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口碑雪崩式下滑,國民第一紀錄片就這麼毀了嗎?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口碑雪崩式下滑,國民第一紀錄片就這麼毀了嗎?

追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朋友們應該忍不住查了它的評分吧,斷崖式的下跌。

從第一部9.3分神作,第二季8.4分精品,到今天5.7這個分數還在下跌,我上次看時還是七點幾分,跌破發行價了,這意味著這個中國最紅的紀錄片系列,不但走下神壇,恐怕會創造央視紀錄片歷年新低了。

搜集了一下差評,大致集中在:展現食物不專業,有廣告嫌疑,篡改歷史,拍攝手法不夠高級。。。

最令觀眾憤怒的大概是第四集,找了個中醫藥大學的女生,在宿舍里熬藥,先不說其可行性,但幾個女生自製中藥口紅這段和食物完全無關的情節為什麼沒有拿掉,實在令人費解?我不太信三無口紅淘寶店能給得起舌尖的植入費,茅台五糧液哪怕是鴻茅藥酒不是更財大氣粗嗎?而且他們的植入不是更自然更不會激起民憤嗎?

所以我猜還是團隊的不專業和沒走心造成的。然而謬誤並不是舌尖三口碑崩壞的最大原因,最致命的點在於——不好看。

我看了四集,感受最強的是:缺乏逗引口水的食物,現有食物拍得也不誘人。前四集分別是器,小吃,宴,養(葯膳)。第二集非常接地氣了,選擇的小吃都是最日常的,糊辣湯,煎餅果子,水盆羊肉,稀豆粉。。。第一集里也用最長的篇幅介紹了泡菜罈子,再也沒有比這些家常易得的了。

什麼東西最好吃?就是你最常吃的。如果只許帶一個菜,在荒島上吃一年,你會選擇什麼?我相信很多人選西紅柿炒雞蛋,炒土豆絲,魚香肉絲。。。幾乎不會有人選佛跳牆,螃蟹宴吧!經過勞動人民千百年實踐證明,家是最思念的味道。

從這個角度講,舌尖三並沒有背離舌尖一的主題:抵抗工業化,提倡作坊式,主張應季,強調原味,舌尖三甚至更平民,那為什麼還會失敗呢?

拿糊辣湯這個河南早點來說,舌尖三選擇的是漂泊在杭州的出租司機,可是從頭到尾沒有展示糊辣湯怎麼個好吃法,只是鏡頭掃了一下司機的碗,快到我都沒看清碗里有沒有牛肉,而且那個湯是怎麼搞的?看起來像一碗兌水的麻醬,食物是難拍,但既然用了最高級的機器拍得好看點是沒問題的。

糊辣湯算是早點裡比較複雜的了,原料有牛肉,木耳,黃花菜,海帶,粉條,麵筋皮,骨湯等等,但你要展示它有多麼了不起,好象也不至於,太家常的食物自然沒有儀式感,獵奇感,連後廚也髒兮兮的。

水盆羊肉也是,哪怕用最高級的機器360度特寫,它和蕃茄炒蛋一樣,好吃,但給外國人看看還成,對中國人來說,毫無驚詫。

紀錄片完全像電視劇一樣話題度高,輻射廣是因為紀錄片缺乏故事性,戲劇性,儘管舌尖二也曾為人詬病,但它的確找到了一些相當刺激人們神經的故事,比方說那個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人山人海的送考場面是任何一個有新聞敏感性的眼睛都無法錯過的。

如果要背負罵名,就要知道失去的同時會獲得什麼,中藥口紅既不傳奇又會招罵,何必呢?舌尖三里處處這樣乏味無意義的閑筆,給武術老爺子收徒弟,美食博主在家煲湯,一播就是十幾分鐘,佔了三分之一篇幅,卻並不感人。

如果沒有美食震撼眼球,就要用戲劇化挑撥人心,舌尖三的大部分故事,應該不夠舌尖一和二的選材標準。

也不是不能理解舌尖的尷尬,換誰做,哪怕是舌尖一的團隊,也不容易令觀眾滿意,一的成功值得拔高,但真的有一些偶然性。我們先回溯一下舌尖一是怎麼紅的和紅的原因。

在老男人還沒被全民討伐的時代,京城老男人文化局是令人羨慕的圈子,總導演陳曉卿早年在傳媒大學任教,很多央視知名主持人、編導都是他的學生,同時他交遊廣闊,舌尖一的策劃和顧問是那時很紅的美食作家沈宏非、蔡瀾,他們基本壟斷了主流大報大刊的美食專欄。

舌尖一的海報是陳曉卿朋友張發財免費設計的,這個海報極為巧思,筷子夾起了一片臘肉,肉皮上浮著一葉扁舟,猛一看肉的線條是雲霧間的崇山峻岭,當時我是看了海報就想看片了。

那是微博還較為精英化,姚晨還是微博女王,紙媒仍有影響力的時代。陳曉卿的圈中老友不遺餘力地轉發幫襯,各大媒體採訪發稿,在造勢上就贏了所有紀錄片,包括絕大多數電視劇。

那是人們剛開始認領「吃貨」的時代,新聞需要共情才能形成大面積傳播,即使沒看過舌尖的人也會順手轉發關於舌尖的文章。

那是人們對食品安全不信任的時代,然而大家也不知道什麼是安全的,於是轉向原鄉原味里尋求安慰,舌尖有個動人的武器是鄉愁,雖然我們並不想回到家鄉,但不阻礙時常思念它。

舌尖一的成功還在於它的外國腔(非貶義),它在中國紀錄片里最接近BBC的敘事語言。央視不乏走基層逛逛吃吃的節目,我常看的一個《遠方的家》,主持人就是天南海北的吃,但那還是中國式的拍法,沒有主題沒有情懷,純紀錄式。

舌尖是有明確主題的:人與食物的關係。食物只是配角,做食物的人和他們的人生才是主角。它每一集中有數個人物,這些人互不認識,只是為同一個主題服務,拍攝時也不是按地點取材,而是圍繞著故事全國找材料,製作成本上遠遠高於一般飲食類紀錄片。

主題對於紀錄片有多重要?應該是靈魂吧,論精緻論細節,我們肯定拍不過能在苦寒之地蹲守多年的自然類攝影師們,但飲食對於中國人來說,主題先行是很容易的,我們對飲食賦予了太多情感。

凡是經典美食電影,一定會有個觸及靈魂的主題。《飲食男女》:舊式家庭關係的瓦解;《食神》:天才的墮落與涅槃;《滿漢全集》弱點兒,也講了事業與家庭的矛盾。

舌尖的難度在於它不能只講一個主題,人與食物的關係只是大框架,這個框架極為宏觀,每一集要有各自的題目,既不能偏離大主題,又要分出獨立思考,而這數集之間還要有某種勾連。

除了主題明確之外,舌尖那種巧妙而奇特的翻譯腔,通過洋氣的拍攝手法和李立宏磁性的聲音,讓你以為在看BBC紀錄片。不要小看這種翻譯腔的功勞,它簡直像上譯廠的配音演員一樣,賦予片子靈氣。我看國外紀錄片最忍不了的一種情況就是在原音沒有消掉的同時覆蓋上冷冰冰的國語解說,舌尖既規避了沒有人味兒的直譯,又不是央視播音腔。不僅僅是選個配音演員那麼簡單,從氣質上,舌尖就像外國人看中國飲食的視角,既充滿好奇又比真的外國人要深入。

舌尖三保留了李立宏,也保留了原有的結構與邏輯,可還是失敗了。這個失敗,幾乎在舌尖二時就可以預料到了。第一部有十萬人參與評分,第二部就降到了三萬八千人,第三部目前有一萬多人打分。第一部評分人數是奇蹟,第二部是現象,第三部回歸正常。

幾乎可以預見的失敗能怎麼破解?不破不立,既然原主創都已離開,不如另起爐灶,舌尖原團隊就有兩位拍的《尋味順德》看的人口水長流。

第一季時總導演陳曉卿和執行總導演任長箴有個爭論:陳主張片中采一些名人增加看點,任堅決不同意,要拍普通人的故事,收視似乎證明了任的正確,但並不能說陳的意見就是錯的。

在舌尖已經到了拐點之際,完全可以有一集是名人的家宴來挽救收視,這一季有一個小故事是文化人葉放的家宴,本來可以發散,但完全沒有拍透,葉放做《紅樓夢》中的茄鯗就匆匆交待了一句不能按書上那樣誇張的做,其實名著中的名菜完全可以單獨辟出一集,別的紀錄片或許不行,但以舌尖的投入並非不能實現。

我不反感紀錄片有劇本,只要主要情節是真實發生過的,因為時空的局限可以擺拍一部分。《我們誕生在中國》中最催人淚下的雪豹為了養育幼崽而死的故事,並不是完全真實的,但那樣的故事的確在自然界發生過,人類看後能夠觸動、反省,這種「造假」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說這樣做會背離紀錄片宗旨,其實舌尖三很多鏡頭已經是擺拍的,參與者還不職業,表演僵硬。中醫那期的學生念台詞尷尬程度堪比最糟糕的群演。

觀眾的高期待並不是做不好的理由,舌尖一拍攝時想找到配合的飯店都很難,現在再怎麼找理由,至少在選擇素材這塊要豐裕得多,隨便動員一下,有多少人願意提供動人故事?舌尖三的總導演劉鴻彥在採訪中說:

高標準嚴要求出來這樣的結果,說得過去嗎?想要最自然最還原的呈現,就不能像舌尖三團隊那樣只有十個月的製作周期,薛寶釵制個冷香丸還要湊足四季,何況各種強調時令的食物呢?況且舌尖一和舌尖二隔了不到兩年,舌尖三和舌尖二隔了四年之久,這四年的空白,人民的飲食觀念已經變了,可舌尖三卻沒有跟上變化的腳步。

總導演還說了一句話,倒真點題了。

是的,無知者無畏,這種大無畏精神還是不要用在一個需要沉澱的工作里。大家可能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在一個領域裡至少經過一萬小時的學習,才有可能成為專家。一萬小時,就算24小時都在學習,也需要417天,十個月的突擊怎能不辜負眾望呢?小看食物,食物會回以輕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大明白 的精彩文章:

2018又一大波經典童年回憶被翻拍,這屆觀眾到底犯了什麼錯?
藍潔瑛演過的這些悲劇,與她的命運隱隱重合

TAG:孟大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