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時候吃的窩頭是軟軟糯糯的,長大之後才知道好吃的秘密

小時候吃的窩頭是軟軟糯糯的,長大之後才知道好吃的秘密

北方過年除了吃餃子,也會吃年糕,這個年糕和南方的年糕決然不同;小時候對年糕沒有任何記憶,記得只有過年的時候可以吃一種黃色的、黏糊糊的窩頭,小時候對窩頭挺抗拒的,硬硬的還剌嗓子眼,唯獨這個黏糊糊的窩頭挺好吃的,裡面有紅棗,吃的時候還可以沾點白糖,兄弟姐妹們圍著一個小搪瓷盆子,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挖著吃,幾個窩頭三下五除二被我們搶光了;後來問父親,為什麼這個窩頭黏糊糊的?父親說被水泡過了就變得粘了,這句話真被我記住了,每次再吃窩頭的時候,我都會把它泡水裡,可是可是泡過之後真的不好吃,父親發現之後也是笑而不語。

長大之後,生活條件已經改善,快過年的時候,在農貿市場上就能看到切成塊的黃面糕,那是依然沒有把它和粘粘的窩頭聯繫在一起;極偶然的一次買了一塊,按照攤主說的,上鍋蒸一下沾著白糖吃,哈哈,結果蒸好了全攤在盤子里,撒點白糖吃略帶一點點苦味;後來說給父親聽,老爺子忍不住哈哈大笑,那個時候終於弄明白,小時候吃的粘粘的窩頭就是黃面糕,是鄉下的親戚偷偷送上來的,父親怕我們小孩子出去說,才告訴我們是泡過水的窩頭,原來如此啊!

到婆家之後,發現婆婆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蒸黃面年糕,終於搞明白了,黃面糕發苦是沒用開水燙麵,黃面糕不粘的是摻過其他的食材,我跟著婆婆學會了蒸黃面年糕;現如今不用過年,超市裡、市場里黃面年糕隨處可見,想吃的時候買一塊,用油煎一下撒點白糖就非常好吃;過年的時候吃還是為了討個好口彩,步步高(糕)升年年高(糕)。

去年11月去了一趟開封府,在清明上河園裡發現了黃面年糕,熱騰騰冒著熱氣的黃面年糕,用木片插起來,五塊錢一塊,小販還扮成古時小二的樣子,銷路很好啊。

油煎黃面糕

【材料】:

大黃米粉330克,糯米粉50克,沸水約280克

【製作過程】:

1、黃米粉、糯米粉在盆中混合攪勻,沖入沸水,邊沖入熱水邊用筷子攪拌。

2、一共沖入大約280克沸水,用筷子不停的快速攪拌,一直攪拌成圖中的樣子即可。

3、取一個耐高溫的玻璃容器,容器里抹一層油防粘(我抹的花生油,蒸過後也沒有味道),把麵糊倒進容器里,全部放進去也就8分滿。

4、蒸鍋里放入足量的水,容器放篦子上,大火開始加熱。

5、開鍋後先用大火蒸20分鐘,再轉小火蒸10~15分鐘,關火後開蓋,蒸好的黃面糕已經裝滿了容器。

6、年糕表面蓋一塊布,放一邊徹底放涼,輕鬆倒扣出年糕,切成1公分厚度的片。

7、平底鍋里放適量的植物油,大火煎至2面黃即可起鍋。

8、趁熱撒上白糖,咬一口粘粘的軟軟的,特好吃。

【小貼士】:

1、黃米粉是用大黃米加工而成的,大黃米外觀有點像小米,與"小米"不是同一種作物,小米是由穀子脫皮而來的,大黃米是由糜子(黍)去皮加工而來的。糯米粉沒有可以不放。

2、蒸年糕的容器用碗或者將麵糊直接鋪在籠布上均可。

3、用開水燙麵,蒸出的年糕沒有苦味。

4、年糕切片後若放鍋里蒸汽加熱,會粘在一起,比較適合油煎著吃,軟硬程度正好。

5、油煎年糕的時候,油比炒菜的用量稍微多一點,一定要大火煎,年糕表皮酥脆才不會相互粘連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ouhaha0的廚房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初一的餃子掙得越多,來年的錢財越多?你知道嗎?
熬不出鮮美的烏雞湯?這幾個步驟你做對了嗎?

TAG:youhaha0的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