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磁州窯名品賞析:瓷器中獨具特色的黑白美學,件件美觀養眼!

磁州窯名品賞析:瓷器中獨具特色的黑白美學,件件美觀養眼!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之一,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有延續。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獨具特色的黑白美學

清人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說窯第二中記載:磁窯,出磁州,宋時所建。器有白釉,有黑釉,有白釉黑花不等,大率仿定居多,但無淚痕,亦有劃花凸花者,白釉者儼同牛乳色,黑釉中多有鐵繡花,黑花之色與貼殘之膏藥無異。寥寥數語,簡潔地概括出磁州窯的特點。

磁州窯系,主要燒制黑瓷、白瓷和白地黑、褐彩繪瓷,其胎質粗松,胎色也較深,因而施化妝土,再罩以透明釉。裝飾技法劃分品種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綠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紅綠彩、綠釉釉下黑彩和低溫鉛釉三彩等,紛繁競妍,各具特點。

裝飾技法方面善於利用在化妝土與胎質顏色的反差,加以彩繪、刻剔等多種手法,令對比強烈,風格明快。紋飾題材多為花蝶、龍鳳、如意頭、人物等,線條流暢,細膩逼真,情趣盎然。亦有不少以書法和詩詞作為裝飾題材,平添諸多雅緻。

磁州窯瓷器的基本特徵是以當地『大青土』為原料製作器物的胎體,然後在白度不高的胎體上先施一層白化妝土,達到『粗瓷細作』的效果,同時在白化妝土上運用劃花、刻花、剔花、印塑、繪畫、彩釉等多種多樣的技法來裝飾瓷器。特別是磁州窯工匠將傳統的中國繪畫技法直接用於瓷畫,創造了磁州窯的裝飾精品———白地黑花,呈現出黑白對比、強烈反差的藝術效果,並以極為自由、瀟洒、粗獷的畫風來表現當時社會的民風、民俗,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從而形成了磁州窯獨具民族特色的裝飾語言和風格。

古代人的卧具——瓷枕

器形豐富別緻,凡生活器皿皆多種多樣,最有代表性的器型有:瓶、枕、罐、盆、爐、碗、盤等,其中瓷枕留存的數量比較多,是磁州窯器物中的一個獨立門類,造型多樣,裝飾技法繁多,裝飾題材豐富,很能代表磁州窯的藝術特色,滿足人們不同的日用需要和審美偏好。

金代的白地黑花書《論語》豆形枕是瓷州窯文字裝飾中唯一寫有論語的展品,在枕面上,有行書寫成的《論語》中的二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古人時刻銘記警句自省的君子精神。

磁州窯瓷枕的形式主要有亞腰形、葉形、元寶形、橢園形、八角形、如意形、長方形等;裝飾技法包括珍珠地劃花、篦劃花、白剔花、黑剔花、白地黑花、素胎、三彩、模印花等;裝飾題材多為花鳥草蟲、珍禽異獸、嬰戲、山水繪畫、人物故事、神仙志怪、詩詞曲賦,不一而足,反映出宋元時期的民風、民俗和社會生活。

磁州窯的發現是個傳奇

磁州窯的發掘也如傳奇般偶然,1918年,鉅鹿人天旱掘井,發現宋代古城,出土了大量磁州窯瓷器,引起世人的極大關注,埋藏千年的磁州窯寶藏重現天日。

建國後,觀台窯遺址經過3次考古發掘。在1987年3月—7月曆時4個月的發掘中,共開探方、探溝12個,總面積480平方米,發現9座瓷窯和作坊、碾槽等重要遺迹,出土各種完整或可復原的瓷器9870多件,瓷片數十萬,開挖探方分布在5個地點,基本覆蓋了觀台窯各時期的地層。

磁州窯風格影響深遠

磁州窯的燒造歷史源於北朝,磁縣的觀台窯位於太行山東麓、漳河右岸,為磁州窯中心窯場之一,它興起於五代宋初,歷宋、金、元三代,元末明初逐漸衰落。當時,這裡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磁土、燃料,而且地理位置優越,水源充足,運輸方便,有著得天獨厚的制瓷條件。

經過數千年來的發展,磁州窯作為重要的瓷器生產地,景象繁華。窯場麇集於彭城之四周,窯頂林立,場屋相連,所佔地面積縱橫約20餘方里。中間市廛連亘、磁店林立,每次送瓷運料之人力車,首尾銜接,魚貫穿插,市無隙也。

窯場之中,則軸聲轆轆,坯器系列,各部工人尤覺寂靜而匆忙。窯場之外,殘瓦碎礫(爐渣)堆如山,常高出地面二十公尺以上,棄缸廢籠,壁砌巷排,路立為隘。四郊則礦井相望,運料之人力車及駝載燃料、瓷釉之牲畜,絡繹於途。彭城、紙坊間,為成品出境之咽喉,客商往返,尤覺車馬凡量……塵沙飛揚,爆煙蔽空,而知為一舊式工業之中心。根據民國二十年《北京地質研究所調查報告》的記載,依然可以想像當時制瓷的盛景。

古代磁州窯系分布範圍廣闊,西起寧夏靈武,東抵山東淄博、棗莊一帶,北至內蒙林東的遼上京臨潢府內窯址,南到安徽的白土窯、江西的吉州窯,均屬磁州窯系。還有福建的泉州磁灶窯、廣西的西村窯、廣東的南海官窯和四川的廣元窯都受到磁州窯的影響,生產磁州窯風格的瓷器。

磁州窯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裝飾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標誌著我國瓷器由胎裝飾向彩裝飾過渡的逐步完成,開創了明清青花、五彩瓷發展的新紀元。

磁州窯不斷升溫的收藏價值

宋代黑剔花龍(摩羯)紋梅瓶

在收藏市場上,瓷器因為易碎、不易保留,是升值較高的一種收藏品。磁州窯的瓷器目前的收藏價值在不斷升溫,2003年倫敦拍賣會上,一件金代的磁州窯虎形枕頭,大概拍賣出摺合人民幣15萬元左右。

目前,世界各國的博物館都把磁州窯瓷器視作奇珍異寶加以悉心收藏。磁州窯瓷器因其種類豐富、器型實用與紋飾優美,深受世界各國的喜愛與稱賞。歐美各國的博物館與私人收藏品中收藏有大量的磁州窯精品。

日本陶藝家至今仍非常鍾情磁州窯的白地黑花裝飾技法,日本文化財保護審議會於1985年將擅長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彩繪畫技法的陶藝家、東京藝大名譽教授田村耕一認定為「人間國寶」最高稱號,對磁州窯技法與文化藝術之崇拜由此可見一斑。日本各地有許多公立和私立博物館、美術館,收藏有多達萬件以上古代磁州窯作品,其中包括梅瓶、瓷枕、龍鳳壇、紅綠彩碗、天目茶具、三彩花瓶。

磁州窯精品賞析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彩荷花紋卷口瓶

美國福瑞爾(FREER SACKLER)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黑彩劃魚紋缽

出光美術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黑花矮梅瓶

紐約蘇富比拍賣

北宋磁州窯白地卷口瓶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梅瓶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八角枕

日本林原美術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罐

東京戶栗美術藏 高27.6厘米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卉紋葉型枕

靜嘉堂文庫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捲口瓶

倫敦維多利亞博物館藏瓷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龍紋瓶梅瓶

白鶴美術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梅瓶

海外收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梅瓶

日本永青文庫收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梅瓶

賽克勒舊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花圓枕

法國集美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雙鯰魚紋葉型枕

大和文華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熊紋枕

大英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黑枝頭卧鴉紋葉型枕

出光美術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花行爐

法國集美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花梅瓶

紐約蘇富比拍賣

北宋磁州窯白地剔花葉型枕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藏

北宋磁州窯黑地剔白雀鳥紋葉形枕

美國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黑地剔白雀鳥紋枕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北宋磁州窯剔花嬰戲紋枕

白鶴美術館藏

金代白地黑彩花鳥紋梅瓶

邯鄲市博物館藏

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虎紋枕

河南省博物院藏

金代磁州窯白地黑花虎紋枕

河南省博物院藏

金代磁州窯釣魚紋枕

河北省博物館藏

宋金磁州窯黑釉鐵鏽斑翻口瓶

海外藏

元代白地黑花虎頭龍罐

磁州窯博物館藏

北宋絞胎缽

靜岡 ? MOA美術館

北宋白釉線條碗

北宋白釉劃牡丹紋碗

東京富士美術館

北宋白釉劃牡丹紋洗

東京國立博物館

北宋白釉珍珠地牡丹紋枕

大阪市立美術館

北宋白釉珍珠地牡丹紋盤

北宋白釉珍珠地牡丹紋梅瓶

東京 ? 多摩中央信用金庫

北宋白釉珍珠地花鳥紋花口枕

靜岡 ? 佐野美術館

北宋白釉珍珠地牡丹紋豆形枕

北宋白釉剔刻牡丹紋如意形枕

奈良 ? 大和文化華館

北宋白釉剔刻嬰戲紋八角枕

兵庫 ? 白鶴美術館

北宋白釉剔刻牡丹紋執壺

北宋白釉剔刻牡丹紋嘟嚕瓶

北宋白釉剔刻牡丹紋

金白釉剔刻牡丹紋梅瓶

奈良 ? 大和文華館

元白釉剔刻牡丹紋罐

兵庫 ? 白鶴美術館

北宋-金白釉褐彩劃花蓮紋碗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北宋白地黑彩剔刻七寶紋缽

北宋白地黑釉剔刻牡丹紋長頸瓶

北宋白地黑彩剔刻牡丹紋嘟嚕瓶

大阪 ? 逸翁美術館

北宋白地黑彩剔刻牡丹紋嘟嚕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有一座千年寶庫——正倉院,收藏著400多件大唐絕世孤寶
他是讓一半的文物流失海外的賣國賊,但又有人稱他是愛國僑領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