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歷史上有哪幾個王朝真正做到過
最新
02-23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想必每個華夏人都知道。兩千年以來,中國一直是處以世界之巔的,不管是從軍事還是政治文化上。可歷史上真正能做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朝代有幾個呢?
第一毫無疑問是大漢王朝,雖然大漢王朝不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也不是疆域最大的,可卻是最霸氣的、最鋒芒畢露的。漢朝憑藉著其強大的軍隊征服了匈奴和越南,北塞的、西域的國家每天都膽戰心驚,就怕那天一睜眼大漢軍隊出現在自己城下。周圍的蠻夷服服帖帖,甚至有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漢土的豪邁吶喊。這不僅僅是實力的彰顯,更是大漢魂的霸氣所至。
第二便是大隋王朝,雖然隋朝是個極其短暫的朝代,可隋文帝建立隋朝初,曾下詔書譴責高句麗王高湯,結果高湯被活活嚇死。高湯之子高元繼位,便派遣1萬騎兵襲擊遼東,隋文帝大怒,派遣30萬大軍征高句麗。隨著高元上表稱臣,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才肯罷兵。隋煬帝繼位後先後動用約200萬大軍三次進攻高句麗,那麼有人要問了這不是隋煬帝好大喜功嗎?其實不然,高元背著暗中勾結突厥,又不為臣禮才是隋煬帝在短短兩年三次遠征高句麗的原因,難道這還算不上是雖遠必誅嗎?
第三個就是唐朝,大唐帝國攻滅東突厥、薛延陀,李世民被尊為天可汗,萬邦臣服。而且當時唐朝皇帝可以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各民族的軍隊,這可是其他王朝從未做到過的。王玄策甚至沒用大唐一兵一卒,只是用大唐使者的身份,向兩個小國調兵,滅了狂妄的印度兩次。


TAG:簡說歷史 |