平。

紅山玉龍的具體用途尚有待進一步探討,不過龍體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經試驗,若穿繩懸起,龍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線上,顯然,孔的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考慮到玉龍形體碩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飾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國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關的禮制用具。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當時的紅山人精心製作的、是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成為中國龍文化的發祥地。

3 神人紋玉琮

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神人紋玉琮(音cong)是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1986年出土於浙江省餘杭市反山文化遺址。玉琮通高8.8厘米,孔徑4.9厘米、外徑17。 6厘米。琮體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獸面神人圖像。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鳥紋。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時形成的凹缺。琮體四面由中間的直槽一分為二,又由橫槽分為兩節,每節再分上下兩個組成部分。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神人獸面紋圖像,共八個,用淺浮雕和細線刻兩種技法雕琢而成。

這一種人與獸的組合圖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這個圖案的名字也叫「神徽紋」,代表什麼意思呢?有一種說法認為琮上雕刻的是一位戴羽冠的巫師或酋長,他騎在老虎上作法。我們可以將這樣一個玉琮看成是圖騰柱的縮影,古人祭拜圖騰柱,認為它能上通神靈。」此玉琮是目前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

4 玉神人紋邊璋

現藏於三星堆博物館

玉神人紋邊璋為國家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商代晚期文物,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玉邊璋通長54.5公分,遍體滿飾圖案,生動刻畫了原始宗教祭祀場面。

圖案上下兩幅對稱布局,內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頭戴平頂冠,戴鈴形耳飾,雙手在胸前做抱拳狀,腳穿翹頭鞭,兩腳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兩座山,山頂內部有一圓圈(可能代表太陽),在圓的兩側分別刻有「雲氣紋」,兩山之間有一盤狀物,上有飄動的線條狀若火焰。在山形圖案的低部又畫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側,一隻大手,彷彿從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兩組S形勾連的雲雷紋。雲雷紋下的一幅也是三個人,穿著和手勢與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三個人戴著山形高帽,雙腳呈跪拜的姿勢。第五幅又是兩座山,內部結構與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兩側各立有一牙璋,右邊的山頭伸出一個狀若象勾狀物橫在兩山之間。這些圖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應,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這是要賜福於下界的表示。

5 玉跪式人

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玉跪式人商代玉器,1976年河南省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這件圓雕玉人,高7厘米,是婦好墓所有裝飾品中最精美的一件。玉料為和田玉,呈青色,通體有黃褐色浸痕。玉人雙手撫膝跪坐,頭梳長辮盤於頂,頭上戴箍形束髮器,接連前額上方捲筒狀裝飾,像一個平頂冠。玉人的面龐狹長,細眉大眼,寬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肅穆,身穿交領長袍,衣袖寬長至腕,腰束寬頻,付錢懸長條「蔽膝」,兩肩飾臣字形動物紋,右腿飾S形蛇紋,背後插一捲雲狀寬柄器,氣度雍容,顯示是一個上層奴隸主貴族的形象,抑或是婦好本人。這是一個圓雕的玉件,所謂圓雕,就是立體雕,雕好後前後、左右、上下,轉著圈兒都能看。還有一種叫浮雕,大多數都是紋飾高出平面,看凸起的紋飾。再有一個是透雕,是鏤空型的。雕刻工藝大致分成這3類:圓雕、浮雕、透雕。

6 玉鏤雕活環龍紋掛飾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玉鏤雕活環龍紋掛飾,戰國玉器,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這是一串可卷折亦可展開的玉佩,採用活環套鏈工藝,全長達48厘米,寬8.3厘米。掛飾整體為一條大龍,全器用五塊玉料、一個玉環和一根玉鎖釘雕成可以活動卷折的十六節,採用透雕、浮雕、陰刻等技法雕成三十七條龍、七隻鳳和十條蛇,並飾有谷紋。其特色表現主要有如下幾例:第二節玉璧上的雲紋,是採用壓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龍,這種形制是到戰國晚期才廣為採用的;第十一節雕成三條蟠龍相連的玉佩狀,龍身為「S」形,是春秋後期在中原開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節玉飾卻巧妙地把它們用在一條大龍身上;第十二及十三節的玉飾,分別由雙首相向和雙首相背的蟠龍構成,每條龍身上各刻有一條龍;第十五節玉飾的兩端,分別刻有立鳳和鳳鳥銜蛇圖案,這種圖案是南方楚藝術品中常見的題材,在漆器等繪畫品中屢有發現。

所謂活環套鏈工藝就是把平面「搜鏤」的技巧用於立體「鏤空」上,即在一塊玉料上鏤雕成數個可活動的環或佩,環環相扣環佩相扣形成連接,使之可卷折可展開,但不可拆卸的一種工藝。此串玉佩是目前面世的器形最長、活環套鏈最多、紋飾最繁複精美、工藝最為精湛的活環套鏈玉。此佩的功能和定名目前尚有不同意見,一種看法是用作佩飾,另一種看法是聯繫同時出土的小件玉鳥禽。認為是冠上裝飾,即冠纓。

7 皇后之璽

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皇后之璽」玉印,西漢時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於陝西省咸陽市韓家灣狼家溝村。皇后之璽高2厘米,邊長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純凈無瑕,晶瑩潤澤。玉質堅硬緻密,無任何受沁現象。璽體為正方形,鈕為高浮雕的匐伏之螭(chi)虎。螭虎形象兇猛,體態矯健,四肢有力,雙目圓睜,眼球圓而凸出,隆鼻方唇,張口露齒,雙耳後聳,尾部藏於雲紋之中,背部陰刻出一條較粗的隨體擺動的曲線,6顆上齒也以陰線雕琢。螭虎腹下鑽以透孔,以便穿綬系帶。璽台四側面呈平齊的長方形,並琢出長方形陰線框,其內雕琢出4個互相顛倒並勾連的捲雲紋,每個雲紋均以雙陰豎線與邊框相連。陰線槽內殘留有部分硃砂。璽面陰刻篆書「皇后之璽」4字,字體結構嚴謹大方,筆畫粗細均勻,深度一致。

此枚玉璽玉質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動,璽文字體之規整大氣,雕琢技法之嫻熟,都是罕見的。《漢舊儀》載:「皇后玉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此印形制與印文正與漢制相合。因出土地點距漢高祖和呂皇后合葬的長陵約1公里,推測為呂皇后呂雉之物。帝後直接使用的遺物發現很少,這枚「皇后之璽」玉印是漢代皇后玉璽的唯一實物資料,對研究秦漢帝後璽印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專家認為這方玉印的發現創造了兩項全國之最:一是我國最早發現的皇后印璽;二是玉璽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故歷史、藝術價值很高,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8 金縷玉衣

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金縷玉衣1968年出土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玉衣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六個部分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並用金絲加以編綴。玉衣內頭部有玉眼蓋、鼻塞,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門塞。周緣以紅色織物鎖邊,褲筒處裹以鐵條鎖邊,使其加固成型。臉蓋上刻劃眼、鼻、嘴形,胸背部寬闊,臀腹部鼓突,完全似人之體型。全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做工十分精細。玉片成衣後排列整齊,對縫嚴密,表面平整,顏色協調,反映出玉師傑出的技藝和達官奢侈的生活。

我國目前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玉衣墓只有八座。除了這件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外,1994~1995年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楚王劉戊的「金縷玉衣」是現今出土最早,做工最好,最有價值的國寶。這件金縷玉衣目前有很多全國之最:年代最早,距今超過2000多年,推斷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玉片最多,玉衣長174厘米、寬68厘米,用1576克金絲連綴起424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玉質最好,玉衣全部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組成,溫潤晶瑩;工藝最精,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拼合得天衣無縫,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

9 玉刻詩大盤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

玉刻詩大盤,清代宮藏文物,高9.6厘米口徑65.3厘米。此盤圓形,淺腹,折沿,圈足,光素無紋。盤心鐫刻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御制詩《玉盤謠疊舊作韻有序》,共189字。從文中可知,玉盤為乾隆廿二年(1757年)平定新疆貴族叛亂時繳獲。玉盤體型龐大,打磨潤澤,是新疆玉工的傑作。此盤的刻辭,記錄了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10 大禹治水圖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禹治水圖》玉山成品於十八世紀清朝乾隆時期。高224厘米,寬96厘米,重約5000公斤,是用最為名貴的密勒塔山和田(舊稱和闐)玉雕成。玉山被置於高60厘米的嵌金絲褐色銅鑄座上,青白玉的晶瑩光澤與雕琢古樸的青褐色銅座相配,更顯得雍容華貴,互映生輝。玉山雕琢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整個玉山彷彿一座山峰,其上山石林立,山石間飛流直下,山石上人群聚集,揮杴舞鎬,開山移石,疏洪導水,場面恢弘,氣勢非凡。玉師們巧妙地結合材料的原有形狀,靈活安排山水人物,工藝之精美嘆為觀止,不但是一部具有豐富內涵的壯麗史書,也是一件無與倫比的藝術瑰寶。「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工藝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中國人歷來尊玉、崇玉、愛玉,中華民族有著八千年的玉文化歷史。玉器不僅僅是精美的藝術品,還是古代中國人精神寄託的載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盤點《國家寶藏》「遺珠」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頂級國寶文物
伊朗國家博物館:中國元青花第二大收藏國,館藏品美讓人心醉!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