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胡雪岩悲劇看「紅頂商人」三戒

從胡雪岩悲劇看「紅頂商人」三戒

原標題:從胡雪岩悲劇看「紅頂商人」三戒


胡雪岩乃晚清盛極一時的「紅頂商人」。經左宗棠舉薦,慈禧賜他黃袍馬褂,官至江西候補道、「布政使銜」,從二品。清朝歷史上,由商而官,戴紅頂兼賞穿黃馬褂者,一人而已。但胡未得善終,被革職查辦後憂憤而死,隨即被抄家,數千萬兩白銀、一切榮耀煙消雲散,也留給後人深刻教訓,尤其是那些打算踏上政壇一展拳腳的企業家們,更要深思。


一戒:政治上勿搞人身依附


胡雪岩府邸修得再豪奢,終究不過是一場夢。


1861年,清軍和太平軍的戰爭進入最後階段,浙江巡撫左宗棠軍餉無著,胡雪岩贈送左軍20萬石大米,解燃眉之急,迅速拉近與左宗棠距離。自此,胡雪岩幾乎包攬了左掌控的軍政項目。左南征北戰,胡如影相隨,從鎮壓太平天國到西北平叛到收復新疆再到洋務運動,胡儼然左之財政兼後勤部長。左宗棠投桃報李,每有捷報,都不忘給胡請功,前後九次。


胡雪岩善攀權貴。遇到左宗棠前,胡就小有發跡,因為他曾資助落魄書生王有齡五百兩銀子,讓其進京謀官並官至浙江巡撫,但孰料王在與太平軍作戰中因守城失敗而自縊。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後,胡更將身家性命和家業事功緊緊依附於左。1885年9月,左宗棠在福州病故,兩個月後胡雪岩憂憤而終。

不過,對出身商人的胡雪岩,左宗棠並未視如自己人。左宗棠對部屬如山東巡撫張曜、陝西巡撫劉典等管束甚嚴,他們也以清廉名世,但對大發國難財的胡雪岩卻聽之任之;他還多次退回其所送禮品,左書信中就有退回胡所送「金座珊瑚頂並大參」等記載,並叮囑兒子左孝威,對胡雪岩「廣置妾媵」等情狀,自己知道即可。當清廷下旨催促左宗棠查清胡雪岩犯案事實時,左迅即派人查封了胡在杭州的當鋪、商號並奏報朝廷。


如此看來,胡緊緊依附的左大人並非保護傘。不過,左的政治對手李鴻章、盛宣懷們可不這麼想,他們將胡看作左的左右手,提出「倒左先倒胡」策略。在波詭雲譎的晚清政壇,不管胡是否覺察到這些,都無法改變他被當成政治犧牲品的命運。


二戒:經濟上勿有貪婪之行



胡雪岩由白手起家到富甲一方,手腕自有高明之處,其敗亡固然事關官場爭鬥,但胡雪岩貪慾太甚,是最為關鍵的內因,具體表現有三:

壟斷經營之欲太強。


1883年,本已掌握中國生絲絕大多數貨源的胡雪岩,決定傾其全部財力囤積居奇,壟斷生絲的出口貿易,此舉因有損洋商利益而激怒了洋商,也給對手盛宣懷可乘之機,在胡囤絲欲拋時,盛唆使客戶不買,使其庫存日多,資金趨緊。加之當時國內生絲大減產,胡一下虧損400萬兩。年關將近,他因囤絲導致資金短缺,錢莊又因缺乏流動資金而被擠兌,致使其經營的生絲鋪、胡慶余堂等關張。


貪大求全之欲太強。


胡雪岩有兩句傳世名言:一是「做天下人的生意」;二是「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這兩句話,也是胡留給後世的大教訓:經商創業不可貪大求全,天下人的生意可以做,但不可全做;八個罈子七個蓋,總有漏出破綻時。胡雪岩鼎盛時,幾乎什麼生意都做,錢行、典當、軍火、絲業、葯堂、房地產……殊不知攤子鋪得太大,便會有尾大不掉之害,貪心不足蛇吞象之虞。左宗棠「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對聯的深意,他可能沒來得及領會。


損公肥私之欲太強。

從光緒元年到六年,清廷撥解到左宗棠大營的經費約6018.3萬兩,主要來源是各省及海關之協餉,約為3400萬兩。數額居第二的,就來自胡雪岩向外商銀行的借款,6年間胡為左宗棠借款1710萬兩。但是,胡所借款項利息過高,落下損公肥私、中飽私囊之口實。1874年沈葆楨所借洋款年息為八厘,而胡雪岩所借洋款年息一分五厘。曾紀澤曾痛批胡是「奸商謀利,病民蠹國」的漢奸,也對左宗棠「復委任」胡雪岩頗為不滿。朝廷對胡之高息貸款雖「不得不準照辦理」,但因利息太高而嚴令左今後不得動輒借用商款。這一把柄終於被李鴻章抓住告發,慈禧震怒下令嚴查。


三戒:生活上勿驕奢淫逸


史載胡雪岩發跡後「大起園林,縱情聲色,起居豪奢,過於王侯,驕奢淫逸,大改本性」,教訓極為深刻。


豪奢無匹:

據載,其杭州府邸被譽為「江南第一豪宅」,以文石為牆、滇銅為砌,部分牆壁竟由細瓷碗搗成的細瓷砂塗抹而成,據說千年不朽。其園林亦巧奪天工、樓閣玲瓏、雲屏繪錦、綠暗瑤香。當時《申報》載,外國官員到杭州只願住在胡府而不願住官方迎賓館。


排場浩大:


據載,胡雪岩生活窮奢極侈,起居出行,富麗堂皇,前呼後擁。母親過壽,竟然連續七天設豐盛壽宴,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縱情聲色:


胡「姬妾成群,築十三樓以貯之」。胡雪岩酷愛女色且常始亂終棄。其姬妾號「十二金釵」。平日里胡讓諸妾穿著「車」「馬」「炮」字樣的紅藍馬甲,自己則在高處用竹竿指揮「下活棋」。晚上胡雪岩隨手翻銀牌決定由誰侍寢,宛如皇上翻牌子,而其派頭令皇上亦自嘆不如。


筆者曾造訪杭州胡雪岩故居,雖經百餘年風雨,猶可見當年奢豪。在展覽室還可看到朱鎔基2002年5月的題詞捲軸:「胡雪岩故居……富埒王侯,財傾半壁。古云:富不過三代。以紅頂商人之老謀深算,竟不過十載。驕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廉政瞭望 的精彩文章:

從四大名著看監察官變遷史

TAG:廉政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