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AI初創公司融資已超過美國 臉部識別和晶元領域成最大熱門

中國AI初創公司融資已超過美國 臉部識別和晶元領域成最大熱門

摘要:CB Insights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152億美元資金流向AI初創企業,其中中國的AI創業者獲得了73億美元投資,佔比為48%,超越了美國的38%。而在2016年時,中國只取得全球AI新創資金的13%。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風投調研機構 CB Insights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獲得的融資已經超過美國。

2017年全球共有152億美元資金流向AI初創企業,其中中國的AI創業者獲得了73億美元投資,佔比為48%,超越了美國的38%,成為AI投資熱門地。

這一趨勢較2016年有大幅逆轉,在2016年時,中國只取得全球AI新創資金的13%,當時美國仍穩佔頭籌。

具體來看,對中國AI企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面部識別和晶元領域,前者收益於中國政府的監控策略,後者則直接衝擊了美國的晶元業者。

分析認為,中國AI融資在去年突飛猛進和政府大力推進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有關。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規划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SparkCognition的CEO Husain曾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政府會為開發人工智慧投入1500億美元。而美國政府2015年和2016年的這類投入分別只有11億和12億美元。

去年8月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美兩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全面解讀》指出,從頂層設計看,在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方面,中國在躋身全球第一梯隊,但在基礎演算法和理論研究方面,與處在前沿的美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產業發展方面完全沒有發現可以彎道超車的跡象。

海量數據是中國最大的資產。去年一份由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參與執筆的白皮書稱,中國是全球手機和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而且隱私限制少。數據越多,人工智慧就可能變得更聰明。掌握大量數據的優秀科學家會比只有少量數據的頂尖科學家做得還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趕在加息前搶客戶!香港銀行上演樓市「定息按揭」大戰
涉嫌壟斷晶元!高通遭歐盟罰款12億美元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