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波蘭總理:「歐洲已經失去動力」

波蘭總理:「歐洲已經失去動力」

波蘭最近和歐盟的關係可謂風波不斷。對此,波蘭怎麼看?波蘭總理馬特拉什·莫拉維茨基認為,歐盟誤解了波蘭,而且「從思想領域來說,歐盟已經喪失動力。」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 (圖片來源:spiegel.de)

冷戰結束後,波蘭被看成是社會轉型的模範,是東歐的優等生。2004年波蘭加入歐盟,經濟更是突飛猛進。目前是東歐的最大經濟體。

不過近幾年歐盟出現的經濟不景氣、難民潮、民粹主義等問題,也都波及到波蘭。

2015年,帶有保守主義和宗教色彩的法律和公正黨先後贏得總統和總理選舉,掌握了波蘭的政局。該黨上台後,採取一系列措施,讓外界感覺波蘭的民族主義傾向越來越嚴重。

去年底以來,波蘭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讓歐盟和外界擔心:

一,去年11月,波蘭慶祝獨立日的遊行中,一些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團體和口號(要「白色的歐洲」)聲勢不小,但波蘭政府對此似乎很不介意。

二,在歐盟面臨難民危機之際,歐盟一些大國如德國、法國,希望在歐盟國家按分攤數額接收難民。不過波蘭對此表示反對。波蘭和匈牙利等國堅決拒絕接收。

三,更重要的是,波蘭政府主導國內的一系列改革,被歐盟視為有損新聞自由和民眾權利,尤其是司法改革,比如降低法國退休年齡、加強政府在法官任命上的話語權等,更被歐盟視為違反了法制精神。

歐盟為此宣布給波蘭幾個月時間解釋,否則將啟動歐盟憲章《里斯本條約》的相關條款,剝奪波蘭在歐盟的投票權。

當然,即便歐盟要動用這個條款,也需要其他歐盟成員國全部贊成。而匈牙利已經明確表示,反對歐盟懲罰波蘭。

除了上面三個方面。波蘭議會最近還通過法案,法案認為,稱二戰中迫害猶太人的地方為「波蘭死亡營」是犯罪行為。這自然引起以色列和世界輿論的「震驚」。

波蘭這是怎麼啦?

2月20日,德國《明鏡》周刊刊登了一篇對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的專訪。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莫拉維茨基出生於1968年,是個保守派人士。去年12月提名為總理。

當時美國彭博社有篇報道稱,莫拉維茨基在接受一個天主教電視台的訪問時曾說,他的夢想是「一個重新基督教化的歐盟」,並表示自己將會幫助西歐國家找回「適當的價值觀」。

在接受《明鏡》訪問中,莫拉維茨基表示,波蘭的司法改革,主要是為了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外界誤解了波蘭;在接收難民問題上,他認為波蘭接收了來自烏克蘭的難民。而歐盟強迫成員國接收難民,則是「侵犯成員國主權」。

被問及波蘭既然從歐盟獲得很多好處,為何不能在難民問題上承擔責任時,莫拉維茨基認為,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從目前的歐盟結構中獲益也不少。

當然,這篇專訪的亮點,還在於莫拉維茨基對歐盟整體狀態的判斷。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波蘭人現在對歐盟好感似乎蒸發了一樣,莫拉維茨基的回答是:

「我覺得在思想方面,歐洲已經喪失動力。在二戰結束後,這個動力是爭取經濟繁榮,降低失業率;後來這個動力是融合東歐國家(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今天,人們認為這些東西理所當然。和平和市場經濟幾十年來運行得不錯,但不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歐洲社會已發出響亮而清晰的呼聲,人們想要公平,要盡量減少不平等。

「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們必須努力為歐洲找到新的思想。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們要如何應對加速發展的資本主義、應對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帶來的轉變、應對不平等…

「我們必須考慮,歐洲有沒有應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歐洲合作協定。」

莫拉維茨基說的也許沒錯,在新的形勢上,歐盟的確需要有新的思維。不過波蘭的做法能否對歐盟尋找新思維有幫助,那就很難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克錦外媒筆記 的精彩文章:

美國眾議院議長瑞恩,遭遇「1.5美元推特」風波

TAG:錢克錦外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