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現代戰爭中,如何防止飛行員駕機叛逃?

現代戰爭中,如何防止飛行員駕機叛逃?

每個時代的戰鬥機都是無數科研人員以及工作人員的心血,在冷戰時期震驚一時的米格-25叛逃事件,無論是蘇聯還是西方國家都大為震驚,隨後為了避免事態擴大,雖然將米格-25還給了蘇聯,但是米格-25的各項數據、建造材料,早已經被美國專家給摸了個透徹。

那麼在如今如何防止飛行員駕機叛逃,避免戰鬥機數據泄露呢?

首先從冷戰時期諸多的架機叛逃事件來看,就以米格-25駕駛員別連科為例,別連科本人在多次申請當試飛學院飛行員後,均遭到了各種理由的拒絕,隨後心情不順的他開始酗酒、鬥毆,甚至頂撞自己的上司,還將基地中諸多的不合理情況在酒後說了出來,可謂是酒後吐真言那!但是最終上級領導認為別連科本人患有精神病。因此將其調往國土防空軍工作,致使別連科認為這份工作沒有任何前途,最終策划了駕機叛逃事件。架機叛逃

其實不僅僅是蘇聯,在我國也曾出現過因為一塊手錶的分配問題,導致飛行員認為待遇不公正,從而駕駛米格-15戰鬥機叛逃。

除了飛行員的本身的待遇問題,還有一些叛逃事件,則是因為飛行員的家人以及直系親屬受到了社會的不公正待遇,並且沒有得到好的處理,從而使飛行員萌發了報復心理。

而再將視角轉到現在,如今的戰鬥機更是各種高科技結合的產物,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現如今的架機叛逃事件相比以前確實少了很多。目前各國防止飛行員叛逃的慣用方式有三種。

第一:提高飛行員的待遇。

第二:做好飛行員的政治思想工作,與飛行員進行溝通。

第三:戰鬥機在作訓期間進行嚴密監控。

除此之外,以歷史上架機叛逃的飛行員結果來看,很少有能夠安享晚年的,大多都被暗殺以及嚇傻,叛逃飛行員很難找到容身之地,這也是目前很少出現架機叛逃事件的原因之一。

除了對飛行員本人的管控之外,各國飛機在設計之時,也會考慮到此類因素,例如在戰鬥機航電系統中加裝自毀裝置,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則會被觸發,不過此類方式更多的不是防止飛行員叛逃,而是防止戰鬥機迫降在他國,被外國專家測量數據。

此外在一些關鍵部位,例如發動機等部件,在出廠時便已經設計成為了防拆封狀態,如果強制將其拆除,那麼將會導致內部結構嚴重變形而無法測量。

與此同時,不少網友紛紛發問,為何不在先進的戰鬥機上加裝防叛逃裝置,例如炸彈等自毀裝置。雖然這樣的方式最為簡單以、見效,甚至有點暴力,但是對於飛行員本人來說,無疑會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很有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紀實 的精彩文章:

明明知道原子彈轟炸地點 日本民眾為何不撤離? 白白死傷數十萬

TAG:大國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